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起源和来历:源自鲁国名臣姬尾(施父氏演化为施)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7:530阅
施姓的主要来源就是姬姓,春秋时期鲁惠公的儿子姬尾被认为是正宗的施姓始祖,姬尾,字施父,在鲁桓公姬允在位期间,他就成为了鲁国的大夫,之后被鲁桓公委以重用,成为一代名臣,而他的五代孙姬孝叔时就改为以先祖的字为姓,于是被成为施父氏,之后简化为单姓,就演化出了施姓。
施姓起源和来历
1. 施姓始祖:姬尾

根据《通志》记载,鲁惠公姬弗涅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姬尾,字施父,也被称为施父尾,在鲁桓公继位的时候,姬尾已经做到了鲁国的大夫,由于他精通音律,所以在曹国太子拜访鲁国的时候,他通过观察太子的赏乐表情和姿势,断言他的父亲不久于人世,而后来也确实应验了,于是受到了鲁桓公的赏识,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而在他的第五代孙时,姬孝叔就改为了“施父”姓,以此来显得和其他姬姓后代不同,最终简化为了单姓一个“施”字。
2. 源自姒姓

夏朝的时候有一个诸侯国就叫做施国,据《姓氏考略》中记载可知,就位于现代的湖北省恩施地区附近,而在夏朝灭亡之后,施国也因此灭亡,于是当地的遗民为了纪念故国,便将姓氏改为了施姓。
3. 源自避难和改姓

方孝孺家族避难改姓:方孝孺家族最初时明朝的著名大儒,但是之后由于遭到明成祖朱棣的追杀,所以他的族人几乎都外逃了,并且纷纷将姓氏更改以此避难,其中有一部分更改为何姓,而另一部分改为施姓,因为施姓拆开就是“方人”的意思。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施姓也有不少族人是由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的,比如赫哲族、蒙古族、羌族、傣族以及纳西族等,其中赫哲族的富勒哈氏就更改为了施姓、富姓或者傅姓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一尊二祖三清四御五老六司都是谁:一尊最厉害(众神之首)
一尊二祖三清四御五老六司都是按照神力大小来排列的,因此一尊是其中最为厉害的人物,而六司则稍微逊色。这几个人物都是中国的神话体系中排的上号的,对于神话体系框架的构建具有建设性作用的神仙。一尊是盘古,二组则是女娲与伏羲,三清是三位天尊,四御则是几位大帝,吴老是几位辈分较大的天君,六司则是指斗六星君。一、一尊最为厉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1:07:120001秦王子婴怎么死的,当了46天皇帝的他被项羽杀死
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虽然他仅在位46天,却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才干和气魄。虽然他很是有才干,但秦朝大势已去,还是被灭亡了。至于秦王子婴怎么死的,他是被项羽杀死的。刚开始他投降刘邦,但刘邦并没有杀他,结果一个多月后项羽进入咸阳,将子婴直接杀了。秦王子婴乃被项羽所杀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6:44:480000郑和几次下西洋,七下西洋/美洲其实是他发现的
郑和下西洋是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当然郑和下西洋可并非只有一次呢,那么郑和几次下西洋呢?应该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才对,郑和一共下西洋七次。而现在则有论调说,美洲实际上郑和发现的,这又是为何呢?郑和七次下西洋我要新鲜事2023-03-15 17:43:140001中国古代军妓和日本军妓的悲惨生活,乃大兵们的泄欲工具
妓女我们都知道,就是指的现代的一些失足女性,那么你有听说过军妓吗?故名思议,军妓就是专门跟随军队为军中之人提供“特殊服务”的一类女性性工作者,这种现在最早在我国汉朝时期就有出现,和日本慰安妇其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军妓是自愿的,而慰安妇就是被强迫的),下面为你揭秘古代军妓悲惨生活。军妓最早出现于汉朝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8:06:570002“朱”是明朝国姓,老百姓想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想到一个好办法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乍一看,这是一首投笔从戎的诗词,其实这首诗的背后是一个“避讳”的故事。李贺因为逃避自己父亲的忌讳,所以一生不能考取功名,愤而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其实,在封建社会时期,这样的事情又何至于此,尤其是明朝时期更盛。朱元璋一脉为了避讳“猪”这个字,不断与“猪”你来我往,几百年都没断绝过。我要新鲜事2023-08-24 16:19: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