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 详解刘备三顾茅庐的真实原因
提到《三国演义》的时候,相信大家都对三顾茅庐这样一件事情表示非常的熟悉吧,应该不会有人对此感到陌生,那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呢?我们先简单的回忆一下三顾茅庐到底说的是什么,其实三顾茅庐又被称之为是三顾草庐。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主角就是刘备,而对象则是诸葛亮,讲述的就是当时刘备三次到达隆中也就是诸葛亮的住处,而目的就是在于想要邀请诸葛亮来辅佐自己,如此的诚恳打动的诸葛亮,以至于我们在《出师表》中看到了这样的话,就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而在《三国演义》中则对三顾茅庐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了更为全面的描写。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相信大家对于我这个论断是感到非常的赞同的,那么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就是说那是天下大乱的时刻,而曹操则是那个坐据朝廷之人,刘备当时可以算得上比较落魄了,但是又有着雄心壮志需要去大展宏图。
那么事情就发生了,他听说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有学识的人才,刘备就认为如果有了诸葛亮的辅佐,自己会更好的赢得战役,但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总不在,虽然说风雨无误的表示了自己的诚心,但是仍然没见到诸葛亮,后来刘备就写信给诸葛亮了,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当然了,这些事情之后他也没有看到诸葛亮,这时候,张飞啊,关羽啊就有一些不满了,张飞甚至扬言要绑回来诸葛亮,但是被刘备制止了,刘备再一次去找诸葛亮的时候,恰恰是赶上了中午诸葛亮在午睡,刘备就一直站在门外直到诸葛亮睡醒。
然后等到诸葛亮睡醒了两个人就开始谈话了,谈话的过程中刘备非常诚恳的表示了自己想要为国家做事的决心,并且很真诚的希望诸葛亮可以帮助他一同建立起蜀汉皇朝,诸葛亮就被刘备当时的坚持所感动了,最终一直辅佐着刘备做了很多大事。
简单的来说,刘备请诸葛亮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希望可以得到诸葛亮的帮助或者说是得到诸葛亮的辅佐来帮助自己完成追求,诸葛亮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以至于这是值得刘备三顾茅庐的,当然了,很多人也会表示疑惑,那为啥不认同张飞说的那样,直接将诸葛亮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文人绑来就可以了?
这个我想稍微联系一下当时的实际进行思考的话,这个疑惑应该就可以很顺利的被解答了,答案非常的简单,因为文人虽然武术不行,但是气节都是在的,如果刘备当时没有三顾茅庐或者说态度稍微有些不诚恳,估计诸葛亮都不会答应他的请求。
总而言之,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学习一下刘备始终坚持从来不放弃的这样的优秀品质,相信这对于现在非常多的朋友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刘备的成功不是偶然,他的政治手段非常厉害,在刘备打天下的前期,他是非常讲究诚以立人,信以立业。例如刘备答应借兵救陶谦,尽管当时刘备的兵力单薄,起兵去援救别人并没有十成十的把握,但他仍然表现出一副仗义模样,为自己赚取了很好的声誉。
俗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算不一定能解徐州之围,但刘备深知去就能树立自己的良好声誉和形象,不去损失的就是自己的君子风范和众人的信仰。更何况刘备不止为了树立自己,还惦记着赵云这一员大将,因为答应解徐州之围,就能轻而易举获得赵云的信赖,从此为自己尽心尽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别看刘备政治路线一向温和,但不代表他就不耍诈。要知道,争天下面对的可是真枪实弹的战争和复杂非凡的政治局面,打声虚枪说个小谎绝对再正常不过。用诈术拖住敌人规避风险从而保全自己壮大自己,这无疑是最佳的发展策略。
著名的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范例,酒桌上刘备说话遮遮掩掩,很是谨慎,当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时,他如惊弓之鸟般露出极度惊慌的样子,还好他头脑机敏反应快,与曹操说是因惧怕雷声才如此惊慌。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很顺利的瞒过了曹操。其实刘备之所以这么装疯卖傻,就是要在曹操面前隐藏自己的政治抱负,消除曹操对他的警惕,避免曹操加害于自己,好等待机会逃跑。刘备的谎言轻易就瞒过了狡诈的曹操,也许是他过于自大,也或许是他轻视了对手,未将刘备识破,最后还是放过了刘备。
另有一件典故也很有趣,就是刘备携民渡江。其实刘备怎么可能去投江?完全是虚招,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团结民心。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曹操的奸诈狡黠,天下皆知,而刘备的假情假意,却没有人识破。
不是百姓天真善良,是因为刘备假情却真流露,让人难辨真假。刘备是一代枭雄,是帝王相,心中有着大宏图要拓展,所以他绝对不会因看到百姓遭此大难就要去投江自杀,他的感情还不至于如此充沛,意志力不会如此脆弱。投江是假,取得荆州士绅、百姓拥戴是真。
我们首先可以将刘备的人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赤壁大战之前刘备的人生可以简单的称之为是默默无闻的,其次第二个阶段就是从刘备借荆州到最后的白帝城托孤了,虽然说这段时期刘备可以算作是辉煌的但是辉煌却是十分的短暂的。
现在我们来说说刘备的第一个人生阶段吧,在这个阶段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来帮助自己,也正是这件事的顺利完成才让刘备有机会进入到人生的辉煌时期,我们不得不承认刘备在用人的这个方面也是十分的有天赋的,比如说刘备对于关羽对于张飞这些都是有所体现的,但是到最后刘备之所以无法比过曹操就是因为刘备没有很顺利的把握住本应该属于他的人才。
首先第一位就是田豫,最开始的时候田豫的年纪还小就打算跟随刘备了,但是最后却因为田豫的母亲年老,然后刘备批准了他回到家乡照顾母亲,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田豫跟随了曹操这可以说是刘备失去的第一位本应该是自己的得力助手。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其次来说第二位应该就是一个叫做陈群的人了,当时田豫走之后,刘备就遇到了陈群以及袁涣了,但是最终还是因为一定的复杂的一个过程导致了陈群也归属了曹操的手下。
前两位没有做详细的介绍,我们最后来详细的介绍一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物吧,就是张辽,这在三国时期是曹魏的著名将领,他跟随过董卓和卢布最后跟随了曹操,其实在刘备和关羽守徐州的时候就认识了张辽,但是当时刘备却没有把握住机会,而导致他失去了这样一位直到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个优秀的将领了。
在当时的环境之中刘备失去的其实不仅仅是上面所提到的三位,但是更多的也不做介绍了,其实非常的简单的想表明的就是在当时的竞争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刘备之所以比不过曹操只能说当时曹操手下的人才相对来说更多,虽然说刘备有诸葛亮的扶持,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古话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说刘备最终还是败在了自己与这么多的优秀人物失之交臂之上了。
这些本应该归属到刘备手下的人最终却都归属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手下,那么也是没什么值得继续说的了。
这也是在教会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啊,都应该学会赏识人才或者说是善于用人,而不是要等在最后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后悔,那样恐怕就来不及了,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刘备很顺利的把握住了这些人才的话,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有关三国时期的相关故事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呢,不过历史就是历史,既然已成定局,我们就当作一个自己可以借鉴的故事,然后多去思考和体会吧。
要说谁最重视诸葛亮,那恐怕所有人的答案都应该是刘备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然后又在自己临终之前将自己的儿子也托付给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可以帮助他好好的调教自己的儿子,这些应该会让大家产生一定的疑问,刘备为什么要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为什么刘备对于诸葛亮是如此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要将自己的政治权利全部的交由诸葛亮呢?
起初的时候我有这样的一个疑问,我觉得应该大多数关注了《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应该有的一个疑问了,就是说刘备如此重用诸葛亮难道不害怕诸葛亮有一天谋权篡位自己称王了吗?这可能要归功到刘备的性格问题上了,刘备和汉高祖刘邦的性格十分的相似,这是一个“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并且还喜欢结交豪侠”的这样的一个人,所以说刘备对于诸葛亮的重视可以说就缘于此。
接下来就是说刘备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大英雄了,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远远要超过刘邦的人,所以他懂得如何去对待贤才,就那当时蜀国的环境来说,不仅仅有着魏和吴两个那么强劲的对手,而且在内部也不是非常的和谐和统一,当时刘备的统治可以说稍微有一些闪失的话那么整个就完了,这也就说明如果在当时没有一个诸葛亮的话那么估计国家也很危险了,因为不论怎么说诸葛亮都算作是当时的第一贤相了。
再有就是说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是非常典型的并且可以称得上是比较模范的君臣关系了,刘备对于诸葛亮可谓是三顾茅庐,而诸葛亮对于刘备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能够在君臣之间达到如此境界的不得不说恐怕古往今来只有刘备和诸葛亮了,两人如此融洽的关系自然而言是有什么大事一定是第一时间想到彼此了。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抛开上面的这些解释和观点之后,我们也可以这么想,那刘备当时不得不托孤,不管刘备到底什么样的人,他也不会那么随随便便的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吧,他一定会托付给诸葛亮或者说托付给诸葛亮也算做是他唯一的选择,这个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如果说真正的要怀疑诸葛亮不忠的话,那对于刘备来说自己已经去世了那么更多的事情其实与他也不存在什么直接性的关系了,所以他选择义无反顾的相信诸葛亮。
对于刘备和诸葛亮两者关系的评价一直都是褒义的而且更多的都是赞赏的,因为能在君臣关系中保持如此稳定并且和谐的关系是很不容易的,之前大家都听说过伴君如伴虎,但是我们也不会相信会有一个老虎去三顾茅庐请别人辅佐自己,最起码的感情上的问题刘备是一定不会缺失的。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用大量篇幅,着重歌颂了刘备一代仁君的英雄形象,说他英明且仁慈,重情又重义,刘备胸襟广阔,不仅爱民如子,凡事亲力亲为,更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这样的仁慈的君主谁能不爱呢?对刘备进行如此美化的刻画,是因为罗贯中心目里理想的仁君英主就该是这个模样。
罗贯中虽有夸大,美化的嫌疑,但刘备一生确实能识贤才、用贤士。包括在重用马谡的问题上,他看得比诸葛亮更加准确,对于挑选用人的眼光明显要高出诸葛亮。他对于有才之人总是待以厚礼,所以总能令对方感激不尽,并且竭尽终生之力也要去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但有时他也会受当时的世风影响,比如在对待赵云的时候,他重用赵云,当他是将才,可是又因为赵云的出身而有所慢待。他也会以貌取人,比如庞统。庞统的才能世人皆知,小说里也曾借司马水镜之口说刘备,不论是卧龙(诸葛亮),还是凤雏(庞统),得一则能安天下。可见庞统的才能不亚于诸葛亮,但是当庞统前来投奔刘备时,刘备却因他长相粗陋,竟然轻率的以一个县令的职位打发了他。多亏后来张飞、孙干亲睹庞统在未阳的惊人才干,庞统后来才得以受到刘备的重用,不然一代贤才就这么被埋没了。
当然,罗贯中认为刘备好,却也没有把刘备写成完美到无懈可击的地步。如果说刘备的仁慈是一个君主最难得的品质,那么如果过于仁慈就是阻碍他成为仁君的障碍,这就是刘备仁慈的另一面,他的妇人之仁和迂腐之仁。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经常展现出妇人之仁,比如刘表曾让荆州给刘备,诸葛亮示意刘备接受,但他却推辞拒绝,如果是因不忍夺人基业,出于仁义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后来刘表病逝,蔡氏之辈掌握了荆州,并公然废长立幼献出荆州以求投靠曹操。在这个重用的时刻,诸葛亮等人建议刘备可以吊丧为名,一举消灭蔡氏之辈,从而夺取荆州,也可削弱曹操。但刘备执意不肯,还说什么这是执其子而夺其地。最后,曹操轻而易举得到了荆州。诸葛亮眼看着大好时机都错过了,也无可奈何,而曹操大军趁胜追击,诸葛亮只好追随刘备逃窜流离。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刘备的所做所为看似仁慈,其实对于跟随他的人来说却是非常的愚蠢,你的仁慈就是对敌人的仁慈,如果刘备心中念念不忘刘表的托孤之嘱托,那也应该要扶持刘琦保住荆州,而不是放弃荆州。
刘备重情重义,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终其一生,情同手足,肝胆相照。当关羽、张飞相继去世后,他就丧失了理智,为兄弟之情,而不顾整个国家之事,不听任何人劝阻,哪怕是诸葛亮、赵子龙左右相劝都不能改变他的要兴兵伐吴的决定,最后导致诸葛亮和鲁肃二人多年呕心沥血建立起的吴蜀联盟就断送在了他的手里,而他自己最终也在白帝城饮恨而亡,为自己画上一个最惨痛的句点。
既然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 刘备为什么不重用他
在三国之中,非常有名气的刘备,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但是许多人因为他对一个人的任用,让许多人都对他有着异样的看法,但是这些刘备都有着自己的顾虑。而对于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其实许多人都猜错了。一、刘备不重用赵云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53:490000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每一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生肖和特别的意义
现在我们一天被分为24小时,而在古代的时候,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今天来和大家说说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对应的生肖和意义,这些时辰是古代人民根据太阳出没的规律、天色的变化和日常作息总结出来的,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关于十二时辰的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52:5800061977年老布什访问中国,杨洁篪全程陪同,获赠一个响亮的外号
2021年3月,中美高层的战略对话在美国的安克雷奇开始了。此时拜登刚刚上台两个月,西方国家几乎将目光都锁定在了这次战略对话上,他们希望美国可以对中国放狠话,可以让中国感到退却。同时他们又害怕,害怕美国会在会议中让中国人占到便宜,让特朗普时代留下的中美脱钩变成历史。全世界都在等待着美国的态度,与中国的应对。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3:06:280001刘邕嗜痂之癖的故事,专吃人伤口上带血的疮痂(超恶心)
刘邕是南朝宋的南康郡公,在历史上并不十分著名,却因为一个嗜痂之癖的故事,让人们对他深恶痛绝。嗜痂之癖这种恶心的嗜好,任谁都会觉得十分恶心。不过刘邕是否真的有嗜痂之癖,这个还存在着争议,尽管历史上有着真实的故事。刘邕的嗜痂之癖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0:40:2700017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简介:美国第19任总统(为人正直)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生于1822年,终于1893年,享年71岁,是美国历史上第19任总统,并且是共和党的代表人物。海斯出生于俄亥俄州,并且有过多年的从事律师的经历。与许多总统一样,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也是众议员出身的,并且之后就任过俄亥俄州的州长。在第一次离职之后,拉瑟福德并没有连任,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于1893年去世。一、拉瑟福德毕业于哈佛大学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0:05: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