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游学:青州博物馆——潍坊馆藏铜镜精品展
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是古代以青铜制成,用作照容的生活用具。由最早的止水照容到铸鉴盛水,直至铜镜出现,之后在长达四千多年的时间里,铜镜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清代,西方玻璃镜大量传入中国,铜镜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约 4000 年的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七角星纹镜,此后铜镜长期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由轻薄走向厚重,纹饰由简单走向繁缛,纹饰常常布满镜子的背面,并多采用浅浮雕,透空雕等技法处理,还铸有精细的地纹。有素镜、花叶镜、蟠虺纹镜、云雷纹镜、山字纹镜等。

汉代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纹饰题材达到前所未有的丰富,有星云纹、博局纹、草叶纹、铭文吉语、车马画像、四神八禽等。同时,铸镜工艺日趋精湛,铜、锡比例的合理配置使汉镜散发着高亮白光,成为青铜容器铸造业衰落后的一朵奇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多归入“汉式镜”,它的类型和主题纹饰基本沿袭了汉镜的样式和内容。

唐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巅峰時期。唐代铜镜不仅突破了之前以圆为主的形制,出现了菱花、葵花、方形、亚形镜,而且纹饰也突破了汉镜的刻板及图案化,布局灵活多样,题材丰富多彩。且有异域人文色彩。花鸟菱花镜、 瑞兽葡萄镜、人物故事镜等,都反映着盛唐的气派,突出繁荣的氛围,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

其中,瑞兽葡萄镜主要流行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形制主要为圆形,少量呈方形、菱花形。镜背高浮雕纹饰,主题图案以葡萄和瑞兽组成,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区为数只瑞兽相互追逐嬉戏,瑞鲁之间为蔓枝葡萄的叶子和果实,外区为飞禽葡萄蔓枝叶实;另外一种被称为 “过梁式瑞兽葡萄镜”画面虽被分为内外两区,但内区的葡萄枝蔓却沿着中间的分割圈伸入外区,外区虽以葡萄蔓枝为主,但是还间以飞禽走兽和小型蜂蝶之类,有些边缘亦有装饰。
宋代镜形颇多创新,出现了钟形、盾形、鼎形、桃形等新形制,纹饰以缠枝花草纹和双弯双鸾凤纹最具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韵律节奏感。辽代铜镜承继汉、唐遗风,又融宋镜于一体,有其独到之处。

金代铜镜的主题纹饰非常丰富,内容不仅有中原流行的图纹样式,也有反映女真族传统的内容,表现手法上也体现了本民族的特点。金代铜镜总体风格粗犷豪放,令人耳目一新。

元代铜镜工艺趋向衰落,各类形制不一的梵文咒语镜是元代铜镜的一大特点。明代铜镜大而厚重,形制多为圆形,多纪年镜、吉语镜及带作坊名款的铜镜,纹饰有龙、凤、蝠、鹿和花草等,并创新了一套八宝和杂宝图案,以表示吉祥如意。清代铜镜的铸造业已衰落。主题纹饰有龙凤、鱼、狮子滚绣球、双喜五蝠等。

铜镜的结构和称谓
形制:指镜形,也就是铜镜的形状。如圆形、方形、葵花形等。
镜面:指镜的正面,光洁用以照容。
镜背:指镜的背面,多铸钮和纹饰。
镜钮:在镜背的中央,有孔可以系带。常见有:弓形、半圆形、银锭形、平顶圆形等。
钮座:钮的周围,连接钮的装饰部分。如圆形钮座、方形钮座、花瓣纹钮座、连珠纹钮座等。
内区、中区、外区:指镜背配置纹饰的各部分。以钮为中心,以各种形式的圆圈组成几个同心圆,靠近钮的部分为内区,其外依次为中区、外区。也有铜镜不分区,或仅分内、外两区。
铭文带:指铸有铭文的部分。
边缘:镜背的最外缘。

慈母龙:北美大型植食恐龙(喜欢群居/一群包含13万只)
慈母龙是一种鸟臀目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主要以蕨类和植物叶子为食,体长可达9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具有非常独特的群居特性,甚至连巢穴都是群筑的,其中埋藏了不少的幼年恐龙和蛋化石,所以便因此得名“慈母”,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脑袋长的像鸭子。慈母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03:030000此人盗走故宫9件文物 价值10亿元 网友:他会“隐身术”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伟大古国,保存着无数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吸引了大量盗墓贼去开掘古墓,并贩卖文物。据不完全统计,自建国以来,盗墓案件多达二十万起,海外文物损失更是难以计数。然而,被盗的文物并不仅仅存在于古墓之中,甚至在严密保护下的紫禁城内也发生了文物失窃的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8-15 20:01:500001留守女生报考北大考古前途分析——一位考古小兵的展望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9:580000解读古埃及人的永生生命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公元前3100年古代埃及就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埃及人在农耕、历法、建筑、手工业等方面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代表了当时人类的最先进水平,也对后世的古罗马、古希腊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45: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