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清皇帝没有去泰山封禅 泰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降低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7:12:510阅
我们都知道,以前的皇帝以能够去泰山封禅为荣,能够去往泰山封禅的皇帝无一不是有着丰功伟绩,这是对皇帝来说最高的荣耀。然而明清皇帝为何没有一个去往泰山封禅的呢?这之中有着怎么样的缘故呢。
为什么明清皇帝没有去泰山封禅

对于古代的国家来说,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打仗和祭祀。《左传》当中就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而在古代的祭祀当中,封禅一事无疑是规模最大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但是明清时期没有一个皇帝去往泰山封禅,这和宋真宗有关。历史上除了六位伟人封禅泰山之外,宋真宗也封禅了,正是宋真宗的封禅,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
宋真宗封禅泰山拉低了档次

历史上真正封禅泰山的一共有六位伟人,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这六位无一不是有着各自的丰功伟绩,或是一统江山,或是营创了盛世江山。而宋真宗统治时,国家内忧外患并重,而且宋真宗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檀渊之盟。在这种情况下,宋真宗自导自演了天降祥瑞的大戏,紧接着去往泰山封禅。此事无疑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导致此后再无皇帝去泰山封禅。这也是明清时期没有皇帝去的原因之一。
泰山的地位下降

在宋朝之后是元朝。因为元朝是外来统治者,因此对泰山封禅一事并不重视,而在明清时期,朱元璋在成为皇帝后直接将前朝皇帝加封给泰山的荣誉封号全部撤销,这一撤销导致泰山的地位大大降低,而封禅泰山一事的含金量也一落千丈。因此明清时期并无皇帝去往泰山封禅。康熙和乾隆也同样只是派人去祭祀泰山而已。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白起是哪个朝代的人:战国时期秦国人物(被赐死于杜邮)
白起是秦国一个十分厉害的将领,据说白起在担任主将的三十年间攻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少有败绩,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白起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虽然他战功累累,但是也杀害了不少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起吧!白起是哪个朝代的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57:390000和秦始皇相比 刘邦才是真正的“祖龙”
我国历代“祖龙”之说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位王朝开国皇帝。但如果从朝代正统性和帝王法统传承角度考虑,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祖龙”。汉代前的王朝多是通过武力推翻而成立,朝代更替过程不和平。秦朝以暴力统一六国后,也不承接旧王朝的法统,仅仅靠实力支撑。我要新鲜事2023-06-29 00:19:140000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左思(表示非常受欢迎)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西晋的文学家。左思的辞藻非常华丽,名声大起,被人们熟知。左思创作的《三都赋》更是受欢迎。人们四处传抄他的三都赋,以至于纸张都开始涨价。由于传抄的人越来越多,纸突然变得昂贵,尤其是在洛阳的纸张常常卖到断货。左思的三都赋描写三个都城比较详细,以至于富贵人家文人墨客都相互传抄,洛阳纸贵就是这么来的。一、洛阳纸贵的出处在哪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03:110000生祠成为官方认可管理的新方式,实现了明王朝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历史开讲#生祠是官方祠祀系统之外的人物祠祀,但其内涵与历代中国古代王朝所宣扬的儒家传统相契合,对改善地方风俗、教化民众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有明一代生祠也成为地方人物祠祀系统的补充。名宦祠、乡贤祠在地方宣扬了国家主流价值观,生祠则最大限度的给予地方官“生有荣号”。翻阅有明一代的地方志,发现多数被立生祠的官员,死后进入名宦祠或乡贤祠,可以说生祠成为地方官员进入名宦祠、乡贤祠的一个过渡。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5:0100001972年设国宴招待尼克松,毛主席特意嘱咐:加一道上海名菜烧划水
好客是中国人的传统,而接待外国友人的国宴则是好客传统的集中体现。为了能够很好地展现自身优势,让国际友人获得宾至如归的良好体验,国宴的标准、流程、规格都会根据来宾特点,提前规划确认。然而,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首次访华,第一场国宴前,毛主席却执意要加上3道菜:烧划水、鱼翅仔鸡、牛排,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5:35: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