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鸟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类似鸵鸟/第三指内勾)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23:450阅
嗜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虚骨龙类恐龙,诞生于1亿5600万年前-1亿45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主要以腐肉或者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形酷似鸟类,第一批嗜鸟龙化石是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
嗜鸟龙的体型

嗜鸟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一般都可以达到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27位,体型类似于安尼柯龙、阿瓦拉慈龙以及阿纳柏斯龙等,算是侏罗纪时期极为迷你的肉食恐龙,还不如现代的一只山羊大,因此它大多是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的。
嗜鸟龙的外形特征

嗜鸟龙有非常明显的鸟类特征,一是它的嘴巴是非常尖锐的鸟喙状,但带有圆锥形的细小牙齿,二是它的脖子非常修长,整体呈现S型,因此看起来就像鸵鸟一样,三是它的前肢非常长且三根指爪弯曲有力,尤其是第三指能够紧紧的内勾住猎物,四是它的尾巴像鞭子一样修长,占到身体的一半,再加上后肢肌肉发达,所以它的奔跑速度也极快。
嗜鸟龙的生活习性

嗜鸟龙不仅外形非常类似鸟,而且它的生活技能也非常像始祖鸟,比如它的狩猎方式也是盯准目标后一跃而起将其扑到,非常像曾经的翼龙或者似鸟龙等,它们虽然体型不大,经常会以蜥蜴、小型幼年恐龙为食,但是有时如果是一大群在一起狩猎,也会尝试围攻一些大型的恐龙,当然实在没有食物时则会选择腐肉。
嗜鸟龙的化石发现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嗜鸟龙其实比鸟类出现的还要更早,第一批化石埋藏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科莫崖周围,但是出土的仅仅只有一个单一的手部化石,所以了解并不多,早在1903年就将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种名主要是为了纪念当时美国博物馆的标本制作人员Hermann。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江西挖到三国大墓 出土3件国家一级文物 墓主人竟是孙权姐夫
江西吉水地区的一座名为吉水东吴墓的大型古墓在1990年意外被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座墓室的年代为距今约1700年的三国时期。该墓葬规模庞大,内部结构复杂,被评为“江南第一大墓”。在墓室内,考古队员发掘出上百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三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青铜兽、人物神兽灯和青铜朱雀。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31:480000在考古新百年的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阮可欣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历史节点。从1921年河南渑池发掘仰韶遗址算起,中国考古学业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考古探源中华文明根脉,初心同守,使命共担,闪烁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光。0001从红山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地域性文化之一,在中国考古学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多年至公元前3000多年之间,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弩鲁儿虎山一带,大体包括今天内蒙古赤峰市全境、通辽市南部,辽宁省西部和河北省东北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4:470000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早上我室友找我要的书,社科院考古所编著的一本关于北周佛教造像的书。然而这本书怎么归类,我倒有些犯难。刚开始以为是个佛教造像的图录,打开文件一看里面有一半的内容都是文字内容,其中既有这批造像的信息,还有西安其他造像的信息和研究,似乎也像是专注,不过具体看内容,也具体介绍了造像的出土信息、器物信息和线图,似乎像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多的报告。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33:030000观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古代贵族的吃与喝
#以书之名#中国古代青铜器独具特色的器型,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更是独树一帜。在文博圈,人们常说认识青铜器有三大钥匙——器型、纹饰和铭文。食器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9:47: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