甲骨文造假:始于山东商人范椿清,盛于河南文盲蓝葆光
1931年,在《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上,一个叫汐翁的作者写了《龟甲文》的短文,讲述1899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生病,在北京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在“龙骨”这一剂中药上发现了文字,于是甲骨文被发现。
2007年,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
李学勤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1911年时罗振常(甲骨文大师罗振玉之弟)有过安阳小屯村调查,指出当地人的确将甲骨文当“龙骨”售卖给药材商,但“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其小块及字多不易去者,悉以填枯井”,换言之药材商不收刻有文字的骨块,因此村民就将大块甲骨文上的文字给削掉,小块的不好削就扔到枯井中。况且,药店出售龙骨,一般会磨成粉末出售,而不是让客人买回去磨粉。
既然不是王懿荣因病意外发现甲骨文,那么他又是如何发现甲骨文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山东商人将甲骨文售卖给他。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山东商人还开启了伪造甲骨文的先河,而随着甲骨文造假被开启,若干年后出现一个民间高手,虽是文盲农民,却骗过了一大批中外专家,以至于后来不得不新设一个叫“甲骨辨伪”的学科。

根据罗振常1911时的调查,当地发现甲骨文已有30余年,但当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是将之当作“龙骨”。因此,到底有多少甲骨文被毁掉,已经无法考证,只能留下无限遗憾,后人称之为“口吞商史”。
清末末期,当时金石之学大盛,凡古物以有铭文者为贵。1898年,一个叫范寿轩的山东商人来到小屯村,就询问有无出土带字的东西,结果就看到了甲骨文。但范寿轩辨别不出上面的文字,就没有收购。范寿轩来到天津时,和老主顾王襄(见下图)谈起了这件事,引起了王襄的注意,于是第二年购买了一些,最终1899年时被王襄与王懿荣几乎同时鉴别出来。
关于这一段历史,至今仍有多种说法,但大致过程应该是,范寿轩先售卖给王襄,只是价格太贵,“计字论值,每字一金”,王襄财力有限只买了一部分,随后范寿轩售卖给了王懿荣,得三千金。由于这一段历史,导致京派与津派互争“甲骨文发现第一人”荣誉。
上文中谈到的“范寿轩”,在不同文献中还有被称之为“范春清”或“范维卿”,如今山东潍坊综合了多方资料,并实地考察了当地范家,最终认为是“范椿清”与“范维清”亲戚二人,其中“范椿清”字寿轩,也就是“范寿轩”。至于两人如何分工合作的,如今已经搞不清楚了,但在伪造甲骨文上,多方资料指向“范椿清”。
甲骨文兴起之后,中外学者纷纷重金购买,由原来一斤只值数钱的“龙骨”,被爆炒成为每字值银二两五钱的“古董”。而范椿清不是学者,而是一个商人,对于文字释义历史考证毫无兴趣,对赚钱兴趣更大,于是他就动了造假的歪心思。
当时,刻有文字的甲骨文虽多,但社会需求更大,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出土的无字甲骨数量更大,除了药铺之外无人问津,但却为伪造提供了绝佳的材料。
范椿清的造假手法很简单,就是雇佣刻字高手,在无字的甲骨上刻字,然后将之埋入土中,最终挖出了混入真甲骨文中一起售卖。由于当时甲骨文刚刚出现,市场上还没有假货,人们也没有意识到造假,于是骗过很多中外学者,范椿清借此大赚一笔。
虽然甲骨材料是真的,但刻工不谙甲骨文字规律,信手刻划,后来一些伪造品被精明的学者识破。然而不管怎么说,范椿清掀起了一股造假风潮,并由此催生出了史上最强的甲骨文造假高手——蓝葆光。

蓝葆光是小屯村的一个农民,大字不识一个,但他伪造的甲骨文,在当时非常难以辩伪。与其他伪造者不同,蓝葆光采取“自创文字”的伪造办法,创造了一大堆刻着自创文字的甲骨文,同时也精通刻写手法,和做旧手段,保守估计伪造了不下于上千片。如此造假手法,却让当时中外很多大师上当受骗。
说到底,当时人们对甲骨文研究不深,蓝葆光的“自创文字”,采用甲骨文的刻写手法,导致人们以为是“新字”,最终他的伪造品可以以假乱真,骗过了古董收购商,也骗过了很多知名专家。
据说,在1928年时,甲骨文研究大师董作宾来到安阳,调查伪造的甲骨文,并与蓝葆光有过交流,蓝葆光将伪造的甲骨文给董作宾鉴定,而董作宾经过反复研究才发现破绽。最后,董作宾担心伪造的甲骨文扰乱学术界,就将身上银圆全部拿出来,劝说蓝葆光不要再伪造了。

由于范椿清、蓝葆光的伪造甲骨文,给中国甲骨文研究带来了不少阻碍,遗祸至今:为了搞清楚甲骨文的真伪,后来不得不增设一门“甲骨辨伪”的学科;如今,还未被破解的甲骨文大约有2000多个字,其中是不是有伪造的还真说不清楚。(上图,1929年考古挖掘现场,戴帽者为董作宾,旁边是李济)
农村丧俗人要倒头前家里要为其做两件事,一换寿衣,还一件更讲究
民俗中的“初终之礼”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民间丧俗——初终之礼。民间俗称丧事为“白事”,相对的喜事则称为“红事”。白事是大事,比红事重要,也十分讲究,旧时流行的不少习俗,至今仍存,在农村不少地方仍能看到。人断气死了,俗称“倒头”,谨称“初终”。倒头后,丧家就要忙了。其实,在死者弥留之际,丧家就紧张了,该办的该准备的都得置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28:320000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地区?
聚落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活动二聚居的场所,从分类上来看聚落可以有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聚落建设中已经可以克服很多的自然障碍。但是在古代,特别是乡村聚落的发展,经常会受到地形、土壤、水源、河流等因素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40:160000林梅村:丝绸与中国文明
论地理,欧洲跟中国遥相睽隔,然而艺术史家和文明史家知道,这地域的悬隔未尝阻碍东西方之间所建立的必不可少的相互接触,跟今天的常情相比,古人大概比我们要坚毅,要大胆。商人、工匠、民间歌手或木偶戏班在某天决定动身起程,就会加入商旅队伍,漫游丝绸之路,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或步行走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寻求着工作和赢利的机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8:460000湖北挖出西汉古墓 墓穴主人全身赤红(湖北古墓)
湖北荆州发现的不朽尸体是来自西汉时期的一个高官。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我国湖北荆州某地区出现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经过简单的调查,发现来自于西汉时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最让考古专家们感到惊奇的就是这座古墓的主人居然是一个全身赤红并且千年都没有腐朽的尸体。1.凤凰山大墓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55:340000青岛发现县令古墓 陪葬品过于豪华(豪华古墓)
县令的陪葬品中发现了金龙玉玺。2002年,山东青岛考古队在一工地下发现这口千年前的棺木,透过棺内清澈见底的棺业,他们发现墓主人的尸骨安静的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墓主人没想到在2000多年后自己还能重现天日。考古对迫不及待的现场进行考古研究,想看看里面究竟埋藏着什么宝贝。墓葬主人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8:07:3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