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姓起源和来历:苗族大多以伏羲氏为始祖(改为伏姓)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52:362阅
伏姓主要有三大源头,一是源自伏羲后裔,苗族认为族人全部都是出自伏羲,因此有人以祖先名改为伏姓或者宓姓。二是源自南北朝的侯植,他当时被魏孝文帝赐姓为伏。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匈奴族、西羌族等,都因为北魏汉化政策而改姓。
伏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伏羲后裔

在苗族的传说中,伏羲是所有苗族人的祖先,当时人类在遭遇洪水之后,就只剩下伏羲和女娲,最终他们就结为了夫妻,从而延续了人类的命脉,所以苗族中也有不少人以伏羲氏为姓,后来改为了伏姓或者宓姓,因为在古时候,“伏”和“宓”相通,最终形成了伏姓氏族的一脉。
2. 源自南北朝侯植

在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汉族人叫做侯植,当时他武艺超凡,所以很受魏孝文帝的赏识,最终赐他为俟伏侯氏,后来随着皇帝大战沙苑,又改姓为贺屯氏,所以最终他的后代也就形成了两个分支,其中叫做俟伏侯氏的后裔便简化为了伏姓,而另一分支贺屯氏则改姓为贺。
3.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鲜卑族: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伏姓也有不少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的,比如鲜卑族的拓跋部,在汉朝时期就有乞伏氏为了融入汉族,于是改姓为伏姓和乞姓。
西羌族:在南北朝时期,有一支西羌族的族人叫做伏侯龙氏,当时鲜卑族拓跋部占领了这里,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他开始推行汉化,因此伏侯龙氏便开始汉化为伏姓、龙姓以及侯姓三个分支。

匈奴族:同样是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阿至罗国,当时也被称为高车国,在战争中,有不少高车族人被唐军裹挟,最终他们也就留居于中原,因此这些高车人也就以先祖的谐音为姓,从而改为了汉姓伏。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1955年,许世友不满军衔找总理发牢骚,总理沉默片刻说出两个名字
1955年,新中国对在革命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立有重大战功的将军们进行大授衔。除了授予十名元帅十名大将以外,毛主席周总理还对其他将军们分别授予了上将、中将、少将等不同军阶。然而,就在大家忙于接受自身军衔的同时,一位资历老、战功大的将军却怒气冲冲地来到周总理身前,这位将军就是许世友,他十分不满地向总理申诉道:“总理,难道我还不够资格评大将吗?”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8:50:410000五胡乱华最终怎么结束的?北魏统一北方(进入南北朝时期)
说到五胡乱华,这场混乱持续了百余年,给汉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光。那么五胡乱华最终怎么结束的?五胡乱华有什么影响?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五胡乱华最终怎么结束的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4:17:140002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到底有多恐怖(看破曹操)
曹操对法正的评价则是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在对战之中直接看破曹操计谋,赢得胜利。三国时期是在东汉末年之后所出现的,也是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在这是有着众多的英雄雄起同时也有着众多的战争,对于百姓来说则过不了安稳日子。三国时期则是属于乱世出英雄,其中法正则是极其恐怖的一位人才。法正助战刘备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2:31:130002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
邓小平出生于动荡时期的中国,从少年时期起就投入到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中。后来他一路成长,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其能力和品行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褒奖。在他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我军猛将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他麾下的“三陈”,也就是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可谓威名远播。邓小平对于这“三陈”感情都很深厚,他晚年曾回忆:最痛惜陈赓,陈锡联进步很大,对不起陈再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8:06:530000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忧心忡忡,张国华一番话打消疑虑
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向我解放军发起挑衅,并不顾劝阻产生了越线行为。而在我方前去交涉时,印方主动向我方发起肢体冲击,解放军同印度军队进行了以少对多的防御战斗,最后成功将印方军队赶出我国领土。其实,这并非印军首次在边境线上制造摩擦和冲突。1962年,印方曾主动入侵我国西藏领土,在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却陷入了思虑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0:37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