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为何要倒向国民党 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自由主义者)
对于胡适这个人,大家应该有所耳闻,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在民国时期一直是蒋介石的座上宾,曾作为国民党外交官赴美求援。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美国的模式就是其奋斗的目标,他寄希望于蒋介石,幻想通过蒋介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越陷越深,无法投到我党的怀抱,所以只能倒向国民党,最后在台北病逝。
一、胡适简介

胡适(1891年-1962年),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他出生于江苏,籍贯安徽,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是一个典型的书生,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就在北京大学当教授,1918年-1932年,他主要在出版社工作,先后出版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诗集《尝试集》,论著《白话文学史》,并创办《努力周报》、《独立评论》杂志;1933年,被聘为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

1938年,胡适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8-1942年,代表国民党出任驻美大使;1945年4月25日,出席旧金山会议;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初,被聘为“总统府资政“赴美当说客,为和平解决国共内战问题寻求美国政府的介入,结果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胡适被定为国民党自然回不了国,他在美国艰苦生活了10年,直到1957年8月才回到台湾,并在那里度过了晚年,最后于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二、胡适为何要倒向国民党

作为一个学者,胡适倒向国民党令人不解,其实这很好理解,那就是胡适在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做了太多事,外交部找美援,发表各种有利于国民党的文章等等,这是旗帜问题,胡适自觉我党容不下他,他自然要倒向国民党。而且还有一个原因,胡适自1932年与蒋介石在武汉相识,两人相交多年,他一直都是蒋介石的座上宾,蒋介石对他颇为看重。作为从美留学的博士,胡适一生坚持自由民主,美国的模式就是其奋斗的目标,而他则寄希望于蒋介石,希望通过他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纵观胡适一生,他这个人其实很好理解,他受美国留学的影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推手,反对对于孔孟、朱熹牵着鼻子走,也反对被马列、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他崇尚个人独立的思想,敢于怀疑挑战一切。这是典型的美国式自由,而胡适一生不改变就是书生本色,争自由争了一辈子,寄希望于蒋介石,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胡适在美国的10年

胡适从1910年出国,到1962年逝世,前后共在美国生活了26年又7个月,其中前五次去美国,主要是留学、讲学,以及作为外交的缘由去的,最后一次则是逃亡去的。1949年1月15日,59岁的胡适离开上海,独自一个人前往美国,企图得到美国的帮助,来和平解决国共内战问题,可此时国民党已日落西山,结果大家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都逃到了台湾。

此时的胡适身上有着严重的国民党烙印,我党的中国他自然不能回来,59岁的他只能独自在美国生活。本来在中国,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去了美国,他充其量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人,而这次在美国生活,一过就是9年,这9年的生活对于胡适来说,就像噩梦一般,后来他回忆时都忍不住说:"我很痛苦"。1957年8月,胡适终于是结束了美国的噩梦了,而后开始了晚年的台湾生活,1961年2月24日,胡适在台北去世,他留给妻子的也只有135美元,少得可怜,但是却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评价。
1947年李银桥“得罪”毛主席,求助无门时,周恩来:主席考验你呢
从1947年开始,毛主席三个字成为了伴随李银桥一生的重要标签。从年仅20岁的毛头小子,到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无产阶级战士,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整整呆了15年。作为时刻与毛主席亲密相处的“身边人”,李银桥陪伴主席的时间比他的任何一个儿女们都要长。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地相处中变得很深。可实际上在两人初识的时候,他们其实互相都“瞧不上”对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9:01:530001鲁班一夜修建赵州桥的传说,引来八仙张果老的考验
你知道鲁班发明了什么吗?赵州桥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而关于赵州桥的传说也是在民间流传,在河北民歌中其实就说到了赵州桥的传说,你知道八仙过海是哪八仙吗?在赵州桥的传说中就提到了八仙,没有想到鲁班建造了这座桥后,竟然引来了张果老的验收,不过这也能够证明赵州桥确实非常了不起。鲁班修建赵州桥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5:45:040001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简介:美国第27任总统(平庸总统)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出生于1857年,终于1930年,享年73岁,是美国历任总统中第27任总统。其于1909年就职,1913年卸任,期间并未连任。他同样也是美国人心中比较平庸的总统之一,但是其就职期间非常勤奋,继承上一任总统所留下来的各项制度,将其缓慢发展。虽然塔夫脱没有使美国在某一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成就,但是其保证了美国的安全稳定。一、塔夫脱经历丰富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0:50:470001开国中将郑维山打仗有多猛?毛泽东: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
在众多开国将帅中,善于打恶仗、硬仗的大有人在,比如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粟裕、许世友、王近山等,而本文要介绍的这位开国中将,虽名气不如以上各位,可打仗毫不逊色。他就是许世友的同乡郑维山。郑维山打仗有多猛?李先念曾如此评价他:“郑维山不是能不能打仗的问题,是能打大仗、打恶仗的问题!”聂荣臻元帅曾说郑维山:“打仗心细如绣花”;而毛泽东同志更是不吝美誉: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1:57:560005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考虑定都南京,王稼祥反对:蒋介石是浙江人
“主席,休息好了吗?”1949年3月23日早上,周总理见到毛主席后,询问他睡眠情况。“睡了四五个小时,有精神。”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周总理担心毛主席身体吃不消。毛主席非常兴奋地告诉他,“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有精神。”毛主席口中的“赶考”是指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周总理很自信地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5:55: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