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虚射箭鸟却落了下来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成语。今天为大家讲述惊弓之鸟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至于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魏国著名的射箭能手更羸。它不射中大雁,就能让大雁掉落,是一个观察仔细的射箭能手。
一、惊弓之鸟的意思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但对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却不陌生。其实惊弓之鸟原来的意思是以巧取胜,现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一般都用来形容受到过惊吓,所以一点动静就会吓到他。这个成语启示人们,一定要不做亏心事,才能不怕鬼敲门。
二、惊弓之鸟的故事

为大家简单讲述一下惊弓之鸟的历史故事,这样大家就会知道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了。在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一天魏王与魏国大臣更羸去射箭。更羸是个射箭能手,他看到一只鸟儿飞过来,就对魏王说:“大王,我不射中鸟也能使它掉落。”

魏王说:“箭术还能高到这种水平吗?”更羸说:“可以。”两人等了一会儿,一只大雁从远方飞过来,更羸随便朝大雁射了一箭,却并不射中大雁。结果,并没有射中的大雁还是掉落了下来,引起魏王一阵惊叹。如果有人问你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一般来说答案是更羸。下面为大家解释为什么更羸能射下大雁。

魏王很是惊叹,难道箭术真的可以高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三、关于惊弓之鸟的误区

相当多人误将“虚发”翻译成“只拉弓不射箭”,其实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射中目标”。越优秀的弓就越不允许空放(空放就是只拉弓不射箭),因为箭可以把弓的能量带走。如果空放的话,那么弓的能量就会作用于自身,轻者伤弓,重者伤人。更羸作为专业的弓箭手,自然不会空放。

汉语里的“虚发”也没有直接表达出“空放”的意思。参考成语“箭无虚发”,“箭无虚发”的意思就是“射出的箭没有不射中目标的”,“虚发”就是“不射中目标”。现代人容易误将“虚发”翻译成“拉弓不射箭”,原因有二:一、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弓箭知识;二、“虚发”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不常用。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或是孔子弟子的后人(至今无定论)
花木兰是南北朝的巾帼英雄,从小就代父从军,为抗击民族入侵者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甚至在死后还被唐朝的皇帝封为了“孝烈将军”,并且她的光辉事迹还被编为了著名的《木兰辞》诗歌,不过史书上关于花木兰的姓氏等基本上都没有记载。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39:380000“屈辱”的宋徽宗?靖康之耻被困金国8年之久,还能生下14个孩子
宋徽宗赵佶一生最为出彩的有2个方面,一是多才多艺,二是子嗣众多。在艺术一道上,赵佶的书法、绘画堪称一绝,他创造的“瘦金书”深受书法家们的喜爱,绘画则重视写生,尤其是花鸟画,细节逼真。而在生育方面,宋徽宗在古代皇帝中也是独领风骚,据《宗室传》、《公主传》记载,宋徽宗有31个儿子以及34个女儿,再加上未记录到《宗室传》的幼子赵相,宋徽宗在靖康之变被俘前总共有66个孩子。我要新鲜事2023-11-29 19:23:550005新疆喀什地区的香妃墓是假的,实际是在陶然亭的香冢
看《还珠格格》的时候,对里面的香妃印象非常深刻,毕竟是天生带体香的奇女子,然而香妃墓被发现的时候,里面竟然没有香妃的身影,让人们无法一睹曾经香妃的美妙身姿,难道真的像还珠格格里面那样,化作蝴蝶飞走了吗?当然没有那么玄幻,只是有两个坟墓罢了。一、空无一人的香妃墓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1:12:470001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清军遣将用兵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咸丰元年,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历时14年之久,势力范围波及十八个省份,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并于咸丰三年建都天京,正式确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新政权。太平天国运动来的突然,让刚即位的咸丰皇帝以及军机大臣们措手不及,以至于战争初期,清军连遭惨败,一蹶不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以及方面的原因。一是用人不当我要新鲜事2023-06-04 20:24:310000纳粹为什么要灭了犹太人 原因就这三方面(手段太残忍)
二战时,对犹太人来讲,是多么痛的领悟,让犹太人遭受了一场灭绝之灾。这场灾害主要是由德国纳粹主导的,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有计划的进行了一次种族灭绝。根据战争后统计了解到,犹太人共有600万被德国人杀害。纳粹为什么要灭了犹太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11: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