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简介:中国汉代时期经学家(整理编辑了《尚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6:19:200阅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曾焚书,不过还是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藏下了一些典籍,而这个人就是伏生,他藏下的书就是《尚书》,《尚书》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大,那么这个伏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就跟着探秘志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伏生简介

伏生名胜,字子贱,是汉人,是秦朝济南郡邹平人,也就是如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的人,曾经是秦朝的一位博士。伏生小的时候就十分好学,还喜欢读一些古籍典著,因此也算是博览群书,他对于《尚书》的研究尤为精细,后来还成为了秦朝的儒学博士。

在公元前215年时,秦始皇开始下令禁止民众私藏经书,只允许收藏政府规定的书籍,后来还要烧掉那些书籍,这时伏生冒着杀身之罪将《尚书》偷偷藏在了墙壁中间,这才使得《尚书》免遭焚烧殆尽的命运。后来秦朝末期叛兵四起,伏生开始了四处流亡的生活,刘邦平定了天下之后,儒学逐渐开始复兴,汉惠帝四年时皇帝解除了秦始皇立下的“挟书律”。

伏生回乡将自己当初藏在墙壁中的《尚书》给挖了出来,发现书籍损毁了不少,不过其中还有28篇仍然保存完好,于是伏生将这28篇抄录整理了下来,将《尚书》教导给齐鲁之地的学生,其中最亲近的弟子就是济南张生和欧阳生两人,后来这事逐渐传到朝廷,皇帝想要召见伏生,但是他太老了赶不了路,皇帝只好派人面授官职。
《尚书》

伏生年迈后说话模糊,只有他的女儿羲娥能听懂,于是伏生说给羲娥听,再由羲娥转述他人,就这样将《尚书》给补充完整。后来弟子又根据伏生对《尚书》的讲解编撰出了《尚书大传》。《尚书》其实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秦始皇真的焚书坑儒了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为何说戊戌变法必然失败?变法领袖必备的3大要素 康有为全没有
(说历史的女人——第1348期)在中国古代史上,一共发生了四次重大的改革或变法,但是无论变法时间之周期和变法之成效,在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都要排在最后一位。该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起,至1898年9月21日,前后共103天时间。我要新鲜事2023-05-21 02:43:4800001938年,周恩来下令严查宣侠父下落,蒋介石:我杀的,他背叛了我
1938年7月底的一天,西安城内正笼罩在夏日的闷热中。即使夜幕已经降临,气温依然很高。一名男子在夜色中独自骑车前行,周围的一切跟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危险正在悄悄临近。当他像平日回家一样,拐进一条必须经过的偏僻小路时,突然从暗处窜出来几个黑影。他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这帮人扑倒在地,随即被塞进了旁边停着的轿车里。在这茫茫夜色中,这帮人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37:470000八王之乱带来什么影响 西晋灭亡(五胡乱华悲剧上演)
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这场这场战乱开始到结束经历了十六年之久,这十六年之间诸多百姓流离失所,各地方受损严重,不过并不是每一年都处于动乱的,也有几年的安定。那么八王之乱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八王之乱的结果是什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探讨一下吧。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9:36:120002北洋军阀为何无一人投日 大是大非前坚持民族立场(不屑为伍)
清末有着军阀割据的局面,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吴佩孚亦或是曹琨等人,都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军阀,拥兵自重,但是在他们失败之后,全部都拒绝做汉奸,无论日本人给出什么样的条件都不为所动。他们在大是大非前的选择无疑是值得尊重的,但是仍然让人好奇拒绝投日的理由是什么。北洋军阀为何无一人投日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17:560000中国文坛首位共产党员,临终提交恢复党籍诉求,去世5天中央决定:党龄从1921年算起
本篇来说一个特殊的中国共产党员,说他特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殊之处是,他是一位文学大师,在中国文坛、甚至文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二个特殊之处是,他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可以追溯到1921年建党之初。这位特殊的人物,就是茅盾。茅盾原名叫沈德鸿,又名沈雁冰。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说:第一个部分是早期参加革命事业。在1896年7月4日,他于浙江桐乡乌镇一个书香之家出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0 02:15: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