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砂的原理是真是假 守宫砂是什么(代表贞操的药物)
对于守宫砂,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它出现在中国古代,点在未婚女子的身上,看起来是一个红点,代表着贞操、处女。有守宫砂的女子嫁人后,跟夫君圆房,守宫砂就会消失,不过这种原理缺乏科学依据,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守宫砂是什么

守宫砂算是一种药物,是中国古代用来检测女子贞操的药物。在古代,把守宫砂点在未婚女子身上(一般是手上,方便查看),只要这女子一直是处子,那这守宫砂一直存在,一旦与男子交合,守宫砂就会消失,所以守宫砂是古代女子未婚的标志。

守宫,是壁虎的别名,传说用朱砂长期喂养“守宫”(即壁虎)后,将“守宫”捣治点在未婚女子的肢体上,可始终不掉,但一有房事则自行脱落,故云守宫砂。关于守宫砂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秦汉文献中,多见于方术家神仙志怪之书,后亦载入医典,但具体说法不尽相同。
二、守宫砂的原理是真是假
1、守宫砂的原理

关于守宫砂的原理,晋朝《博物志》中是这样记载的: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等吃满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捣烂并千锤万杵,然后用其点在未婚女人的肢体上,颜色不会褪。只有在发生房事后,其颜色才会变淡消褪,是以称其为“守宫砂”。

古人怀疑:其实关于守宫砂的原理,古人对守宫砂早就提出了质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2、毫无科学依据

尽管在古代很流行,但守宫砂的原理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大家不要轻信。据了解,当守宫砂这种绝妙且简单的能代表女子“贞操”的方法出现后,一些朝代不管真假,便把选进宫的女子点上“守宫砂”,作为其是否有了犯淫、犯戒的标志。流传开来,以讹传讹,便有了以后众多小说作者借用“守宫砂”来做文章。
3、守宫砂真相

守宫砂既然是人工加上去的,而非女子天生的,在未婚女性身上寻找所谓的“守宫砂”,只能说明其人的无聊与无知!你想想呀,如果是一个已婚女子,她也可以点守宫砂,这能代表她从未行房吗?所以凭“守宫砂”的有无来判断是否处女是没有道理的。
改变历史的十大考古发现,70年前巨型建筑连一张纸都穿不透
导语: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有助于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历史。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进行考古能够有效获取古代人类是如何生活的,以及一些遗迹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改变历史的十大考古发现,感兴趣赶紧一起往下看!改变历史的十大考古发现1、第一场化学战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58:330001他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千万两 名列全球富豪前50 被凌迟处死
(说历史的女人——第1118期)历史上到底出现过哪些富人?在2001年,著名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对近1000年来,人类史上的富豪进行了一个统计,除了我们熟知的比尔盖茨等人外,中国还有6位特殊人物上榜,他们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绅、刘瑾、伍秉鉴、宋子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0:34:490000女子十七不嫁,国家就“分配”丈夫,为何魏晋南北朝会盛行早婚?
什么?女子十七岁没有嫁人,国家就会给“分配”丈夫?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在这个剩男剩女遍地走,三十四十都不婚的年代,十七岁就要给分配丈夫的消息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是这样规定的。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26:4200001984年湖北一农妇去世,28年后孙子无意发现:祖母真实身份不简单
1984年,湖北省阳新县潘彦村,一位72岁的农妇过世。举办丧礼那天,却陆陆续续有许多陌生人前来吊唁,其中不少人穿着正装看起来身份不俗。人们脸上都带着肃穆悲恸的神色,虔诚地鞠躬,称她为“同志”、“老书记”,情真意切地悼念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妇。老妇的孙子潘平当年只有10多岁,虽然懵懂但这个场景他记了30多年,在他的心底奶奶的身份一直是个待解的谜团。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2:50:370000窦宪北伐 汉武帝北伐那么艰难 为什么窦宪就那么轻松
汉武帝对匈奴的打击、匈奴内部力量消耗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其他部落和国家对匈奴的背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国土有着坚毅的热爱和赤诚,北伐战争作为国土保卫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其中,汉武帝和窦宪的两次北伐备受瞩目,尤其是两次北伐的差异引发人们的思考。一、汉武帝北伐我要新鲜事2023-06-23 19:27: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