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虽然对蜀汉有功,却因私心先后害死四人,为亡国埋下祸端
众所周知,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和演义不同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其人生前期,主要负责后勤和民政方面的事务,基本没有陪同刘备到前线指挥过战斗。
“益州之战”刘备身边带的谋士是庞统,“汉中之战”又是法正等人的头功。
当然,刘备能够四处征战却从不缺乏粮草,诸葛亮的功劳倒也是实打实的。

▲蜀汉丞相诸葛亮剧照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怕是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也并非完全没有私心,
为了大权在握,他也曾做出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毕竟诸葛亮代表着荆州士族阶层的利益,他所作的这一切也不单单是为个人而考虑。
在诸葛亮总揽大权期间,好几位蜀汉重臣的死亡,或直接或隐晦地跟他有着一丝关系。

▲先主刘备及庞统剧照
在具体分析之前,不得不提到荆州系与益州系(包括东州系)的利益纠葛。首先,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他重用了许多东州系官员。
所谓“东州系”,是指前益州牧刘焉在进入蜀地之时所带领的嫡系人马。
这一支力量在进入蜀地之后,死死压制住了益州本土的势力,其代表人物有吴懿、法正、孟达、董和等人。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法正是尚书令兼护军将军,董和甚至与诸葛亮并列,“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
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不难发现,在蜀汉政权前期,东州系已然压制住了荆州系。

▲法正剧照
不久之后,东州系领袖法正病逝,首先受到牵连的便是刘封、孟达两人。
本来镇守在益州要地宜都的孟达,却忽然被外放,受命去进攻上庸三郡。
据《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
值得玩味的是,遇害的房陵太守蒯祺出自荆州大族蒯氏,是荆州一带颇有分量的名士。
此外,蒯祺还是诸葛亮的大姐夫,两人私交深厚。不管孟达此举是有意还是无心,都让刘备感觉到一丝不安。
在此情形之下,刘备只好让养子刘封前往上庸,以此来制约孟达。
“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刘封剧照
不过刘封终究还是让刘备失望了——来到上庸之后,刘封做了两件糊涂事。
其一是对关羽见死不救,在后者多次求援之时,刘封、孟达均选择保持观望。
其二是刘封逼反孟达,“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刘封对关羽心中有怨恨,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关羽是坚定支持刘禅继位的代表人物。
但是他与孟达又没有什么仇怨,所以他排挤孟达,背后必有他人指使。
其实看刘封出身便明白了,他出生于长沙郡,属于荆州集团,逼反孟达自然不会是刘备主意。
从动机和获利方面来说,荆州系领袖诸葛亮反倒是最大嫌疑人。

▲魏将徐晃剧照
在此之后,孟达引魏将徐晃前来,重新夺回了上庸三郡。刘封无奈之下,只好回到成都向刘备请罪。
史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可以看到,刘备最在意的是刘封逼反孟达这件事。
本来刘封是刘备义子,后者未必忍心杀他,然而“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於是赐封死,使自裁。”诸葛亮此举,当真是细思恐极。这样一来,刘封只能枉死,无人追查幕后真凶。
至于此时叛逃魏国的孟达,也依然没有逃脱诸葛亮的算计。

▲蜀主刘备剧照
在孟达反魏以后,诸葛亮和李严仍然与其有书信来往。从表面上来看,诸葛亮是希望策反孟达的,“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
在信中,诸葛亮闭口不谈他与孟达的恩怨,也不说孟达所犯的过错,只是用“依依东望”来表达他对孟达回归的渴望之情。
就这样,孟达成功被骗,准备起兵反魏。眼看蜀国就能重新夺回上庸三郡,诸葛亮却出卖了他。
据《晋书·宣帝纪》记载,“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
孟达见事情败露,只能仓促起兵,随即被司马懿镇压。

▲司马懿剧照
其次便是李严被废的疑云。刘备托孤的两位重臣,分别是诸葛亮和李严,他们分别代表着荆州系和东州系。
李严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政治才干并不逊色于诸葛亮。
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是李严在后方负责粮草筹措运输,然而在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以李严运粮不继为由退兵,并以此为借口指责李严运粮不利,罢黜其官职,废为平民。
不久之后,李严忧愤而死。此后,荆州系官员彻底掌控了蜀汉的军政大权。

▲诸葛亮及杨仪剧照
反过来再看魏延,他是刘备“部曲”出身,相当于刘备私兵,本质上并不属于荆州系。
魏延为人直率粗鲁,向来与荆州系的丞相参军杨仪不对付。
事实上,两人的关系已经严重到水火不容的境地,据《三国志·费祎传》记载,“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
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反而对此熟视无睹,既不批评也不调和,乃是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不仅如此,诸葛亮死前还召开了一场重要军事会议,并特意将魏延排除在外。

▲魏延剧照
更有意思的是,诸葛亮临终前前将兵权全部交给文官杨仪。就这样,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彻底爆发。
然而同属荆州系的董允许、蒋琬等人,却在朝中公开支持杨仪,“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可以看到,正是诸葛亮不放心魏延掌管军队,这才用计将其除掉。
魏延死后,蜀国再失一上将,这也为蜀国最后的灭亡埋下深重隐患。
总的来说,诸葛亮虽然于蜀汉有功,但他确实有很大的嫌疑,故意害死四位蜀汉重臣。
不可否认的是,此举虽然巩固蜀国内部稳定,但同样为其衰落乃至灭亡埋下祸根。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什么还能善终(军事才能 智慧)
唐朝时期,宦官权势蔓延,皇帝信任宦官胜过边将,导致边将和皇帝之间的不信任愈发严重。然而,郭子仪却在这样的时代峥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将领。郭子仪功高盖主,能在政治漩涡中善终是因为军事才能、智慧、勇气和胆魄等因素。一、李隆基时期的政治格局我要新鲜事2024-01-15 20:53:350000萧景琰做了几年皇帝?
解答:萧景琰是《琅琊榜》中虚构的一个人物,但作者曾称这个朝代是有历史原型的,经过推断,大梁国可能就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南梁,而萧景琰就是以梁武帝萧衍为原型的,他是梁国的开国皇帝,在位可达48年之久。萧景琰做了几年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5:34:190002到了后期的三国 为啥没有知名武将(三国发展)
三国后期更重要的是谋略和统帅能力。三国绝对是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混乱,而且比较百花齐放的一个时机,在三国刚刚出具雏形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知名将军,哪怕是被关羽给斩首的颜良和文丑,也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名将。当我们对于三国时期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些猛将基本上都是在三国的前期出现,而到了三国的后期会出现就是周瑜以及姜维这些人才能够勉强上榜。知名将领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4:360000为啥乾隆能活到89 看他的生活习惯就知道(皇帝生活)
乾隆能够高寿主要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关。在古代虽然很多人都想要当皇帝,但是当皇帝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当皇帝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很多,大多数的皇帝都需要凌晨3点多起床,到了晚上9点之后才能睡觉,有的皇帝仅仅活到二三十岁就去世,但是乾隆居然能够活到89岁,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寿命,看看乾隆的生活习惯就可以知道。从小习武我要新鲜事2023-12-13 21:18:020000成吉思汗在屠城时,不杀3种人,这才是让敌人最害怕的
在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和苍凉中,1162年,铁木真——未来的成吉思汗,诞生于一个日渐衰微的部落。他的童年,充满了流离失所和挑战。父亲的早逝将他和母亲推向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每一天都是为生存而战。六岁的铁木真,跟随母亲回到故土,却遭遇了命运的残酷打击——敌对部落的突袭。那一夜,火光映照着他幼小的脸庞,铁木真目睹了亲人被屠戮的惨景,自己也身负重伤,从此成为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我要新鲜事2023-12-13 20:0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