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节日天穿节,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农历正月二十)
民间传统节日有很多,但很多都被人们给遗忘,天穿节就是其中一个。天穿节是民间为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节日日期一般都在农历正月二十日,而如今天穿节早已被人们遗忘,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属于女娲的节日。
纪念女娲的节日

民间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穿节就是民间为纪念女娲拯救人类的纪念日。天穿节每年的节期都不一样,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前后。由于主要节俗活动主要是象征性地补缀穿孔的天,所以此节也叫补天节等。

天穿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传说女娲创造人类以后的数年,和颛顼大战的共工努触天柱不周山,结果天穹倾斜,还裂开了窟窿。为了挽救天穹和人类,女娲挑选五色石子,炼成石浆,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补天日,并用象征性的习俗活动纪念女娲补天,从而形成天穿节。

天穿节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旧题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对此也有记载。

此后唐宋各代均有此俗,至清代仍然流行。康熙《广东通志》说:“(夏历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邪,广州谓为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现在,这种习俗已经不那么流行。

天穿节的主要节俗是象征性地补天,补天的工具则是薄而圆的煎饼、烙饼,叫“补天饼”,典型习俗是把补天饼放在或撕了扔在屋顶上。《荆楚岁时记》记载说:“江南俗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宋代人的《坚瓠集》也记载说:“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所以,苏轼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

补天穿也叫补天漏、天穿节,也叫补天地,这又与民间的风俗传说有关。相传神话时代,是“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所以不仅要补天,也要补地,所以有“补天地”之称。补天是把饼向屋顶上放,补地则是把饼搁在地上或扔在井里。又传天出了窟窿时,大雨倾盆,洪水成灾;而天穿日又与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时间接近,人们以补天穿来祈祝“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所以也就有了“补天漏”之称。

同样的是煎饼,有些地区则是以吃来代表补天。《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北方习俗就是如此:“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就是说,煎饼要在院子做,而且要搞得烟熏火燎的。这里,煎饼并未放在屋上,民俗信仰的意思,大概是它已经随油烟升上天空完成了补天的使命吧?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写进《史记》中的“狼来了”,是真?是假?
烽火戏诸侯是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在骊山烽火台上施展“狼来了”的故事。这是一个著名的典故,被太史公司马迁写进了《史记》中,也让后世帝王在总结“红颜祸国”的案例里多了一个姐妹,褒姒成功位列第三名。不过这种男人犯下大祸却让女人背锅的行为违背了太史公的初衷,以致很多人开始怀疑历史上并没有“烽火戏诸侯”这回事。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00:000000曹操到小妾房中休息 自然醒后为何把小妾杀了(不听话)
曹操到小妾房间之中休息,睡到自然醒后却把小妾斩杀,是因小妾不听话,并没能按照自己的吩咐把自己叫醒。曹操一直都被称作是城府较深的权谋家,杀伐果断是东汉的权臣。曹操也总是以自己君子的一面示人,实际上他的手段则是非常的残忍。例如在小妾没有按照自己意思叫醒自己就大发雷霆,把小妾给直接斩杀。曹操的冷漠无情我要新鲜事2023-03-10 21:33:410000匈奴妇女在汉武帝时期容易流产,除汉军深入穷追,还有个重要原因
中原王朝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与周边的游牧民族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匈奴为例,作为已知的最早游牧文化体之一,匈奴人曾靠着骑射能力称雄中原,令中原王朝殚精竭虑,但也曾被打得四处逃窜,妇女频频流产,匈奴上下战力锐减。前后的转变,除了汉武帝主动出击,深入穷追外,还有个关键因素。匈奴的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6-23 18:41:180001阿拉伯帝国时期,犹太社团司法自治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政治权利作为政治地位的外在表现,是判断臣民政治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准。犹太社团自治使得犹太人在日常事务、司法和税收方面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此外,还有一些犹太人凭借自身的实力,成功跻身帝国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高级官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犹太人的政治权利,保护了犹太人的利益。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4:080001苏秦出身布衣却官至宰相,他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结局却不好呢?
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0:40:2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