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简介:明朝大臣,一生忧国忘身/晚年含冤被皇帝斩杀
说到于谦,很多人会想到相声大师于谦,其实在明朝,还有一个于谦,他是明朝大臣,民族英雄,曾在土木堡之变后挺身而出,率师抵御瓦剌大军,拯救危难的大明朝。可惜于谦一生忧国忘身,虽是拯救大明,但因“社稷为重,君为轻”而得罪明英宗,导致晚年被诬陷,从而含冤而死,实在是可悲可叹!
一、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朝时期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因官至少保,也被称为“于少保”。于谦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土木之变后,他挺身而出,坚守京城,力排南迁之议,率师抵御瓦剌大军,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于谦个性刚直,一生忧国忘身,招致众人忌恨,还因“社稷为重,君为轻”而得罪明英宗,导致晚年被诬陷,从而含冤而死。
1、出生及官途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于谦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祠堂巷),他少时聪慧,且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以文天祥为榜样,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考中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仕途。于谦敢于直言,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明宣宗朱瞻基的赏识,先后巡抚河南、山西,接着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后因入京觐见明英宗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2、土木堡之变

明朝是一代乞丐皇帝朱元璋建立的,他定下了“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的规矩,之后的皇帝都比较有血性,但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情况发生了改变!当时瓦剌来袭,明英宗御驾亲征,因为胡乱指挥,以及宦官弄权,最终明军大败于瓦剌,明军精锐主力丧失殆尽,随同英宗一起出征的六部九卿全部战死,英宗也被俘,明朝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土木之变后,皇帝、大臣被一网打尽,明朝朝政恐慌,皇亲国戚以及朝中群臣都想弃北京而南迁,这时候于谦挺身而出,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并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明代宗即位后,整饬兵备,亲率二十二万大军,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再次出现,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由,拒绝义和,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并再次与明朝义和。
3、晚年生涯

明朝与瓦剌义和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于谦为官期间,朝政清明,令行政达,他以身作则,口不言功,平素俭约,一生忧国而忘身,又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所以在英宗复辟后不久,于谦就遭到了大将石亨等人的诬陷,最终含冤而死!
二、于谦为什么被斩

于谦含冤被斩,时年六十岁,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都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其实于谦的真正死因,是得罪了皇帝,而不是被陷害!1449八月,明英宗被俘,九月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次年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由,拒绝瓦剌义和,这虽然是为了大明朝,但这无疑得罪死了明英宗!而在当年八月,景帝朱祁钰病重,不能临朝,石亨等人发动政变,拥英宗复辟,英宗再次成为皇帝后,自然对于谦进行打击,再加上于谦本身有很多人记恨,所以于谦的结果是注定的!
东周存在500多年,20多位君王,为何无法恢复西周的辉煌?
中国历史上,东周时期是一个非常绚丽的时代,该时期充满了民族融合、百家争鸣、诸侯纷争以及合纵连横等大事。然而,我们通常将其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地将其描述。东周的地位逐渐下降,最终成为历史的弃子,被秦庄襄王“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的命运所注定。那么,大周是如何一步步被时代抛弃的呢?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原因:1.开国的坎坷历程和立国的扶持我要新鲜事2023-11-05 20:13:510001历史上只迎娶一个老婆的皇帝竟是朱佑樘 治国有方
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13:000000如果这个女人没有死 就不会有玄武门之变(平阳公主)
如果平阳公主没有死,李世民根本不敢发起玄武门之变。如果说在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什么十分重大的转折点的话,那么不可缺少的就一定是玄武门之变,也正是因为有了玄武门之变,所以才有了李世民当皇帝,开创了唐朝盛世,而李世民之所以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契机就是平阳公主的趋势。平阳公主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06:200000柴姓起源和来历:齐文公后裔高柴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
柴姓是非常常见的中华姓氏,起源非常的纯正单一,主要分为两大源流,一是源自姜姓,齐文公十八代孙高柴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鲜卑族中的吐谷浑部在汉史中就被称为“阿柴虏”,最终汉化为柴姓。柴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姜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48:370001武则天的掌权都在他计划之内 李治真的软弱吗(有谋略)
在历史之中真正的李治并非软弱,反而是有谋略有才能,即便是武则天的上位掌权都在李治计划之中。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能确保唐朝荣华昌盛,后来又有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此之间则夹杂着唐高宗李治,可他的存在却让很多人都想不起来,但真的在历史之中的李治是非常有能力,有野心的一位皇帝废除王皇后我要新鲜事2023-02-19 23:11:56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