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姓起源和来历:最早可追溯到唐尧时(以出生地为姓)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46:411阅
伊姓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中华姓氏,在百家姓中仅排名239位,不过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少数民族改姓,比如鲜卑族中的拓跋邻六弟-伊娄氏。但主要的起源还是来子上古时唐尧氏,当时尧帝就正好在伊祁山出生,因此有部分子孙以伊为姓。
伊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唐尧

现在最著名的伊姓名人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伊能静,接着就再也想不出其他的了,其实伊姓还算是一个非常稀少的中华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尧在位时期,据说当时因为尧帝的出生地就是一个叫做“伊祁山”的地方,后来他还被寄养在伊侯长孺家中,所以后来也就自然的形成了伊姓子孙,属于典型的以地为姓。
2. 源自商朝伊尹

伊姓相对较近一些的始祖还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可知,商朝的开国功臣就叫做伊尹,他原本是姬姓,属于夏禹的子孙,但是因为他后来定居在伊川,所以才以地为姓,改为了伊尹,最终他的子孙也就留在这,将家族发展成了现在陈留郡一族。
3. 源自官职名

伊姓中也有少数人口是源自西周时期的官职名,秋官府设置了一个专门掌管农政的官吏职位,叫做伊耆,其实和上古时期的神农氏有些相似,于是后来担任这些官职的人的子孙也就自然以官为姓,形成了伊姓氏族的一脉。
4.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伊姓虽然是妥妥的中华姓氏,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但是这一姓氏还是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都包含了不少的少数民族改姓人口,比如《魏书》记载的鲜卑族中的拓跋部就有一位叫做伊娄氏的贵族,当时因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他的子孙就将伊娄氏改为了伊姓和娄姓,从而分化出了两只氏族,逐渐融入到汉族之中。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游酢杨时为不打扰老师在雪中等待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古代的时候大家将尊师重道看的非常重。今天为大家讲述程门立雪这个历史故事,学生为了不打扰老师,大雪中在门口等待老师。关于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有两个人,分别是弟子游酢和杨时。一、程门立雪的典故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0:32:500000沙悟净被如来封了什么:八宝金身罗汉(曾是卷帘大将)
在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记载了关于唐僧师徒四人斩妖除魔,跨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终于功德圆满,取得了真经,几人也分别被佛祖封佛,比如说唐僧作为取经的主要人物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而孙悟空因为出力最多被封为斗战胜佛,那么沙僧又被封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沙悟净被如来封了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00:570000商纣王究竟是残暴昏君还是雄才英主 毛泽东:纣王有本事能文能武
商纣王这个名字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充满了负面色彩。一提到商纣,脑海中总是先浮现出那个暴虐荒淫、酗酒残杀的形象。商纣王,原名子受,是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商朝达到鼎盛,被后人称为商纣王。“纣”一词本是周人对商朝君主的蔑视性称呼,意为“残忍”。周武王灭商后,将子受改称“纣王”,旨在彻底抹黑他的名声,这一称号本质上是对商朝统治者的一种侮辱和诋毁。一、真实商纣,雄才大略我要新鲜事2023-12-07 19:36:560000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西汉时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片)
我们都知道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而在1957年的时候位于西安灞桥砖瓦厂的工地之上,挖出了一块“麻丝纸”,并将其命名为“灞桥纸”。于是很多人便想知道灞桥纸是什么时期的纸,其实出土的这块纸是西汉汉武帝年间的纸,下面我们便一起来了解一下!灞桥纸是西汉汉武帝年间的纸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0:36:090001崔琰为什么坚持立曹丕为太子(崔琰推崇儒家思想)
崔琰,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文才和高洁的品格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曹操未决定太子人选时,崔琰坚持立曹丕为太子的态度,不仅是个人对曹丕的认可,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坚守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未来的深远考量。一、崔琰的政治智慧与人品我要新鲜事2024-03-31 18:02:5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