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儿奉母为什么被批判:为救母亲杀死孩子(封建愚孝)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5:16:184阅
埋儿奉母挑战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涉及到了杀人行为,放到现在是犯罪行为,因此也是被人们批判的最多的行为。埋儿奉母是愚孝的代表,也堪称是愚孝之最。郭巨的错误不只在于为供养母亲而生出了活活埋死自己儿子的想法,其对于母亲的孝心表现太甚,甚至于在各方面都将母亲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就这一点来讲就已将很过分了。
一、郭巨差点杀死孩子

郭巨的确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以至于什么都想给母亲最好的,即使是在家道中落了之后也先将母亲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这一点来讲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可惜的是,郭巨对母亲的孝顺是以杀死自己的孩子为代价的。可想而知,若郭巨夫妻没有在挖坑的过程中挖到金子,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会真的将自己的孩子杀掉。

换句话来说,其实刚出生的小孩子是不会费太多粮食的,而郭巨在非常冲动的情况下想要杀死自己的孩子,意图让自己有更大的物质空间去孝顺自己的母亲是非常可恶的。按照现代的伦理观念来讲,这种行为是特别愚昧和没有人性的,甚至于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郭巨没有人性

郭巨表面上是孝顺母亲,但是实际上已经动了杀人的念头,尤其是杀死自己孩子的念头。因此孝顺只是郭巨心中黑暗面的一个掩护,他本质上就是为了一个利益可以放弃一个更小利益,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孩子迫害致死的人。

可见他本身就是非常邪恶的,可想而知,如果在埋掉自己的儿子之后,家境还没有变好。而这时为了奉养母亲,郭巨甚至于可以做出来杀死自己妻子的行为。按照现代的法律和思想,郭巨是一个故意杀人犯,他所做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所有人的道德底线以及司法威严,因此埋儿奉母的故事是应该被批判的。
二十四孝故事当中,有诸如埋儿奉母这样愚孝的故事,也有许多正面的值得人们学习的典故,如涌泉跃鲤、戏彩娱亲等,感兴趣可以继续了解一下。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尤姓起源和来历:沈姓为避讳王姓改姓(去掉三点水变尤)
根据尤氏族谱来看,尤姓始祖是一位叫做沈城的人,当时他为了避免和贵族的名字发生谐音冲突,于是将沈的三点水去掉改为了“尤”,最终他的后代也就因此为姓了。当然也部分尤姓分支认为尤姓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因为在沈城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尤氏崇礼、崇仁和崇义兄弟,所以他们大多是以尤崇义为尤姓始祖。尤姓起源和来历尤姓起源和来历目前有三种说法:1.源自沈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29:160000战国一位国君想要招揽人才 谋士:很简单 只要对我好就行了
聪明的领导者和明君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们明白一个有才能的人可以胜过万千士兵。因此,他们竭力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以助自己建立不朽的功业。他们想尽办法吸引这些人才,就像刘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请诸葛亮辅佐他,他三次涉险而行,但这些所谓的贤才往往抱怨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大多数人一旦有人主动找他们,就会兴奋地跟随对方。我要新鲜事2023-08-11 20:00:370001日本新世纪提出计划 是否能够实现(诺贝尔计划)
我要新鲜事2023-08-09 21:33:320000李陵以五千步兵斩五万骑兵 真投降匈奴 俄罗斯考古揭开秘密
阿巴坎宫的发现,让历史学家们对匈奴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揭开了李陵投降匈奴的真相。在阿巴坎宫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块匈奴时期的石碑,上面刻有李陵的名字以及他在匈奴的职务,证明了李陵真的投降了匈奴,并在匈奴担任了要职。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0:17:370000浅析19世纪,苏伊士运河在英国对埃及政策演变中起到的作用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1846年—1859年,是英法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的一次争夺。期间经历了苏伊士运河研究会的成立到到运河的破土动工。英国在此阶段的外交举动有两点:英国开辟经苏伊士地峡到达东方的航线。修建苏伊士铁路。上述表现说明英国政策出现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两个特点:第一,英国在面对新的埃及局势时,逐渐调整过去维护土耳其在埃及的“坐收渔人之利”政策的执行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1: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