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怪象:为何都热衷于将自己的臣子 分封在对方领土上
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26:210阅
在三国时期,封赏功臣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手段,除了封爵,还有封地、实物和实权。然而,出现了一个怪象,君主们将自己的臣子虚封在对方的领土上。这种封赏方式称为“遥领”,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安慰和激励,也有助于宣誓主权。

1.虚封的意义在于激励臣子壮大信心和士气
君主通过给予虚位、官职和爵位,向臣子表示赞赏和重视,鼓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封赏的重点在于封这个动作,让下臣知道主子看重他,愿意给他好处,正式昭告天下,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2.虚封还是一种宣誓主权的手段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割据,他们虚封对方的官员和爵位,其实是在明示统一天下的意愿。通过虚封,他们将未来统一天下的愿景展现给众人,以期达成联手对付最强势势力的目标。

3.虚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不能成功攻占对方的领土,封赏可能一辈子都是空头,封地只存在于名义上。有些被虚封的臣子可能会感到被忽悠,但大多数人都乐此不疲,因为虚封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荣耀和认可。
4.虚封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蜀汉和东吴虚封的官员和爵位多集中在曹魏的地盘上,这是为了明示自己的统一天下的愿景,向曹魏宣誓主权。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这些虚封在对方领土上的封赏最终都化为泡影,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也未能实现。

三国时期的画饼式封赏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用意,但也体现了统治者们尽展手中政治手段,以维系统治和稳固权威的智慧。这种古代的封赏方式不仅仅是对臣子的一种赞誉,更是政治游戏中的一种策略和战略,透露着政治与心理的复杂交织。虚封在历史上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让后人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韦姓起源和来历:彭祖后代元哲受封于豨韦国(以国为姓)
韦姓主要源自彭祖的曾孙伯靡的儿子,在夏朝的第六代国君少康复国之后,伯靡的儿子元哲就被封于豨韦国,在历史上也被简称为韦国,等到商朝的时候,韦国被灭,而元哲的后代就四处避难,最终韦国族人也就以故国为姓了。韦姓起源和来历1.韦姓始祖:元哲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43:230000日本间谍阿尾博政:潜伏中国34年,泄露我国军事机密,结局如何?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经历了战时敌对的中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逐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关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会只停留在表面,往往是台前友好交流,台后明争暗斗。只要国家在发展,相互之间的博弈就永不停息。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06:110003《尼布楚条约》是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看看康熙皇帝的真实想法
康熙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89年的8月27日,清朝与沙俄签署了一份国家条约,名为《尼布楚条约》。这一条约被称为清朝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家条约,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边界争端提供了解决方案。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份协议可能被视为不平等,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它具有重要意义。一、尼布楚地区的历史地位我要新鲜事2023-10-27 19:17:180000被打4枪没死、从10几丈悬崖跳下没死,建国后被授上将,他是谁?
(说历史的女人——第1493期)清末,在福建,有一位叫叶孙卫的农民,刚结婚就因生存艰难,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故地,远走他乡,来到菲律宾吕宋岛谋生。因其踏实能干,渐渐稳定下来,并且入乡随俗娶了一名开杂货店的菲律宾女子为妻。民国三年,即1914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5:27:010000古罗马阶级斗争与反高利贷法 为何呈现了阶级化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是以共和制为基础,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逐渐演变为君主制。在古罗马社会中,贫富差距极大,广大平民百姓处于贫困和被剥削的地位,而富人则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政治权力。这导致了古罗马的阶级斗争,其中反高利贷法是平民百姓反对贵族阶级的重要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2:10: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