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表明:200万年前中国已有古人类 非洲未必是人类唯一起源
20世纪初,法国人在中国河北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村旁兴建了一座教堂。这个地方并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背景,它还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之谜。在1924年,教堂的神父偶然间在周边地区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他将这个发现告知了正在创建天津北疆博物院的法国地质学家兼古生物学家桑志华。

很快,法国的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以及美国的地质学家巴尔博,开始对泥河湾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他们最终将这片盆地的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这一发现揭开了一个超过200万年的古人类遗址群的神秘面纱。
更令人振奋的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坚信“非洲是人类唯一的起源地”,但泥河湾遗址群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人类是否可能起源于中国,或者说中国是否是人类的一个起源地之一?
泥河湾遗址的起源早于200万年前。在1960年,考古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距今超过20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和类人猿化石,这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有力证据。然而,泥河湾遗址群中的马圈沟遗址所发现的古人类,时间上却不晚于奥杜威峡谷的发现。泥河湾遗址群内有21处遗址超过百万年的历史(中国总共发现了25处百万年以上的人类遗址),这一独特现象挑战了“非洲唯一人类起源论”的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泥河湾遗址群内的古人类遗址也包括了食用大象的场景。自1993年以来,在泥河湾盆地中部的岑家湾村附近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一组大象骨骼,与之相关的石器以及一个天然石块。这些骨骼上清晰可见砍砸和刮削的痕迹。这一场景表明,古人类在马圈沟遗址曾食用大象,用石器分割食物,并敲击骨骼以获取髓。这个天然石块就像是他们的餐桌,而大象则是他们的食物,石器则是分割大象的工具。
在2015年,距离马圈沟遗址1.1公里处的石沟遗址也进行了考古挖掘。这个遗址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150万至160万年前。在第一文化层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犀牛、马、羚羊等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还有人工制作的石制品。同样,这些骨骼上也存在砍砸和刮削的痕迹,这意味着这里曾经是古人类进餐的场所。
这些古人类的用餐场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时人类的石器加工和食物获取方式的宝贵线索。泥河湾遗址的考古研究者认为,这些发现为在泥河湾地区寻找“直立人”甚至“能人”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无论是直立人还是能人,泥河湾遗址都有可能是他们的存在地。

古人类学研究显示,早期智人可能在距今180万至30万年前的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活,而“能人”生活在距今约200万至175万年前的东非和南非,他们可以制作和使用相对粗糙的石器工具。
泥河湾遗址记录了距今200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完整演变过程。这个地区的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出土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等,总数达数万件。这些遗址分布在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80多个地点,无论是传承性、规模性还是丰富度,都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
比郑和航海还早两百年,南宋海员“蔡火长” ,什么来头?
#一千个细节还原宋朝#南宋海丝航线上的南海I号沉船,是中国大航海时代的珍贵遗存,比郑和下西洋还早200年,有一位海员“蔡火长”,他是谁?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要向剥洋葱一样,将包裹在问题外的皮儿,一层层的剥开才行,那就让我们先看看最外边的这层皮儿:南宋时期,由于与北方的金等政权对峙,传统上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海上贸易成为主要的通道,导致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1:350001观展:过渡·转变——黄岩沙埠窑考古成果展
宋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名窑辈出,百花齐放。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先生曾言: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地区一向以生产青瓷著称于世,以越窑和龙泉窑为代表。北宋中期,浙东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产区逐渐走向衰落,表现为窑场数量减少、产品质量下降,同时众多越窑系窑址在浙江范围内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3:240001这种东西是古今老人都爱用的器具,但古人更喜欢,它是什么?
搔杖为什么叫“谈柄”?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人的生活用具很多,如果要找最少不了的,会是什么呢?搔杖应该列入其中。所谓“搔杖”,就是俗话说的痒痒挠。为什么会是痒痒挠,由于古人洗浴没有现在方便,皮肤瘙痒是常有的事,痒时用手挠不到,别人又不方便,遂有了搔杖的发明。别看搔杖不起眼,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表现可不一般,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价值。(带着痒痒挠的古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8:470000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