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明:中国文字始于7300年前 并非来源于苏美尔文明
近代以来,关于苏美尔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一直存在着多种猜测和理论。其中,最典型的观点之一是认为苏美尔人东迁至中国,将象形文字引入中华文明,并为其点亮了灯火。这个观点的主要依据在于苏美尔被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因此有人认为苏美尔影响了中国,甚至将苏美尔文字视为甲骨文的源头。

这一观点已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考古证据所推翻。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个观点,并通过考古发现来理解中华文明的真正源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世界上五大古代文明古国,其中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四个都曾经使用象形文字,而且比甲骨文要早。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象形文字,以及古印度的哈拉巴文化象形文字,都是比甲骨文早的文字系统。
根据西方历史观,甲骨文的形成时间大约是距今3600年或距今3300年(从盘庚迁至殷时计算),远远晚于其他四个古代文明。从时间上看,中国似乎更可能从其他文明中学习文字,而不是向苏美尔学习。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却提供了新的证据。例如,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和安徽蚌埠双墩遗址都发现了古老的刻符,距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刻符的形状和结构与现代汉字非常相似,有的甚至与甲骨文十分相似。这些发现引发了学者们的兴趣,并引发了对这些刻符是否代表文字的争论。

尤其是双墩刻符,数量多达630个,几乎都刻在不易察觉的地方,显然不是用于装饰的。这些刻符的形状简洁、生动,具备文字的书写特征。更重要的是,一些双墩刻符在江苏镇江、安徽宣城等地的遗址中也被发现,这意味着它们不仅仅是孤立存在的符号,而是一种用于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这些特点使得双墩刻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原始文字。
此外,学者们已经开始解读双墩刻符,发现它们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这些刻符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史前时期的丰富信息,可以被看作是史前时代的“档案馆”。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双墩刻符很可能是一种文字系统,尽管这个系统在某个时期可能未能直接传承下来。但它的一些特征和方法可能融入了其他文字系统,如甲骨文,这也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
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在距今4000年前的青海马家窑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刻符,包括井形、栅栏形、网形、日形、中形和数字形等,与双墩刻符非常相似。这一发现令人疑惑的是,这两个遗址之间相隔了整整3000年,却出现了相似的刻符。这引发了更多关于这些遗址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疑问。

根据目前的考古证据,中国的文字系统至少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甚至可能更早达到8000年前。这一事实表明,中国的文字系统不可能是从苏美尔或其他文明“进口”的。相反,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国的原始象形文字传播到了西方,苏美尔或其他文明可能从中国学习了象形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文字系统。
因此,对于一些仍然坚持苏美尔或其他文明影响了中国文字的观点,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审视这些观点,看是否基于科学的证据,或者是否受到了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的影响。历史和考古学研究需要持续进行,以揭示中华文明的真正源头和发展历程。
NBA全明星赛编年史:1979“天行者”大卫-汤普森夺MVP
1979年NBA全明星移师密歇根的底特律,银穹球馆的座位数超过3万个,一举打破了全明星赛观战纪录,此前尚未有一届全明星观战球迷超过2万人,而本届全明星赛总共售出31745张球票。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24:130000赵九洲:环境史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史与环境的历史我们知道,围绕人类社会由文化主导还是由环境主导的问题,历史学界曾进行过长时间的论战,这场论战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式微而告终。此后,传统史学重人事而轻自然的倾向遂越来越强烈,自然环境逐渐成为历史事件可有可无的背景与点缀,很多时候自然环境因素完全被排斥在了历史学者的视野之外。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 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35:470000弘扬抗战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云南省博物馆推出大型主题原创展览——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主通道与生命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尊重历史,讲好近代云南故事,近年来,云南省博物馆积极策划、推出了以近代云南革命斗争史为主题的系列原创展览。2018年至2019年,云南省博物馆先后推出“碧血千秋——滇军60军出滇抗战纪念特展”“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长征过云南特展”等主题原创展,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10: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