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保护屈原尸首)
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0:47:530阅
端午节之所以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其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作为楚国的一份子,屈原想要楚国迅速崛起,并且积极对抗齐国的入侵。然而楚国的许多贵族与屈原有政治等方面的冲突,因此便不断挑拨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屈原也不得以被流放,得知国家破灭后的他心灰意冷,匆匆投江。
一、受人民爱戴

屈原在楚国任大夫期间,能够做到爱国爱民,同时礼贤下士,待人亲和,因此颇受人民的爱戴,屈原在楚国国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屈原从小就表现出在政治方面的优秀才能,因此便早早进入仕途。步入仕途的屈原在早期也得楚怀王的信任,然而当国家陷入危难之际,屈原与贵族们的想法产生了分歧。

屈原主张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抵抗外来入侵,然而楚国的贵族们却安于现状,不愿大动干戈反抗外来侵略,甚至有甘做他人手下败将的打算。这让屈原感到十分失望,在贵族的挑唆和挑拨下,楚怀王渐渐不再信任屈原,甚至还给屈原强加了一个罪名,将其流放。
二、人民遍寻尸首不得

屈原在被流放期间,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屈原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其独创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有浪漫色彩,同时也有其本人的特点,流传至今。可惜的是,屈原并没有打动楚怀王以及楚国贵族,他们仍然没有做出联合其他国家反抗侵略的决策。

就此楚国被攻破,正在被流放的屈原得知国家破灭,首都沦陷,因此对人世感到十分失望,于是投江自尽。居住在附近的人们听说屈原投江,赶忙来到河边,想捞起屈原的尸首。奈何尸首早已被河流冲走,遍寻不得。人们为了避免鱼虾分食屈原的尸首,于是便将糯米包在粽叶当中扔下河流。希望这些鱼虾吃糯米,不要吃屈原的尸首,这一习俗被保存至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孝端文皇后怎么死的:因疾病离世(逝于顺治六年)
孝端文皇后是在顺治六年因为疾病而离开人世,孝端文皇后是清朝著名皇帝皇太极的第一任妻子,由于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性格深受皇太极的喜爱,但是孝端文皇后一生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给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孝端文皇后在去世之前一直寻找能够生男孩的偏方,但是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孝端文皇后的身体健康因此遭受影响。一、孝端文皇后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50:050001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又活了多久?事后才知道她没有立即死去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虽然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继承了皇位,但是惠帝宅心仁厚,因此朝廷大权实际上是落在了吕后的手中。但是吕后这个人却没有儿子身上的善心,反而性格非常残暴,善于工于心计,对待起自己看不惯的人更是心狠手辣毫不吝惜,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就死在了她的手上。我要新鲜事2023-08-22 12:08:300000大清多尔衮怎么死的,死后被毁墓鞭尸党羽散尽
历史上也有传闻,努尔哈赤本来是让多尔衮继位的,多尔衮怎么死的也十分蹊跷,坠马身亡年仅三十九岁,这也太年轻了。多尔衮死后被皇太极挖坟掘墓,尸体挖出来鞭尸,当年的羽翼也全被剪除,直到乾隆时期才正式恢复名号,是清开国的第一大功臣。一、多尔衮的死亡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3:44:3900020李存勖的后唐王朝,到底是新的王朝还是唐朝复辟?
在五代十国时期,存在这样一笔历史糊涂账:那就是李嗣源建立的后唐王朝,到底该怎么算?应该是为新王朝,还是是为复辟唐朝?其实个人感觉,李嗣源本身也是主张把后唐的定位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毕竟,五代十国的年月,人们倒也不在乎这个。晚唐风云我要新鲜事2023-06-30 19:25:440001祭酒是什么官职 国子监祭酒地位高吗(博士之首)
汉朝设置了博士祭酒的官职,其实祭酒是博士之首。拿到现在来说,就相当于一个部门的主管或者是首席。西晋的时候,设置了国子祭酒,隋唐以后,则被称为国子监祭酒,也就是说是国子监的主管职位。国子监祭酒在我国古代主要负责掌管教育,是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人,官职品级是从三品。国子祭酒,这一职位最初是西晋时出现的,到隋朝时设立了国子监祭酒,这种官职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我要新鲜事2023-06-24 19:33:5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