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潘凤是什么梗?最早出自三国演义闻酒斩华雄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30:550阅
上将潘凤这个梗主要是用来形容某人得意武断的判定事情的发展,但结果却完全不同,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常说的“打脸”一词。这一情节最早是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回的温酒斩华雄,当时韩馥言之凿凿“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潘凤出战后不久,就传来被斩的消息,但这个梗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主要是来自于三国杀全球总裁判刘宏甲之口。
吾有上将潘凤是什么梗

关于这个上将潘凤的梗,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三国杀总裁判刘宏甲,二是07年底的三国贴吧。

三国杀总裁判刘宏甲
刘宏甲特别喜欢在使用“乐不思蜀”这张牌时,先出一张上将潘凤,将它用过过乐的神器,很快刘宏甲的这个习惯判定就被人记住了,以至于在后来出“乐不思蜀”时,他习惯性的喊出“上将潘凤,红桃5的麒麟弓”,而之后正好,判定后就是这张麒麟弓,让观众大为吃惊。

于是这个梗也就成为了一种咒语般的存在,特别是在王者之战直播间,上将潘凤直接就成为了一种过乐的判定调侃短语,之后就流行在各大三国杀直播间。

07年底的三国贴吧
当时是三国贴吧发起的一个话题,问题是说出《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台词,之后就有人无意间提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没想到意外的火了,之后甚至还建立了潘凤的贴吧,一度排到了贴吧总榜的前三名,便逐渐流传为一个娱乐符号。
潘凤垃圾为什么叫上将

上将带有吹嘘的意味,因此一般不是自己对自己的称谓,大多是上级对手下的美称,主要是指“优秀的将领”,在当时的场合中,算是非常适合的,因此并不是说他真的很厉害,而只是韩馥的一种吹捧。不过在正史上,潘凤也算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主将,几乎可以说是冀州刺史韩馥赖以生存的左膀右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谢道韫选夫婿太难,王羲之儿子也看不上,所谓才女难得自视清高
谢安在雪夜见识了亲侄女谢道韫的才华后,寻思着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才华相配的如意郎君。然而,虽然晋朝名士辈出,但是绝大多数都是附庸风雅假风流之辈。当时王谢两家的名声和地位在当时首屈一指,而他两大家族之间的联姻自然是门当户对、顺理成章。刚开始,谢安本来颇中意的是王羲之的长子王徽之,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但是无奈的是王徽之是个随性子有个性之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35:420000廉颇是什么样的人?负荆请罪讲了什么故事
相信大家应该都想知道廉颇是哪国人,廉颇是一位名将,他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功劳。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虽然廉颇取得了非常多战功,但是他却不受到帝王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廉颇只是一位武夫,不会说话,在朝廷上也没有什么作为。一、廉颇是哪国人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44:200000忽必烈为什么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汗王(海都的灵活战术)
忽必烈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汗王是因为保守派的联盟和海都的灵活战术。忽必烈,作为蒙古大汗,曾经击败了汗位争夺者阿里不哥,建立了元朝,并成功征服了南宋,统一了中原大地。然而,他面对着海都汗的叛乱时,却陷入了困境,无法平息叛乱,直至去世。我要新鲜事2024-02-19 18:34:170008杨过的后人是谁,黄衫女子杨姊姊疑似杨过四世孙
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著名的射雕三部曲。虽然《倚天屠龙记》看似和前两部没多大的联系,但若没有之前的内容,就不会有这些故事。至于杨过的后人这一谜题,也在《倚天屠龙记》中给出了答案。揭秘杨过的后人是谁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3:44:130000基辛格访华44年,写《世界秩序》:中国崛起后,将发挥更大影响力
海伦托马斯——一个有着“有史以来最聪明最机智的华盛顿记者”美誉的白宫记者团团长——曾经在他的自传《白宫前沿》里面讲述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天,基辛格对着自己身边的特工人员说,他非常担心每天这样“秘密地奔波”会遭遇绑架。其中一个非常机智的特工,听说了基辛格的担忧之后,对他说:“别担心,基辛格博士,我们不会给他们留活口的”。这个特工话音一落,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36: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