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简介:李世民的皇后,36岁病逝/唐朝一代贤后
说到长孙皇后,很多人应该有所耳闻,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唐朝一代贤后,虽然只活了36岁,但对李世民影响极大,在后位时,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深得大臣和百姓的爱戴。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非常伤心,之后便没有再立皇后。
一、长孙皇后简介

长孙皇后(601年-636年),鲜卑族,祖籍洛阳,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之母,唐朝一代贤后。长孙皇后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因为家里人非常信奉佛教,所以小时候长辈给她起了个与佛教有联系小名——观音婢,希望其在长大成人之后,能像观世音一样拥有大慈大悲的心,接人待物能够非常和蔼。

长孙皇后8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就嫁给了李世民,18岁册封为秦王妃。在生活中,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人非常相爱,在政治上,长孙皇后也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她在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李世民成太子,长孙皇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
二、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故事

长孙皇后是唐朝一代贤后,这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李世民很恩爱,把李世民照顾的很好;二是长孙皇后很贤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长孙皇后在世时,为李世民建言了两个大道理,居安思危和任贤纳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让李世民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对自我的控制。

在政治上,李世民经常会向长孙皇后咨询问题,另外在朝堂上长孙还鼓励安排了魏征这么一面明镜作为李世民的对照参考。另外,有长孙皇后在时,后宫从没有大乱子发生,众妃子如姐妹般相处,她也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为后宫的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可以说有长孙皇后在,李世民会很轻松,所以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便没有再立皇后了。
三、长孙皇后为何只活了36岁

长孙皇后生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崩逝于立政殿,年仅36岁,葬于唐昭陵。而长孙皇后之所以只活了36岁,一个方面是长孙皇后本身患有气疾,另一个方面则是身为皇后为李世民操心事情太多,也正因为如此,长孙皇后死后谥号文德皇后,这个谥号是很难得的,李世民更是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美国看英国在大清得了便宜,马上趁火打劫,西方的贪婪源于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道光与英国人签署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三款不平等条约,这里简单概括一下主要的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利于文章的疏导。其一、道光以“暂行赏借”香港与英国人,实际上就是割让香港。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1:57:340000三国归晋140年后,司马氏一族差点被灭,到底得罪了谁?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悲惨的朝代。它由司马氏家族建立,继承了曹魏的江山,消灭了蜀汉和东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晋朝却没有能够维持长久的统一和安定,反而陷入了内乱和外患的深渊,最终导致了北方汉人的大屠杀和南北朝的分裂。司马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他们到底得罪了谁?首先,他们得罪了刘氏家族。我要新鲜事2023-10-31 20:22:020000古籍记载中的古代中国僧人朝圣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中国僧尼从汉末三国时期就开始了西行求法的活动,除了东晋法显之外,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很多僧人远走西域与印度。《高僧传》中记录了当时僧人渴望西行亲自见到“圣迹”的愿望,《宝云传》中描述宝云西行的目的是“志欲躬覩灵迹,广寻经要”。所以才在晋隆安之初西行,可见这种远去西域的目的都在于“灵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0:270000历史上真实的周瑜真的很小气吗 真相并非如此
我们对周瑜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小说里的周瑜是东吴的重要核心领导和军事统帅。他既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才气纵横、英姿勃发、指挥若定的令人推崇的军中将领,同时也是一个被嘲讽甚至带着喜剧色彩的悲情人物。他或许精明强干,胆略过人,但他却缺乏政治远见,精明中透着糊涂;他的确有远大志向,深明韬略,但他偏偏又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不分敌我。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25:370000为防制武人赵匡胤的兵制改革有多严密(强化中央集权)
建立“三司马”体系、实行“番号制”、严格的军队选拔和训练制度等。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的兵制改革无疑是一次深远影响的重大改革。通过强化中央集权和消除藩镇割据,赵匡胤为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一,兵制改革的背景和目的赵匡胤深知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兵权过于分散,地方军阀拥兵自重,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因此,他上台后迅速采取措施,将分散在地方的兵权回归中央,以避免历史的重演。我要新鲜事2024-03-23 19:16:4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