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独木棺殡葬的谜团(因为木头少)
我要新鲜事2024-03-31 17:53:335阅
元朝时期最为独特的墓葬习惯是在人死后将人葬在一整段树干制成的棺材当中,将整段树干挖空,然后将人给放进去。当时主要选取的材料是一些较为粗壮的树木以及一些竹子,和传统木材拼接制成的棺材有很大的不同。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一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元朝初期,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木材供应相对来说比较少,在亲人去世之后,他们也没有办法找一个熟练的木匠打造棺材,所以找一整根木头将木头挖空,把人放进去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选木头的时候也是要特意留意,根据人身材的大小选取不同的木头。根据埋葬时使用树木的大小,也可以区分出当时的社会品质,如果死之前身份地位越高,那么在埋葬的时候使用的树木就会越为的粗壮。整个棺材看起来就更大,如果身份地位相对来说比较低,使用的木头会相对比较细,也会比较小。将人装进木头之后,也会将棺材葬在山洞当中或者是山腰,而这种方式是对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虽然整个棺材看起来制作比较简陋,但是亲人会将棺材的外面进行一番装饰,例如挂一些彩带或者是绳子。

当时进行这种殡葬方式的地区主要聚集在现在的山西、河北、辽宁、陕西以及内蒙古等地区。在古代这些地区的土地比较干旱,地质方面比较特殊,如果要进行传统的土葬,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游牧民族最终选择了这么一种殡葬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比较独特,所以专家在挖掘的时候很少发现陪葬品,即使发现了,大多数只是一些铜钱或者是陶器。
0005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中国”15项,基本建设18项,2021年新疆考古成果丰硕
1月19-20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龟兹院)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域治理文化遗产阐发与传承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2021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成功召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19:290000李零:《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自序——从打扑克说起
“我们的经典”,这是最后一本。距离上一本,已经一年多。去年,我一直在编老师的书:《张政烺论易丛稿》。(1)我必须把这本书编出来,才能写自己的书。2005年,老师去世后,师母把一个大纸盒交给我,里面放着老师当年在沙滩红楼整理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的遗稿,命我整理。0000修地铁挖出古墓 一个小人让专家惊讶(经络人偶)
古墓里发现的小人是一个人体经络人偶。2013年四川成都在修建三号地铁线时,挖出了一座秦岭古墓,经过专家勘测研究表示,这座古墓修建于西汉初期,距离现代已经超过2000年。这座古墓并不是简单,因为里面不止一座墓穴,它是由三座墓葬组成的古墓群,由这三座墓葬修建的,规格不难。看出来墓主人应该是属于西汉的贵族,由于处于地层空洞,又被积水冲刷,古墓中沉积了大量的淤泥,这样挖掘古墓的进展变得是非常的慢经络图我要新鲜事2023-03-19 23:18:380001嗜鸟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类似鸵鸟/第三指内勾)
嗜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虚骨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5600万年前-1亿4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主要以腐肉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形酷似鸟类,第一批嗜鸟龙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嗜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23: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