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杀了几个兄弟: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兄弟)
李世民登基之前杀了两个兄弟,这两个兄弟分别是对李世民威胁最大的大哥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除了手刃亲兄弟之外,李世民更是赶尽杀绝,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十个儿子一起杀害了。李世民与李建成和李元吉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且逐渐演化成你死我活的斗争,李世民为了夺权,不得不将势力最大的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这是李世民杀兄弟的真正原因。
一、李建成视李世民为眼中钉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是早有苗头的。李渊在发动起义之前,曾经与李世民商议,李世民为父亲提出了许多对策,并且积极支持父亲的起义活动。李渊也看出李世民是可造之才,因此,对李世民作出承诺,将来自己夺得权力,做上皇帝后,一定会封李世民为太子。然而,李渊起义成功之后,却没有履行对李世民的承诺,而是将太子的位置给了李建成,这一点让李世民无比寒心。

李世民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并且堪当大任,李建成对父亲的起义活动贡献极小,却得到了太子之位,这让李世民感觉心理非常不平衡。李渊也自知食言,自知理亏,为了减少自己的愧疚,李渊更是给了李世民不小的权力。这使得李世民有充足的物质基础筹备事变,此外也有了同李建成抗争的筹码。
二、李世民也为自保
李建成虽然被封了太子,但也深知李世民是其继承皇位路上最大的威胁,因此便一直视李世民为眼中钉。再加上两人在前朝划分势力的斗争愈演愈烈,因此夺嫡之战很快演化为你死我活的战斗。换句话来说,即使李世民不发动事变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死,自己也很快会沦为这场夺嫡之战的牺牲品,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因此,李世民在将事变筹备完毕后,毫不犹豫的用计将二人引到玄武门,再趁机将二人杀死。李渊虽然知道李世民的野心,但是无奈其已经年老,阻止不了即将发生的变化,也只能配合李世民的计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哪个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概念最早由顾炎武提出,后来梁启超整理后形成八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兴亡是帝王、文臣武将等大臣的指责,保家卫国是掌权人的责任和普通百姓无关,但天下百姓的兴亡也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百姓对国家也有责任。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典故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09:250000有一种伤感叫纳兰容若:三段爱情,三个女人,最后都离他而去
纳兰容若是个“痴情种”,也是个可怜人,他的一生只爱过3个女人,但最后却都离他而去。青梅竹马小表妹顺治十一年,纳兰明珠喜得贵子,纳兰成德。当康熙被封为太子后,纳兰成德父母便将他的名字,改为“纳兰性德”。同时取字“容若”,取号“楞伽山人”,以此来避开太子“保成”的名讳,不过后世通常都喜欢称呼他为“纳兰容若”。我要新鲜事2023-07-19 19:45:570000历史上,为何大多数是武将打天下,文官坐天下?原因很现实
在回顾历史时,我们常发现历史总是强者领导,但最终的统治者却往往是文人。有些人将这种现象归因于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它导致了这种状态的出现。然而,事实上,即使在没有儒家思想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也看到过武将称霸、文官掌控的情况,如管仲等。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儒学的存在。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第一:时代我要新鲜事2024-02-01 21:41:180001毛姓起源和来历:周武王弟毛叔郑受封于毛邑(以邑为姓)
毛姓主要源自国名和地名,黄帝后裔周武王的弟弟毛叔郑建立了毛国,后来迁到了陕西省的岐山一带,最终他的后代子孙几乎都是以当时的国名或者祖先名为姓的,最终形成了毛姓最正宗的一脉。另一毛姓分支则是源自姬昌的儿子伯聃,他受封于毛邑,最终后代以邑为姓。毛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姬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37:470000三国十大狂言,第五三刀斩吕布,第一换你听了肯定也会弄死他!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凡英雄者都喜欢说豪言壮语,但是有的英雄说豪言壮语是因为真的有本事,胸有良策,勇猛善战,而有的则自诩为英雄的实则没什么本事,于是说出来的大话就变成了吹牛皮。今天我们统计出十大狂言,以供各位欣赏。第十:“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5:04: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