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源于天象崇拜(对屈原的纪念)
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5:26:322阅
我们每年都要过端午,吃粽子,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吗?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来了解一些端午节吧。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最开始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不了解,通常将其视为上天传达的旨意,端午节就是由上古时代拜祭龙祖、祈福避邪的习俗演变而来。它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古人深邃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相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内心愤怒,却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在五月五日写下《怀沙》后抱石投汩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向祖国表达最后的爱意,以及对秦军的愤怒和楚国国君的不满。

屈原投江后,百姓闻讯自发进行营救,百姓们竞相划舟于汨罗江上,却再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形成了划龙舟竞赛。又为了怕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拿米团黏住它们的嘴,形成了后来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中天节、端五节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习俗,端午节的风俗有许多,比较常见的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画额等等,还有打午时水、浸龙舟水、栓五色丝线辟邪、放纸鸢、睇龙船、洗草药水、熏苍术祛病防疫、佩香囊等不太常见的习俗。
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与许多民俗杂糅在一起,全国各地习俗大致相同但又存在许多细节和内容上的不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经成了中国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惯之一。比如争议较大的南北方的甜粽咸粽之争,就是南北方饮食差异的不同的争议。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义和团运动之后:拳民跪成一排等待清军斩杀,洋人围观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有24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42:120000糜芳跟了刘备那么久为什么叛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糜芳跟随刘备的过程中,在关键时刻选择叛变,成为历史上备受责骂的一名叛徒,这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糜芳的背景、刘备的领导风格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我要新鲜事2024-01-06 20:33:420000为何汉中是曹操的鸡肋(汉中的军事形势难以挽回)
汉中,一块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的肥沃平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时期,它的战略价值更是被推至顶峰。然而,对于曹操而言,汉中却成了一块“鸡肋”——如《三国志》中所言,对汉中的评价“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深刻反映了曹操对汉中的态度及其所面临的困境。我要新鲜事2024-03-20 15:44:5700041988年,安徽光棍兄弟收养女弃婴,34年后女孩仍单身:要嫁一起嫁
“爸爸为了我流尽了血汗,我照顾他们是应该的!”2022年,面对记者采访时,34岁的安徽单身女教师葛红花这么说。从参加工作起,葛红花每天都会早早起床,伺候近乎植物人的葛保田和智力低下的大伯葛保尧,喂他们吃饭后才会匆匆往学校赶。中午放学后,葛红花又要风雨无阻地骑着电动车回家,给两位“爸爸”做午饭。晚上睡觉前,葛红花还要为两位爸爸洗漱、擦身、换尿不湿,忙到凌晨才能入睡。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2:51:550000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有哪些,你都背过吗
辛弃疾我们都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背过他的诗词也不在少数。辛弃疾一生也是满腹才情,创作的诗文不在少数,更是为我国的诗词文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篇章。那么在辛弃疾诸多的诗词创作中,辛弃疾最出名的十首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有没有你所熟悉的。一、前五首经典传世1、《青玉案·元夕》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我要新鲜事2023-03-17 23:36: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