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外卖?从《清明上河图》聊古人饮食习惯,还有宋代美食菜单
一
炎炎夏日,出门一趟使人蒸发,能够送到门口的外卖自然就红火了起来,葛优瘫在沙发上等着外卖小哥来敲门是暑假咸鱼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社畜们颤抖吧)。得益于交通的便捷和互联网的发达,外卖产业除了受到了垃圾分类的暴击以外其他时候是十分兴旺的。在我们的脑海里,小时候家里不开火出门吃点东西是常事,而现在第一选择则变成了打开外卖平台挑挑选选,这种变化实际上也就是智能手机普及起来的这几年才发生的。
不过精致生活的古代人可不像十几年前的我们那样缺乏想象,外卖并非现代产物,懒人从古至今都有,因此外卖也从古代就存在着。毕竟外卖的原理很简单,在店里做好让人送到指定地点即可。唯一的区别是配送范围时间以及支付方式。

古代的外卖长什么样呢?从堪称北宋汴京照相机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二。清明上河图中热闹的大街上全是人人人人人,各种行业包罗万象,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哥手上提着食盒,他就是宋代的外卖小哥啦。
古代的外卖基本也是店里做好了用食盒提着送去客户要求的地方,一般没有专职外卖小哥,小二或者其他员工做好了兼职一下就可以,毕竟古代的外卖没有这么受欢迎,吃得起外卖的还是大户人家,平时基本也就自己厨房里做好饭菜,需要宴客或者是想换口味才会选择从餐馆中订一些饭菜。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描绘了宋代餐饮业的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意思是家里有点小钱住得近的,就近买点吃的都是常事,不用自己开火。还提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这也是需求决定的,各种家常菜和方便携带的快餐食品点鳞次栉比,比旅店还多。这么发达的餐饮业,不叫个外卖怎么对的起自己的一颗肥宅快乐心呢。

《梦粱录·面食店》中简单列了一些宋代餐馆的菜单,堪称深夜剧毒:
“又有专卖家常饭食,如撺肉羹、蹄子清羹、鱼辣羹、鸡羹、耍鱼辣羹、猪大骨清羹、杂合羹、兼卖蝴蝶面、煎肉、大熬虾等,及有煎肉、煎肝、冻鱼、冻鲞、冻肉、煎鸭子、煎鲚鱼、醋鲞等下饭。更有专卖血脏面、齑肉菜面、笋淘面、素骨头面、麸笋素羹饭。又有卖菜羹饭店,兼卖煎豆腐、煎鱼、煎鲞、烧菜、煎茄子……”
这些吃食比现在我们街上一些小店还要全,各种烹饪方法非常完备,吃货生活在宋朝真是十分方便啦。
说到这也有一个问题,外卖需要运送,就必然需要保温,不然送到客人手上都是残羹冷炙肯定是一星差评。所以保温容器必不可少,冬天吃饭如果时间长,也需要保温比较好的容器,不然吃着吃着越吃越凉体验零分。我们现代电磁炉微波炉保温饭盒都有,古人用什么呢?
首先送外卖的话需要比较便携的,所以食盒是最优选择。这个食盒在很多古装剧出镜频率非常高,大家都应该不很陌生。食盒分成几层,可以分门别类放很多吃的,如果有条件制作也是非常精致的,起基本的保温作用。古人早就发现了空气棉花之类的隔热作用,食盒中放入棉花,可以有效保温。

如果想更进一步,还有温盘可以选择,这个温盘原理和现在很多大学食堂饭菜保温的原理差不多,就是下面放热水,保证上面的菜的温度。温盘是双层,中间加上热水保温效果十分不错,搭配食盒就可以快乐外卖了。同样有夹层的还有碗杯子等,都十分好用。
如果在家吃的话,保温容器就更多了,少了便携和不能点火的要求,可以选择的就更多了。比较常见的有温鼎、染炉一类。这些都是大件儿,保温方法非常暴力:持续加热。
南京高淳县出土的“四足双层方陶鼎”就是一个温鼎,这个东西非常久远,作用也比较有限,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不过虽然长得简陋,原理还是很明白的,下面有空间加热,上面盛装食物。等到后来有了青铜、铁等金属之后,温鼎也不断地在材料和形制上进行升级,有了更好的保温效果和更精致的外观。

四足双层方陶鼎
到了商代,温鼎就是青铜的了,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的“兽面纹双层底铜方鼎”制作精美,保温上也好了很多。

兽面纹双层底铜方鼎
除此之外,染炉也是一个好选择,它的原理类似于火锅,和温鼎的区别主要是染炉口大,上面像个锅,古代可以用来热汤啊羹一类的东西,现代一看就是个吃火锅的好选择。

四足青铜甗yǎn
有了这么多保温工具,可以说是外卖不变凉,冬天随便吃啦,点着小火吃着热腾腾的羹汤,再取个店里送来的精致外卖,古代肥宅也一样可以快乐生活。
以史为鉴说
埋没的历史真相,被误解的历史人物,我来为您讲述
2015年,北京3岁男孩因补牙身亡,医院极力推脱,遭尸检结果打脸
“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求求你们!”2015年10月23日,北京市顺义区李桥儿童医院的急诊室门口,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焦急地哀求医生救救自己三岁不到的孩子。急诊室的医生和护士说干就干,经过他们的一通努力抢救,孩子还是没能超过死神的脚步,殒命当场。跪在地上的母亲邢艳芳一时间无法接受,差点晕厥。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44:280000千牛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将军或大将军)
相当于现在的将军或大将军。在唐朝盛世的辉煌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位——千牛卫。这一特殊身份,不仅仅是宫廷中的卫士,更是当时社会结构复杂性的一个缩影。穿越时空的迷雾,我们试图揭开千牛卫背后的历史秘密,探索其与现代职位的对应关系。一、千牛卫的由来与演变我要新鲜事2024-03-31 17:46:140004清朝灭亡后 监狱里犯人该咋办(犯人处置)
杀人和强盗犯不能释放。1912年2月12日是清王朝历史截止的一天,在这一天,隆裕皇太后和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而接触新思想的民国时代将由此开始。尽管国家体制发生了巨变,但是对于监狱系统里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一套工作制服和一套全新的接。给予管理条例。至于其他的事物,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清朝政治犯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2:19:370000张良简介:汉初三杰之一,刘邦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西汉开国皇帝是刘邦,而他能打下江山,靠的是一帮功臣,特别是初汉三杰。其中萧何管后勤稳定大后方,韩信管军战无不胜,张良则是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张良献计颇多,特别是鸿门宴,就是因为张良,刘邦才能得以逃脱,接下来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张良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7:24:570001北魏历史上两位太后的命运:冯太后与胡太后
在北魏历史上,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她们分别是冯太后和胡太后,她们的治国方式和结局却大相径庭。1.冯太后:智慧与权谋的象征冯太后(442年-490年),出身北燕王室,年幼被掠至北魏,最终成为文成帝的皇后。她聪明果断,对北魏政权产生深远影响。我要新鲜事2024-06-13 14:06: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