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胜利后陈赓骑着日本马去报喜,刘伯承:要不你再伏击一次?结果出人意料!
(说历史的女人——第79期)
抗日战争中,陈赓的386旅成功地打了日军一个伏击,然后他骑着缴获的日本战马,洋洋得意去向师部报喜,刘伯承说:很好!要不你原地再伏击一次?陈赓直接呆住:小日本有那么傻吗?刚吃了一次大亏,再让你搞一次?但经刘伯承分析之后,陈赓大喜……
(一)陈赓:记住,要为771团报仇!
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便彻底猖狂起来,他们先后迅速攻陷了北平和天津,接着把矛头对准了上海;另一方面,日军一部则盯上了河北。1937年10月,日军攻陷河北石家庄后,又以两个师团的兵力气势汹汹地进犯山西。他们在忻口等地区遭到八路军和国民党军的阻击后,开始沿正定—太原路西进,威胁晋东门户娘子关。
日军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娘子关;另一路则沿正太路南侧推进,准备围攻娘子关南部的国军。当时国共合作,共抗日寇,我八路军129师义不容辞,师长刘伯承命令陈赓的386旅立即出动,阻击日军。

陈赓
陈赓接到命令,立即让其771和772团进军至娘子关南,以待来敌。
当时刘伯承和陈赓是如此规划的:让771团在平定县的桃家岭、七亘村修筑防御阵地;而让772团到马山村,对西进之日军进行一个侧面攻击。结果,771团因汉奸告密,于10月22日在七亘村附近,被日军第20团的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骑兵中队合围,伤亡惨重。
771团的重创,令我军十分愤怒,刘伯承亲赴七亘村的三郎庙研究敌情。当他看到七亘村的地形后,心中有谱了。七亘村附近只有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路,在其北侧是深几十米的山沟,南侧则有高约十余米的山坡,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于是就把想法告诉了陈赓。
陈赓深以为然,于是准备设伏。听说要打鬼子,一位将军直接跳了出来:“陈旅长,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陈赓一看,是772团副团长王近山,于是乐了:“嘿嘿,好啊,你去吧。记住,一定要为771团报仇!”
王近山号称“王疯子”,向来打仗不要命,接到任务后立即行动。他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在马山村,自己则带领一部分人马亲自去打伏击战。他对战士们说:“我们要为771团的兄弟们报仇雪恨!要把鬼子扒皮抽筋,一定要打赢这场仗!”

王近山照
(二)王近山:不要节省子弹,给我狠狠地打!
王近山亲率其3营的4个连,以及特务连,共5个连的兵力,于10月25日秘密潜伏到七亘村南侧山地的灌木丛中,等待日军。
不久,前线侦查员便传来消息,日军20团的一支辎重部队,大概1000人,正在测鱼镇装物资,预计明天就会经过七亘村。王近山一阵欣喜,但随即又陷入一阵犹豫之中。
因为自己的兵力只有5个连,同敌人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并且敌人的装备无疑比自己好得多,这一仗还是有风险的。因为,771团刚吃一败仗,此战决不能有失!是不是按规矩,给陈赓旅长请示一下再打?但他又一想,我军的主力部队距这里还有数十里地,没有发报机,如果派人去,得几个小时;而敌军马上就会来,怕来不及请示了。于是他果断决定:直接打!
半夜时分,王近山便命令战士们设好了埋伏阵。
第二天,即10月26日凌晨,战士们都早早地醒来,趴在秋晨的浓浓的露水中,一动不动地等待着猎物。
果然等到上午9点左右,日军的辎重部队大摇大摆地开了过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军在近日打败了八路军771团,还在得意忘形之中;其次是,他们的进军途中,国民党军队基本对他们都没有什么抵抗,也让他们放松了警惕。因此,这帮鬼子走得很轻松,跟旅游似的,一路上甚至说说笑笑,嘻嘻哈哈的。走在最前面的尖兵排骑兵们也是对周围的风景左顾右盼,绝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落入了八路军的陷阱。
王近山在望远镜里看到日军如此的傲慢后,愤怒地对战士们说:“等会儿鬼子来了,都给我狠狠地打,不要节省子弹!”

当敌人进入我军伏击圈后,王近山一声令下,战士们便向敌军的队伍开了火,一时间喊杀声震动山谷。在我军密如雨点的子弹的辐射之下,敌人立马乱了阵脚。前面几个骑马的军官当即栽到了地上;马匹受惊之后,开始乱窜;辎重车队的第一辆车如抛锚的轮船直接停了下来,挡住了仅2米宽的狭窄的道路,后面的车队便都停滞不前,乱作一团,完全暴露在我军的弹雨之下。
鬼子被打倒一大片之后,似乎才醒悟过来,准备开枪还击时,只听王近山惊天动地的一声大呼:“冲啊!——”
在我军冲锋号的“伴奏“之下,战士们一个个如生龙活虎,从埋伏的灌木丛中窜出来直奔敌人的车队。小时候看电影时经常看到这一幕,当时奇怪八路军为何不多打一会儿,把敌人全部或大部分干掉之后再冲锋,这样岂不是能减少一些牺牲?后来才明白,从电视剧《亮剑》中也能看出,我军这样做,第一是为了节省子弹;再者,突然发起冲锋,也是为了从声势上压倒敌人,让他们还不待用枪瞄准时,就被吓得打一哆嗦,甚至其枪支直接被吓掉都有可能。
说时迟那时快,在王近山的亲自带领下,战士们手握刺刀、大砍刀瞬间便冲到了敌阵之中,照着鬼子一顿砍瓜切菜。噼里啪啦,一道道寒光闪过,鬼子的脑袋便西瓜般滚了一大片。
其实王近山便是《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的主要原型,他这一番狠狠的亮剑,便直接决定了战斗的结局。本来日本人是很善于拼刺刀的,根据聂荣臻等人后来的回忆,日军的拼刺能力比一般的中国军队要强,甚至可以以一敌三。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王近山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就直接掂刀冲了上去。还有一点是,当时王近山埋伏的地方距敌人路过的狭道很近,仅10多米远,可以说战士们几个箭步就窜了过去,敌人饶是有三条腿也跑不及了。
此战十分顺利,只打了两个小时便宣告结束,鬼子扔下300多具尸体后便四散逃窜了。鉴于兵力有限(我军也伤亡了10余人),八路军也没有再追穷寇,而是对准了敌人丢下的大批物资。此战的战利品简直太丰厚了,仅马匹就得到了300多匹,缴获的粮食、枪支弹药等,让战士们花费了一天一夜才搬完。
不过当王近山向陈赓报告战果时,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宣布向敌人开战前没有向陈赓请示。此时他拿来一箱缴获的日本高级香烟,对陈赓说:“请首长原谅,我没来得及请示你就开打鬼子了,嘿嘿……”

陈赓大度地摆摆手说;“没啥,打仗要紧嘛!王疯子,你真可够疯,此战打得好啊!”
王近山接着举起已经拆封了的日本烟说:“听说鬼子只有大佐以上的官才能抽这种烟,我没请示你就给开了封,你尝尝味道,嘿嘿。”
“再给你记大功一件!”陈赓哈哈大笑。然后二人便抽起了高级洋烟。抽完烟,王近山又让人牵过来一匹缴获的战马,对陈赓说:“老陈,这可是正宗的东洋马啊,怎么样,骑上过过瘾?”
陈赓向来是个乐天派,也不介意,直接牵过来,飞身上马,乐得屁颠屁颠,便去师部找刘伯承报喜去了……

刘伯承
(三)刘伯承:要不你再原地打一次伏击?
刘伯承听陈赓乐滋滋地汇报之后,也是大赞不已:“好哇,打得不错嘛!要不,你在七亘村原地再打他一次伏击?”
陈赓差点没有惊掉眼镜,直接懵了:“你说什么?在原地再伏击一次?小鬼子没那么傻吧?刚吃了一次败仗,再让你搞一次?”然后他又补充说:“兵法有云,'战胜不复’也,鬼子吃了一次大亏,怎么还会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第二次?”
刘伯承笑着说:“你放心吧,鬼子肯定会再次中招!”
“真的?愿闻其详!”
刘伯承分析道:“如今国民党第二战区最高军事长官汤恩伯,已经决定要放弃娘子关,向后撤退了;如果国民党军撤退,日军一定会沿正定向南前进,夺取山西重镇阳泉。到那时,为了支援前线作战,其后方辎重部队也会跟着调动,而七亘村又是日军的必经之路!”

“再者,如今太原的日军也急需补给,其辎重部队必须赶快送去粮草和枪支弹药!如果他们去,不从七亘村走,从哪里走?难道他们能飞过去?那里仍是他们的必经之地!第三,小日本不会不懂兵法,肯定知道'战胜不复’的道理;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才会认为我们不会再重复上一次的打法,即在原地再伏击一次。所以嘛,他们肯定会很快冒险再来一次。嘿嘿,到时候,你就等着继续抽他们的东洋烟吧!”
“妙!”陈赓一拍桌子,“那就再揍他们一次!”
既然像第一次那样再搞敌人一次,那么就还让王近山来具体执行了,他刚打了一仗,轻车熟路。王近山自然也是当仁不让:你们都别给我抢!
只是这一次王近山的兵力又少了,上次还5个连,这次仅有4个连,有一个连还在运输上一仗得到的战利品没有回来。4个连就4个连吧,人多了也浪费,杀鸡焉用牛刀?
就这样,王近山4个连的兵力又在七亘村附近,原地埋伏了起来。当然为了迷惑日军,王近山还命令一部分战士大胆收敛敌人的尸体,收敛之后装作撤退的样子。
10月28日上午11时许,敌人的辎重部队果然又来了!王近山心头大喜:大鱼又上钩了!
鬼子的车队前面有百余名士兵在探路,他们也有了教训,这一次比上一次慎重了点,没有说说笑笑。但他们还是有点自信了,运送物资的车辆陆陆续续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

随着王近山果断的一声令下,鬼子的车队再次得到了一次我军枪弹的“洗礼”;然后再次被我军一顿砍瓜切菜。没多久,鬼子又扔下100多具尸体后便狼狈窜了。这次,我军兵力比上一次少,加上刚下过一点雨,路上比较滑,我军也没有恋战,见好就收,又缴获了大量物资,还有数十匹骡马等。
三天之内,在同一地方,进行了两次一模一样的伏击,同样大获全胜,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这也成了我军历史上的经典战例。
当时鬼子被气坏了。因为日军在太原的部队正面临“断炊”的危险,一个个饿得哭爹叫娘,却等不来援助。
而八路军这边就爽了,386旅得到了大批战利品,大家破天荒地大吃着缴获来的高级日本牛肉罐头,穿着日军的厚厚的黄呢子大衣,脚蹬皮靴,头戴黑明锃亮的钢盔,不少人还背起了崭新的“三八大盖”,扛起了高级的“歪把子”,骑兵还骑上了膘肥体壮的东洋马,心里甭提多滋润了。
当时,全面抗战才开始不久,此战一打,来了个开门红,给日军一点颜色,让我军打出了军威;同时,此战也让386旅成功地解救了被日军围困于娘子关的千余名国军将士。
在抗战的前期,这样的战果对整个战局无疑非常有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当然也让刘伯承、陈赓、王近山等将军的名字迅速传播开来,他们的智慧和勇猛,一度令日军闻风丧胆,在后来的战斗中,鬼子一听到386旅,心中都不寒而栗……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匈人是什么人:古代游牧民族(猜想与匈奴有关)
在古代中原地区的土地比较肥沃,山清水秀,因此也就发展出了许多的朝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方面都要发展得比其他地方完善,而匈奴的条件比较恶劣,因此许多人都是靠抢劫为生,古代常常受到他们的侵扰,后来西方却有匈人的说法,他们会是同族吗?匈人是什么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1:53:130000中国十大神级统帅:岳飞一生抗金入榜(兵仙韩信在列)
在中国的过去其实有很多统帅,这些统帅各怀本领,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在过去有十个统帅就像是神仙一样存在,拼命打江山。其中包含霍去病,孙膑,姜子牙,白起,韩信,李靖,郭子仪,诸葛亮,卫青,岳飞,岳飞。这十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流芳百世。一、霍去病霍去病是汉族人,是平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在西汉时期,霍去病是名将,并且也是大将军,立下很多的功劳。二、孙膑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3:18:230002荀姓起源和来历:杜伯子隰叔受封于荀邑(子孙以地为姓)
荀姓主要有四大起源,一是源自黄帝手下的大臣荀始,他创造了帽子,后来黄帝赐荀始给他作为姓氏。二是源自姬昌的第17个儿子姬葡,受封于郇地,后简称为荀国,子孙以国为姓。三是源自杜隰叔,杜伯的儿子隰叔被晋穆侯赐封于荀邑,子孙以邑为姓。四是源自晋国大夫逝敖,受封于荀邑。荀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黄帝赐姓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56:440000戏彩娱亲是什么意思:扮小孩讨父母欢心(二十四孝故事)
戏彩娱亲是指老莱子为讨父母欢心,穿着彩色衣服,发出小孩子的声音。戏彩娱亲也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其中的主角是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老莱子。老莱子为了讨母亲的欢心,即使已经有70岁了,还经常穿着彩色的衣服,拿着小孩子爱玩的玩具放在手里,就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即使有时候被绊倒,或者不被别人理解也丝毫没有阻碍他的孝心。戏彩娱亲是什么意思老莱子故意摔倒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5:50:120001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断臂 断臂维纳斯对现实的影响有哪些
断臂维纳斯是因为一场争斗才变成现在人们所看见的断臂。当时出土的时候,维纳斯右臂朝下,左臂伸过头顶,还握着一个苹果。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馆的官员知道后说要购买这个雕塑。但由于缺少资金,当地的人就把雕塑卖给了希腊的商人,两方为了雕塑的归属权展开了争夺,在这场争夺中,雕塑发生意外,就变成人们现在看见的样子了。一、断臂维纳斯的样子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3:00: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