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外卖?从《清明上河图》聊古人饮食习惯,还有宋代美食菜单
一
炎炎夏日,出门一趟使人蒸发,能够送到门口的外卖自然就红火了起来,葛优瘫在沙发上等着外卖小哥来敲门是暑假咸鱼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社畜们颤抖吧)。得益于交通的便捷和互联网的发达,外卖产业除了受到了垃圾分类的暴击以外其他时候是十分兴旺的。在我们的脑海里,小时候家里不开火出门吃点东西是常事,而现在第一选择则变成了打开外卖平台挑挑选选,这种变化实际上也就是智能手机普及起来的这几年才发生的。
不过精致生活的古代人可不像十几年前的我们那样缺乏想象,外卖并非现代产物,懒人从古至今都有,因此外卖也从古代就存在着。毕竟外卖的原理很简单,在店里做好让人送到指定地点即可。唯一的区别是配送范围时间以及支付方式。

古代的外卖长什么样呢?从堪称北宋汴京照相机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大街上全是人人人人人,各种行业包罗万象,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哥手上提着食盒,他就是宋代的外卖小哥啦。
古代的外卖基本也是店里做好了用食盒提着送去客户要求的地方,一般没有专职外卖小哥,小二或者其他员工做好了兼职一下就可以,毕竟古代的外卖没有这么受欢迎,吃得起外卖的还是大户人家,平时基本也就自己厨房里做好饭菜,需要宴客或者是想换口味才会选择从餐馆中订一些饭菜。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描绘了宋代餐饮业的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意思是家里有点小钱住得近的,就近买点吃的都是常事,不用自己开火。还提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这也是需求决定的,各种家常菜和方便携带的快餐食品点鳞次栉比,比旅店还多。这么发达的餐饮业,不叫个外卖怎么对的起自己的一颗肥宅快乐心呢。

《梦粱录·面食店》中简单列了一些宋代餐馆的菜单,堪称深夜剧毒:
“又有专卖家常饭食,如撺肉羹、蹄子清羹、鱼辣羹、鸡羹、耍鱼辣羹、猪大骨清羹、杂合羹、兼卖蝴蝶面、煎肉、大熬虾等,及有煎肉、煎肝、冻鱼、冻鲞、冻肉、煎鸭子、煎鲚鱼、醋鲞等下饭。更有专卖血脏面、齑肉菜面、笋淘面、素骨头面、麸笋素羹饭。又有卖菜羹饭店,兼卖煎豆腐、煎鱼、煎鲞、烧菜、煎茄子……”
这些吃食比现在我们街上一些小店还要全,各种烹饪方法非常完备,吃货生活在宋朝真是十分方便啦。
说到这也有一个问题,外卖需要运送,就必然需要保温,不然送到客人手上都是残羹冷炙肯定是一星差评。所以保温容器必不可少,冬天吃饭如果时间长,也需要保温比较好的容器,不然吃着吃着越吃越凉体验零分。我们现代电磁炉微波炉保温饭盒都有,古人用什么呢?
首先送外卖的话需要比较便携的,所以食盒是最优选择。这个食盒在很多古装剧出镜频率非常高,大家都应该不很陌生。食盒分成几层,可以分门别类放很多吃的,如果有条件制作也是非常精致的,起基本的保温作用。古人早就发现了空气棉花之类的隔热作用,食盒中放入棉花,可以有效保温。

如果想更进一步,还有温盘可以选择,这个温盘原理和现在很多大学食堂饭菜保温的原理差不多,就是下面放热水,保证上面的菜的温度。温盘是双层,中间加上热水保温效果十分不错,搭配食盒就可以快乐外卖了。同样有夹层的还有碗杯子等,都十分好用。
如果在家吃的话,保温容器就更多了,少了便携和不能点火的要求,可以选择的就更多了。比较常见的有温鼎、染炉一类。这些都是大件儿,保温方法非常暴力:持续加热。
南京高淳县出土的“四足双层方陶鼎”就是一个温鼎,这个东西非常久远,作用也比较有限,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不过虽然长得简陋,原理还是很明白的,下面有空间加热,上面盛装食物。等到后来有了青铜、铁等金属之后,温鼎也不断地在材料和形制上进行升级,有了更好的保温效果和更精致的外观。

四足双层方陶鼎
到了商代,温鼎就是青铜的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的“兽面纹双层底铜方鼎”制作精美,保温上也好了很多。

兽面纹双层底铜方鼎
除此之外,染炉也是一个好选择,它的原理类似于火锅,和温鼎的区别主要是染炉口大,上面像个锅,古代可以用来热汤啊羹一类的东西,现代一看就是个吃火锅的好选择。

四足青铜甗yǎn
有了这么多保温工具,可以说是外卖不变凉,冬天随便吃啦,点着小火吃着热腾腾的羹汤,再取个店里送来的精致外卖,古代肥宅也一样可以快乐生活。
以史为鉴说
埋没的历史真相,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我来为您讲述
伏生简介:中国汉代时期经学家(整理编辑了《尚书》)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曾焚书,不过还是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藏下了一些典籍,而这个人就是伏生,他藏下的书就是《尚书》,《尚书》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那么这个伏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伏生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19:200000灾民吃不起饭,范仲淹却下令提高粮食价格,老百姓:真是一个好官
从古至今对于文人来说,在世时能够入朝为官教化百姓,去世后能够流芳百世名垂青史,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不停地为之奋斗,《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就曾写下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一句话让人们记住了北宋时期,曾经还有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疾苦的好官,而他也得到了文官的最高谥号:文正。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09:190000历史人物大排名 千古一帝秦始皇能排第一吗
秦始皇能在最佳男演员中排第一。在为了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领域都设立了颁奖典礼,从足球到电影,无一不见人才的荣誉加持。然而,历史爱好者们不禁会想,为何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从未获得过荣誉的认可呢?为填补这一遗憾,为大家设计一个历史人物颁奖典礼,让我们一起展望哪些人应该成为荣誉的获得者。我要新鲜事2023-08-13 18:33:250000古代对妻子的称呼,皇帝称皇后/宰相称夫人(文人称拙荆)
古代和现代文化差异很大,这点在称呼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今天,我们称呼妻子为老婆,而在古代则另有称呼,并且很多,相信大家在电视剧中就听到过不少吧!以下是几个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20:550003活人葬礼 瓦罐坟有多残忍 (送60岁老母入坟)
活人葬礼瓦罐坟就是把60岁的老母亲送入坟中,送一餐就砌块砖,直到最终看不到人。不论是在古代或者是现在,都是百善孝为先,孝顺这两个字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子女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成人,那么就应该去孝顺父母,可是在古代的时候却是有一种活人葬礼特别的残忍叫做瓦罐坟。瓦罐坟的由来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5:00:4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