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虚射箭鸟却落了下来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成语。今天为大家讲述惊弓之鸟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至于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更羸。它不射中大雁,就能让大雁掉落,是一个观察仔细的射箭能手。
一、惊弓之鸟的意思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但对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却不陌生。其实惊弓之鸟原来的意思是以巧取胜,现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一般都用来形容受到过惊吓,所以一点动静就会吓到他。这个成语启示人们,一定要不做亏心事,才能不怕鬼敲门。
二、惊弓之鸟的故事

为大家简单讲述一下惊弓之鸟的历史故事,这样大家就会知道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了。在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一天魏王与魏国大臣更羸去射箭。更羸是个射箭能手,他看到一只鸟儿飞过来,就对魏王说:“大王,我不射中鸟也能使它掉落。”

魏王说:“箭术还能高到这种水平吗?”更羸说:“可以。”两人等了一会儿,一只大雁从远方飞过来,更羸随便朝大雁射了一箭,却并不射中大雁。结果,并没有射中的大雁还是掉落了下来,引起魏王一阵惊叹。如果有人问你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一般来说答案是更羸。下面为大家解释为什么更羸能射下大雁。

魏王很是惊叹,难道箭术真的可以高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三、关于惊弓之鸟的误区

相当多人误将“虚发”翻译成“只拉弓不射箭”,其实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射中目标”。越优秀的弓就越不允许空放(空放就是只拉弓不射箭),因为箭可以把弓的能量带走。如果空放的话,那么弓的能量就会作用于自身,轻者伤弓,重者伤人。更羸作为专业的弓箭手,自然不会空放。

汉语里的“虚发”也没有直接表达出“空放”的意思。参考成语“箭无虚发”,“箭无虚发”的意思就是“射出的箭没有不射中目标的”,“虚发”就是“不射中目标”。现代人容易误将“虚发”翻译成“拉弓不射箭”,原因有二:一、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弓箭知识;二、“虚发”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不常用。
匈奴欲杀苏武,苏回应:已有三国因杀汉使而灭,匈奴想当下一个?
若要论威武霸气,恐怕很少有王朝能和汉朝相比。自汉武帝以后,汉朝对异族一直秉承高压、强硬的政策,而这些强硬政策的实施者除了军队以外,还有使节。在汉朝人看来,对于蛮夷,不能一味运用怀柔之术,否则这些蛮夷很容易蹬鼻子上脸,以为汉朝在刻意讨好他们,从而轻视汉朝。所以汉朝使节们在对外交往中,往往会采用极其强硬的举措,丝毫不顾及蛮夷君主的面子。而这种强硬姿态,也往往给使臣们带来杀身之祸。我要新鲜事2023-04-17 18:34:480002宋朝是军事最弱的朝代吗
宋朝前期整个天下最好战的国家不是辽而是宋,辽国刚经历睡王时代,萧皇后地位不稳内乱频繁。宋朝厉兵秣马中原诸国无一合之敌,平定中原加强中央集权,10年不到国力直超建国数十年的辽。赵光义时候靠着赵匡胤的存储,能在短时间内发动两次超大规模北伐,而且败了却未伤根基,对比一下隋朝杨广3次征伐高句丽,全国皆反,就知道国力多强,战斗力多可怕。我要新鲜事2023-12-31 19:23:300004赵云死的时候诸葛亮说了什么:诸葛亮痛哭不已(深感悲痛)
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在五虎将当中,赵云是最后一个去世的,而在其去世之后,诸葛亮说了一句话,他说了什么呢?赵云死的时候诸葛亮说了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8:21:120003商鞅立下大功 为什么最终还是车裂而死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家,他的改革变法被认为是秦朝崛起的关键,但最终他却因谋反罪名被处以车裂的残酷刑罚。这一反常的命运背后有多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商鞅的改革触及了贵族和百姓的利益,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和不满。1.商鞅的改革触及了贵族利益我要新鲜事2023-10-21 20:18: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