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怪象:为何都热衷于将自己的臣子 分封在对方领土上
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26:210阅
在三国时期,封赏功臣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手段,除了封爵,还有封地、实物和实权。然而,出现了一个怪象,君主们将自己的臣子虚封在对方的领土上。这种封赏方式称为“遥领”,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安慰和激励,也有助于宣誓主权。

1.虚封的意义在于激励臣子壮大信心和士气
君主通过给予虚位、官职和爵位,向臣子表示赞赏和重视,鼓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封赏的重点在于封这个动作,让下臣知道主子看重他,愿意给他好处,正式昭告天下,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2.虚封还是一种宣誓主权的手段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割据,他们虚封对方的官员和爵位,其实是在明示统一天下的意愿。通过虚封,他们将未来统一天下的愿景展现给众人,以期达成联手对付最强势势力的目标。

3.虚封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不能成功攻占对方的领土,封赏可能一辈子都是空头,封地只存在于名义上。有些被虚封的臣子可能会感到被忽悠,但大多数人都乐此不疲,因为虚封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荣耀和认可。
4.虚封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蜀汉和东吴虚封的官员和爵位多集中在曹魏的地盘上,这是为了明示自己的统一天下的愿景,向曹魏宣誓主权。然而,随着战争的进展,这些虚封在对方领土上的封赏最终都化为泡影,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也未能实现。

三国时期的画饼式封赏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用意,但也体现了统治者们尽展手中政治手段,以维系统治和稳固权威的智慧。这种古代的封赏方式不仅仅是对臣子的一种赞誉,更是政治游戏中的一种策略和战略,透露着政治与心理的复杂交织。虚封在历史上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让后人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春秋时期的郑国 为什么敢第一个跳出来 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呢
春秋时期的郑国之所以敢于第一个跳出来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主要是因为郑国具备了立国的优越条件、郑国与周太子的土地相连等。1.郑国具备了立国的优越条件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1:02:220000忽必烈为什么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汗王(海都的灵活战术)
忽必烈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汗王是因为保守派的联盟和海都的灵活战术。忽必烈,作为蒙古大汗,曾经击败了汗位争夺者阿里不哥,建立了元朝,并成功征服了南宋,统一了中原大地。然而,他面对着海都汗的叛乱时,却陷入了困境,无法平息叛乱,直至去世。我要新鲜事2024-02-19 18:34:170008爱新觉罗·弘时是被雍正所杀吗,弘时为什么不受宠
爱新觉罗·弘时是雍正的第三子,也是乾隆帝的兄长,但是弘时的命运却十分的悲惨。而且有传闻说,其实弘时是被他的父亲雍正杀死的,这又是真是假呢。而爱新觉罗·弘时又是为何不受雍正的喜爱呢,才导致了他最终的悲惨结局。为何雍正不喜欢弘时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5:14:390000为何清朝能和太平军保持长达十四年的战争,却不敢长期和列强交战
在晚清历史上,清朝和列强的交战周期普遍不长。比如鸦片战争前后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庚子国变也是在两年内结束的。而在对内战争方面,晚清却能够坚持十四年的时间和太平军交战,这其中原因何在?1、谈判余地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4-30 20:11:170000夷陵之战中为何刘备会惨败给孙权
夷陵之战中刘备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陆逊的智谋和刘备的错误军事决策,更关键的是刘备军队的军粮缺乏。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之前的军粮储备远远不足,这使得他在战斗中陷入被动局面。陆逊看破了刘备军粮的局限性,并巧妙地利用战略性的后退和火攻战术,终取得了胜利。我要新鲜事2023-07-03 21:29: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