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起源和来历:源自鲁国名臣姬尾(施父氏演化为施)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7:530阅
施姓的主要来源就是姬姓,春秋时期鲁惠公的儿子姬尾被认为是正宗的施姓始祖,姬尾,字施父,在鲁桓公姬允在位期间,他就成为了鲁国的大夫,之后被鲁桓公委以重用,成为一代名臣,而他的五代孙姬孝叔时就改为以先祖的字为姓,于是被成为施父氏,之后简化为单姓,就演化出了施姓。
施姓起源和来历
1. 施姓始祖:姬尾

根据《通志》记载,鲁惠公姬弗涅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姬尾,字施父,也被称为施父尾,在鲁桓公继位的时候,姬尾已经做到了鲁国的大夫,由于他精通音律,所以在曹国太子拜访鲁国的时候,他通过观察太子的赏乐表情和姿势,断言他的父亲不久于人世,而后来也确实应验了,于是受到了鲁桓公的赏识,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而在他的第五代孙时,姬孝叔就改为了“施父”姓,以此来显得和其他姬姓后代不同,最终简化为了单姓一个“施”字。
2. 源自姒姓

夏朝的时候有一个诸侯国就叫做施国,据《姓氏考略》中记载可知,就位于现代的湖北省恩施地区附近,而在夏朝灭亡之后,施国也因此灭亡,于是当地的遗民为了纪念故国,便将姓氏改为了施姓。
3. 源自避难和改姓

方孝孺家族避难改姓:方孝孺家族最初时明朝的著名大儒,但是之后由于遭到明成祖朱棣的追杀,所以他的族人几乎都外逃了,并且纷纷将姓氏更改以此避难,其中有一部分更改为何姓,而另一部分改为施姓,因为施姓拆开就是“方人”的意思。

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施姓也有不少族人是由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的,比如赫哲族、蒙古族、羌族、傣族以及纳西族等,其中赫哲族的富勒哈氏就更改为了施姓、富姓或者傅姓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清朝时期的官员有多累 看完可能不想当官(清朝官员)
清朝时期的官员要一两点起床,并且下班后也不能休息。在我国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有着不同的规矩,但是在每一个王朝里人们都是想要当官的,毕竟当了官才能够让自己手里有着更多的权利。只不过在清朝时期,有很多人或许有着能够当官的。机会,但是他们却主动放弃,因为在清朝时期,不少级别低的官员都是相当劳累的,甚至还有一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则是会被累死。清朝官员我要新鲜事2023-11-07 21:26:390001他向曹操提供一救命信息,但曹操却果断杀了他,原因非常简单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05:09:390000古代女人丈夫死后咋办:为丈夫守节(婆家允许可改嫁)
古代女人的丈夫去世之后,在没有得到婆家允许改嫁的情况下古代女人一定要一直守节,如果古代女人在守孝期间有任何出格的行为,那么女子将会遭受社会的唾弃。而且我国大部分的女子从小就灌输着以夫为本的思想,因此很多女子的丈夫去世之后,女子为了表达对丈夫的忠诚,尽管在他人劝说的情况下也不愿意选择改嫁,会选择一个人默默地拉扯孩子长大。一、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22:290001江宁将军和两江总督谁说话分量重?比较而言,他似乎略胜一筹
清代的总督是封疆大吏,负责管理一省甚至几个省的军政事务。他们不仅拥有广泛的地域权力,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力。如果朝廷不对他们进行适度的限制,其权力就会像唐代的节度使一样过大,造成无法遏制的局面。◑前言要说政治平衡,清代的皇帝可谓驾轻就熟。无论是宗室王公,在京的各个部门,还是地方上的督抚提镇,无一例外地都被皇权牢牢掌控。我要新鲜事2023-11-21 16:39:150000古代为何规定16两为1斤 筷子长度7寸6分 华夏子孙必须了解
这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关。在古代,各国的度量衡标准各不相同,给秦朝带来了困扰。为了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命丞相李斯负责制定统一的标准。经过李斯的研究,他发现六国虽然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但都将物品分为两份进行称重。因此,李斯决定采用十六进制来统一度量衡,将16两定为一斤,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颗星,分别代表福、禄、寿,以鼓励人们诚实守信。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1:0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