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王阳明诗10首(万化根源总在心)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2:52:378阅
王阳明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明朝最有名的大臣排行之一,在学术方面非常的有成就,另外他的思想也影响了不少人。甚至有学者说“中国五千年历史仅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半个曾国藩,一个王阳明。”那么王阳明著名的诗有哪些?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

1.《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2.《王门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3.《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4.《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5.《示诸生》其二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6.《啾啾吟》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7.《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8.《赠阳伯》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谬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9.《书汪进之太极岩》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10.《溪水》
年华若流水,一去无回停。
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
0008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溥仪童年在养心殿玩耍 意外发现了一道密旨 揭开了一件清宫秘闻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他在三岁时被慈禧太后指定为皇帝,成为一个傀儡皇帝。宣统三年时,溥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旁人的操纵下写下了所谓的“罪己诏”,来向天下人谢罪。之后,他被迫退位,但依然可以住在紫禁城中,享受皇帝待遇。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溥仪讲述了他的内心历程,并解开了一件百年疑团。在养心殿中,溥仪曾发现了一道密旨,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历史。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05:220000煲汤忘关火熬出黑色汤汁 给子孙创造上亿财富 (蚝油)
在当年因为煲汤不小心忘了关火却熬出了黑色的汤汁,给子孙创造了财富,此人则是李锦记蚝油的创始者。在清朝有一件去纹,一个厨师熬汤的时候不小心忘关火,却得到一锅黑色的粘稠物,也就是如今的蚝油,成为了家庭必备品,这个小厨师也为自己的后代创造了上亿的财富。李锦堂的经历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2:31:220004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不是诸葛亮(是杨仪和马岱)
魏延的墓前跪着诸葛亮,只是大多数人对诸葛亮和魏延关系的一种猜测。实际上,在魏延的墓前,确实有两尊人形的雕像。而这两座雕像分别是杨仪和马岱,并没有诸葛亮的存在。而关于诸葛亮跪在魏延墓前的说法,其实是对诸葛亮形象的抹黑,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事件发生。而不少人之所以会相信这种说法,是由于魏延与诸葛亮有着很深的纠葛。一、谣言称魏延被诸葛亮所害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8:340000罗马16个军团覆灭战役:阿劳西奥之战(罗马根基被动摇)
在阿劳西奥之战中,古罗马士兵对阵日耳曼士兵。由于彼时的日耳曼民族势力逐渐强盛,因此古罗马士兵伤亡惨重,其所派出的16个军团更是全军覆没。后世普遍认为,正是这场战争使得古罗马的霸权彻底被动摇,其埋下的数百年的深厚势力也最终被撼动。在日耳曼民族尚未如此发达之时,古罗马本来有歼灭该民族的实力,但却没有下手。一、日耳曼帝国日益发达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1:58:090001杨贵妃之死后,李隆基的晚年命运与甘露殿软禁
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凄惨,这凄凉的结局却源自他早年的错误决策。潼关之战中,李隆基的指挥失误导致大军溃败,给安史叛乱留下了可乘之机。为了保命,他不惜丢弃长安城,带着杨贵妃和官员们逃亡,引发了马嵬驿之变。被卫士们逼迫下,最终不得不下令赐死杨贵妃以换取国家的稳定。这一悲剧性决定,使得他晚年备受煎熬,而这一切,始于他自己的战略失误。1.权力争夺与晚年生活我要新鲜事2024-05-31 18:51:18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