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剑之鱼肠剑,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勇绝之剑
一直以来都有着关于中国十大名剑的传闻,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勇绝之剑”的鱼肠剑。而与这把剑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就是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专诸。此剑就是他用来刺杀吴王僚的工具,因为是被藏于鱼腹之中,所以才叫做鱼藏剑,现在则被称为鱼肠剑。
关于鱼肠剑的故事

鱼肠剑和干将莫邪一样同是十大名剑之一,但是两者的故事完全不相同,因为干将莫邪是一对夫妻间、挚情之剑。而此剑则是勇绝之剑,一起来听听鱼肠剑的故事吧,看看英武的刺客专诸,究竟是如何用它成功刺杀吴王僚的。

据传鱼肠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剑和巨阙。而这柄剑制成之后,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

薛烛的相剑本领犹如通灵一般,他感受到剑中所蕴藏的信息,因此回答道: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原来这把剑生来就是逆理悖序的,是用来弑君杀父的,真是太可怕了。

果然,此剑最终确实是因为弑杀君主而成名。一开始鱼肠剑是属于越国的,后来越国进献宝物给吴国,这柄剑因此由越而入吴。于是才在此剑身上,展开了一场十分著名的故事:当年吴公子光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后来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至于手拿鱼肠剑的专诸的下场却挺惨的了,他为了公子光去刺杀吴王僚,后来虽然刺杀成功,却被吴王僚的手下给剁成了肉酱。虽然吴王阖闾最终善待了专诸之子,但专诸毕竟也是惨死。不过专诸的勇绝,一直流传在后世,鱼肠剑也因专诸而成名。
鱼肠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对于鱼肠剑之名,一种说法是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其实不光是鱼肠,剑纹还可以像龟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鱼肠剑之得名,就是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一种可能是鱼肠剑的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熠熠生光;另一种可能是鱼肠剑为诸多名剑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战斗英雄10年不得升迁,毛主席看完一京剧后,关照:此人现任何职
1964年6月,山东省京剧团编排的《奇袭白虎团》被搬上了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的舞台上,剧中描述的是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志愿军部队痛击南朝鲜(韩国)首都一师白虎团的战役。首次演出效果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以及朝鲜代表都前往观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年8月,毛泽东也在北戴河观看了《奇袭白虎团》。众所周知,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戏曲十分喜爱,因此在观看这剧时,毛泽东看得十分入神。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37:440000魏延是忠诚还是反贼 魏延怎么死的(被当成反贼诛杀)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相信对他大家都不陌生,在各版本《三国》电视剧中,魏延都留下颇多篇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魏延在三国时期是一员猛将,但诸葛亮对他一直很反感,总认为他有反骨,所以诸葛亮死前留遗言,说死后将魏延杀掉,结果忠诚的魏延就被当成反贼杀死了,实在是可惜!一、魏延简介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54:520000康熙最长寿儿子:未参与九子夺嫡,历经三朝,70岁仍被乾隆重用
“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皇位之争,在这场皇位争斗中,四阿哥胤禛(雍正皇帝),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而其他几位皇子,都或多或少遭到了雍正的报复。不过在这些皇子之中,有一个人却选择了明哲保身,他虽然手握军权,但从来没有参加过皇位之争。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被雍正给盯上,反而在雍正死后,还得到了乾隆的赏识,最后寿终正寝。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01:04000020世纪,巴布亚新几内亚想要实现自治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文|木木编辑|观星巴新要想实现自治,还存在着诸多障碍。一是交接程序与步骤十分繁琐。澳大利亚政府各部门和机构都与巴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陆军、海军、司法部门等政府部门到广播公司、银行、民用航空等机构。要想自治交接,光是法律,就有超过100项立法将被修改或撤回。二是缺乏大量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自治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具有稳定和充足的政治领导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28:120003诸葛亮为什么骂王朗 王朗真的是骂死的吗
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网友都应该对诸葛亮有非常深的印象,尤其是在剧中诸葛亮居然把王朗骂死了,那么诸葛亮骂王朗的真相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骂王朗?王朗真的是骂死的吗?下面探秘志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先从王朗说起吧,王朗,汉魏之际经学家、大臣(?-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04: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