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这座小岛被西方丑化为“魔窟”,背后藏着一段相当可怕的历史
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可托洛茨基的领导下,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虽然这件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对于这个史无前例的年轻政权来说,那段历史却是相当困难的。不仅有旧俄势力在内部捣乱,帝国主义列强也是联合反对,甚至连日本这样的国家都趁机介入,试图捞点油水。
因此,在极为特殊的历史大背景下,苏俄对当时的政治敌人的处罚是非常严苛的,究竟到了何种程度呢?有一座名为索洛维茨基的群岛,恰好见证了这段比较晦涩的历史。

索洛维茨基群岛由6个较大的岛屿组成,位于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附近的白海海域,面筋约347平方公里,距离北极圈仅165公里。不过,索洛维茨基群盗并非是一片冰天雪地,相反,受到强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该岛通常日照时间充足,岛上植被丰富,较为宜居。如今,索洛维茨基群岛有居民不过千人,然而早在数十年前,这儿曾经关押过超过5万名罪犯。
1918年,苏俄红军第一次登上索洛维茨基群岛时,岛上有一座教堂。苏军登岛后,将教堂里的金银器物和值钱的玩意儿都弄走充公了,用来支援无产阶级革命。次年,索洛维茨基岛上的教堂遭到关闭,修道院院长等3人被烧死,其他教堂人员均被驱逐。由于索洛维茨基群岛的特殊位置,苏俄当局认为这里比较适合关押囚犯,因此,教堂很快就被改造成了一所劳动营。

1923年6月6日,第一批囚犯被运到岛上,这批囚犯大多是孟什维克主义者、右翼分子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的待遇还比较好,享有相对的优待,他们可以进行自我管理,不用参加体力劳动,有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等,苏维埃政府还会特意拨款保障他们的住宿和饮食。换句话说,只要不闹事,在监狱里的生活还是比较人道的。而另一部分囚犯则倒霉了,这些人都是被抓获的白军军官和苏维埃政权的反对者,他们不但要承受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还会经常接受“无产阶级改造”,最后,当这些囚犯奄奄一息时,会被拉到岛的深处执行枪决,遗体随后被匆匆掩埋。
从1923年秋开始,索洛维茨基岛劳动营囚犯的数量开始急剧增长,截至当年12月,岛上囚犯已经激增至3049人。按照苏联政府的最初计划,这个岛应当关押约8000名“特别危险的破坏分子”,然而,由于人数的不断增加,对住宿、食物的要求也随之增长,政府随即取消了对该岛的拨款,由政府供应变为自己想办法解决。待遇的下降遭致囚犯的不满,囚犯与看守的矛盾也是与日俱增。

1923年12月19日,为了平定暴动,看守人员开枪击毙6人,重伤3人,这使得索洛维茨基群岛劳动营“一鸣惊人”,立刻引起了西方各反对势力的注意。英法等国为了抹黑苏维埃政权,不遗余力地将这个劳动营宣扬成为苏俄“吃人不吐骨头”的铁证,索洛维茨基群岛一下子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恐怖的人性禁区之一。而岛上的囚犯也是相当配合,从1924年开始,囚犯们集体绝食。作为妥协,1925年,苏联政府不得不将政治犯与罪犯区分,他们计划将政治犯转移到专门的看守所,然而负责转移的两艘船却在白海海域失事,政治犯全部罹难,相关文件也不知所踪。有阴谋论者认为,这是人为策划的惨案。
另一方面,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苏联当局请出了在国际社会声誉颇高的“革命的海燕”马克西姆·高尔基,在契卡人员的陪同下,高尔基登岛视察。为了迎接这次视察,契卡人员事先将那些被关押的著名的学者、科学家和革命人士全部转移到了岛屿深处,而高尔基也是配合得相当好,即便是有人向他求助,他也是充耳不闻。事后,高尔基对索洛维茨基群岛劳动营的管理表达了高度赞赏,而试图向高尔基求助的囚犯,事后都被契卡人员秘密处决。

从1925年开始,劳动营的囚犯数量仍在增加,1926年,人数逼近1万;1930年,人数已经达到5.3万人。岛上逐渐变得混乱无比,拥挤不堪,囚犯们的生活条件更是一落千丈。然而,索洛维茨基劳动营的管理经验却被作为案例传播到苏联全国,类似的看守所和劳动营纷纷建立。1937年,内务部接管了这处劳动营并改造为监狱,在随后的那场巨大的政治变动中,索洛维茨基群岛监狱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囚犯们的名字被取消,以数字代替,人权被彻底剥夺,据材料记载,几乎每天都会有人被拉到密林中处决。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并没有维持多久,1939年,索洛维茨基群岛监狱被取消,先是作为北方舰队的训练基地,后来又成立了海军军事学院。1990年,索洛维茨基教堂的宗教活动得到恢复,1992年,该岛以及那段历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他是蜀国真正卧底,陷害赵云,坑关羽!叛国投敌却得了善终
东汉末年时期,群雄并起,天下三分魏蜀吴。其中,蜀国中的英杰最为外人道也。但就是这样一个群雄竞技的蜀国,背后隐藏着一个能颠覆蜀国的卧底,他曾经用奸计陷害了赵云,还坑了关二爷。刘备是一个出身贫寒家庭的草根,却能够建立起蜀国这样的大国,其中离不开诸葛亮与关羽等人的大力扶持。但是蜀国在这些人的扶持下却在后期略显颓势,这背后的原因便是蜀国内部有一个真正的卧底大boss。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31:460000大唐第一夫人“长孙皇后”:英雄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历史上的李世民久经沙场,骁勇善战,更是治国有方,善用忠臣,他是历史上难得的英雄皇帝。而那些可以被称之为英雄的人物,他们总是忍辱负重,向死而生,他们也必须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所以我们很少在记录史事的书籍中,看到李世民哭泣的场景。然而,这位英雄皇帝却为了一个女人流下了泪水。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14:110000水姓起源和来历:掌管水利的共工氏后人(以职业为姓)
水姓的主要起源非常早,是以上古时期的职业名为姓,在大禹治水之后出现了一个“水工”的职业,因此禹的孙辈就以水为姓氏。不过也有典籍认为水姓族人的祖先是共工氏,他是黄帝时期掌管水利的官员,所以后代以水为姓。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上古时期依水而居的先民取姓为水。水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姒姓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16:17000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威名远扬,最终却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在战国时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15岁继位,靠胡服骑射灭中山国,连秦国都怕他三分。赵武灵王怎么死的?竟然是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的!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而又匪夷所思,无疑给那个时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15岁继位,巧妙化解五国联军危机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36:190000和珅在拯救灾民的时候 为啥往粥里掺沙子(为官之道)
和珅往粥里掺沙子,主要是为了筛选真正的灾民。大家说起和珅这个人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是一个贪官,传说和珅家的财产可以和整个清朝的国库相比,当然和珅能够坐上一品大圆的位置,除了他会拍马屁之外,个人肯定还有着一些能力,特别是他的为官之道,值得很多的官员去学习。虽然说和珅一些事情上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做法是有效的。和珅救灾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42: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