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7年,93岁詹老英雄谈起南京投毒案:我是中国人啊,我要报仇呀
(说历史的女人——第1761期)
在近代史上,最让国人难以忘记的历史事件,莫过于南京大屠杀。这起大屠杀事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灾难性的灭绝人性的大事件。

1937年底,数万日军攻入南京城后,立即犹如脱缰之野兽,人性尽失,开启了四十余日的屠杀兽行,大规模性的屠杀一共发生了28次之多,杀害中国军民人数多达19万,几乎是日日都有大屠杀事件发生。除了大规模集体屠杀,零星屠杀中国军民的数据同样令人惊心,屠杀人数多达15万左右。除了屠杀,丧失人性的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更加令人痛心的强奸事件,多达20000余起。除了杀人,他们还搞文化掠夺,掠走了南京城88万册图书文献。
总之,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事件,成为中国军民心中的一个噩梦,但是同时,它也成为一团巨大的仇恨,永远无法抹去的仇恨。
——有仇必报,中国人始终没有忘记,中国军民在行动。在这期间,发生了一起案例,同样令日寇后背发凉,让日军知道在中国横行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这起事件发生在1939年6月10日。此时,距离南京大屠杀才一年左右!这一天,在南京日本总领事馆——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个南京日本总领事馆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清至民国(时间大约是1873年至1935年),日本与中国一直有外交关系,并且在上海设立有外交机构,先是叫公使馆,1935年改升为大使馆后,迁址到南京鼓楼,上海留了几位大使处理日常外交事务,但是南京方面的事务,一般都由总领事负责。

民国时期设立在南京的日本总领事馆
时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日正式开战,日本大使馆也就关闭了,双方的外交停止。再至南京沦陷,日本占领南京,日本先后扶持梁鸿志、汪精卫伪政府,并把南京以前的日本总领事馆迁至鼓楼日本大使馆旧址,(在汪伪政府时期,日本大使馆恢复,故此在梁鸿志时期,依然是日本总领事馆)。但是,日本与伪政府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前期的日本总领事馆,还是汪伪时期恢复的日本大使馆,双方所处理的诸多外交事务,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是不承认,并坚决抵制的——比如汉奸立法院长温宗尧曾经参与与日本签订的诸多出卖国家利益的条约等。
言归正传,当日在南京的日本总领事馆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目的是为了迎接一个人,这个人叫清水留三郎,系日本外务省次长。当时的日本外务省相当于外交部,次长就相当于日本外交部副部长。
当日,参加这起欢迎宴会的,都是日本在南京的军政两界的高级官员,除此之外,还有伪政权的一些头头脑脑,大约二十余人。
伪政权中,比较有名的,后来被日本一份特刊《zhina事变画报》在文章《南京投毒事件》一文中点名报道的,有四个人,堪称四大国贼:
其一是梁鸿志,此人原来是段祺瑞执政时期的秘书长,在七七事变后,梁鸿志投靠日军,在日军的扶持下,于上海组建伪维新政府,还担任了这个伪政府的行政院院长,彻彻底底成了一名大汉奸。这个梁鸿志,在当日没被毒死,真是上天打盹,不过历史不会放过任何一名罪人,1946年5月21日,这个梁鸿志被以叛国罪判以死刑,这个判决虽然来得有点晚,但是却毫不留情。
其二是温宗尧。此人在早些年的时候,还曾经支持孙中山进行护国运动,但是随着局势的变,以至于1937年后,也跟梁鸿志之流一样,成了日寇扶持的汉奸,跑到南京去做了梁鸿志伪维新政府的立法院院长,干起了卖国勾当,着实可耻。不过前面说了,历史不会放过可耻的罪人,这个温宗尧在1946年被判无期徒刑,翌年在狱中病死。
其三是任远道。这个任远道,在民国时期,曾经做过北平天津警备司令,“七七事变”之后,也成了一把可耻的软骨头,先是做了伪维新政府的绥靖部部长,以后更加无耻地,还去做了汪伪政府的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等职务。
其四是高冠吾。日军侵入南京市,高冠吾冒充美国大使馆人员诱骗国民党军队残部,导致被日军屠杀数百人,高冠吾因此“功劳”被提拔为伪维新政府的南京市长。真是可耻可恨!
当日,这些汉奸和日本军政高官们,一起举杯庆祝,觥筹交错,喝得正欢,但是忽然发生了意外:参加宴会的人,都忽然纷纷栽倒在地,有的口吐白沫,有的抽搐不止。那么到底发生什么呢?
现场的服务人员和安保人员,都被这一幕惊呆了!因为日军在安保方面的措施,一向格外严密。

南京投毒案发生后,日本报纸进行了报道
过了好一会儿,日方的特务猛然醒悟:这些人都是中毒了!有人在饭菜中投了毒!(但是实际上,根据上面那份本人刊物的报道文章,其中所披露,乃是有人在白酒中混入了有毒之物,故使得参加欢迎宴会的人在喝欢迎酒的时候,全部中毒。)
接着,医务人员火速进入现场,进行抢救,多数人中毒程度较轻,在及时抢救之下,最终都慢慢活了过来,比如日本高级将领陆军中将山田乙三(后任关东军总司令)等,这些军政人员的遗憾复活——真是令人遗憾。倘若,当日这些日本军政人员以及伪政府的汉奸们,全部命丧当场,那么南京被屠杀的冤魂都可含笑九泉了,就算不能含笑九泉,至少也能得到一丝安慰。
但是,很遗憾,当日被放在酒中的毒药其烈性不够,使得当日被毒死的与会人员只有2名日本书记官,一名叫宫下玉吉,时年38岁,另一名叫船山已之作,时年35岁。

南京投毒案发生后,中方媒体十分振奋,进行了报道
尽管毒死数量有限,但此事发生后,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让日本人感到后怕。日本的《朝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等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那么话说至此,我们都很好奇,到底是谁下的毒呢?
此人叫詹长麟。根据文史资料集《群英谱》(九十年代江苏省委宣传部出版)的记载,詹长麟系军统局下面的一名中国地下工作者,曾经参加过上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因母亲生病回家探视在家。在1934年的时候,日本公使馆(后为总领事馆)缺少一名杂役,1932年就已经在公使馆工作的王高科便介绍詹长麟进入了公使馆,王高科和詹长麟两家系邻居,关系比较熟悉,所以日本公使馆的使馆书记官宫下玉吉(后来被詹长麟毒死)和总领事须磨弥吉郎对詹长麟进行面试后,并未发现异常。詹长麟被安排在公使馆的餐厅帮忙,这为他以后下毒提供了有利条件。

年轻时的詹长麟
在这里,有必要对王高科补上一句。王高科原本是南京市人,17岁的时候为了生存,到日本公使馆警察佐藤基家做杂役谋生。但是第二年,复兴社特务处的黄泗清便暗中找到了他,对他进行思想工作,说为日本人服务就是做汉奸,王高科不愿做汉奸,就加入了军统,给他们提供日军的情报。
詹长麟进入总领事馆工作不久,也有人秘密找到他,此人是首都警察厅特警科外事组组长赵世瑞。赵对詹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像在淞沪抗战一样,为国效力。詹长麟觉得作为一名中国人,此时正是为国效力驱逐日本人的时候,于是就答应了,就这样,他成了蓝衣社(复兴社之别称)的一名特工或卧底。不过,因为詹长麟和王高科,与组织都是单线联系,基于保密原则,他们两人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卧底底细,所以是各做各的工作。
到1936年2月,因詹长麟干货勤快,深得公使馆书记官宫下玉吉的信任,在恰逢缺人的时候,詹长麟便把自己的哥哥詹长炳(也加入了蓝衣社)介绍了进来。一开始,兄弟俩都在厨房帮忙做事,后因公使馆发现泄密,便怀疑有内鬼,但是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把柄,便先将距离办公室最近的三个中国工作人员清退,其中包括王高科,而詹长麟兄弟因在厨房干活,表现也一直很好,得以保留,继续搜集日本情报。
但是,时至1937年,南京沦陷,南京军民惨遭屠戮。当时詹长麟兄弟虽然在日本总领事馆工作,但是其家属也没能幸免遭到迫害,比如詹长麟的家被日军放火烧掉,财产被日军抢掠,最可恶的是他们的妻子也惨遭日军强暴。
此——家仇国恨——不可不报!
但是,想报仇总要寻找时机,当时时机不到,詹长麟兄弟只好把这家仇国恨的巨大悲痛强压在心底,继续呆在日本总领事馆,表面为日本人服务,暗中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直到1939年6月,复仇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詹长麟在日本总领事馆外
詹长麟兄弟把日方要员将至南京,并要举行欢迎宴等情报向上级汇报后,军统便想借此机会惩治日本,方式就是毒杀。经过仔细分析,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毒药下在酒里,原因是日本人喜欢喝酒,尤其是欢迎宴更喜欢借酒助兴。
但是日军处事格外谨慎,想下毒并非易事。6月9日,军统特工潘崇声(系詹长麟妹夫)拿到毒药,先交给詹长炳(此时詹长炳已经不厨房做帮工,因为办公室杂役被辞退,缺人,所詹长炳被调往办公室),詹长炳在晚上回到家,暗中交给了弟弟詹长麟。
詹长麟拿到毒药后,分外谨慎,在总领事馆好费了一番功夫,才把毒药下到酒里。10号,宴会开始前,詹长麟既担心毒酒被其他工作人员挪开,又担心那些贪杯的家伙偷喝。所以詹长麟是亲自盯着,后又把下好毒的酒分别一桌一桌倒好。
宴会开始后,效果非常明显,凡是喝了毒酒的人,几乎全部中毒,除了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外,好多人已经昏迷,现场一片混乱。
因为投毒行动实施之前,上面已经做好接应安排,所以投毒成功后,趁着混乱,詹长麟兄弟全部消失。日本总领事馆进行彻查,才发现少了两个人,正是詹氏兄弟。

日方被毒死人员的追悼会
在南京投毒案后,当时参与了投毒行动的数人,为了躲避追捕,星散各处,命运不同。作为直接投毒人的詹长麟,则做起旅馆生意谋生。抗战胜利后,其旧上司邀其赴台,但詹长麟拒绝没去。新中国成立后,詹长麟继续生活在南京。在他93岁(2006年)的时候——此时距离1939年投毒,已经是时隔67年,记者找到投毒英雄詹长麟进行采访,问及当年投毒旧事,已经93岁的詹老英雄谈起毒杀日寇,动情地说道:
“我是中国人啊!我要报仇呀!我要我的祖国呀!”
老人之言,字字如珠,振聋发聩——每个中国人,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祖国!

晚年詹长麟,回忆当年事,依然是一腔爱国热情,不减当年。
这位历经风雨的投毒英雄在2008年因病去世,享年95岁。
不过,作为投毒英雄,历史是不会忘记他的。在2009年,南京市政府表彰了30位为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詹长麟名列其中,奖励的表册和奖章,由其子詹文斌代父领取。
如此,詹长麟老人,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文/说历史的女人·绿火)
参考资料:《朝日新闻》《中央日报》《群英谱》等。
地球上真的有回光返照这回事吗?人死前都会极度兴奋吗?
人在出生的时候哭了,身边的人笑了。人死的时候,身边的人却哭了。死亡是人类的必然结果,有出生就会有死亡。无论你多么不愿意面对死亡,但这都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话题。你有想象过当一个人面临着死亡时,他该是如何的心情?可能很多人认为他应该是消极的,无奈的,毕竟人世间中有太多的舍不得了。但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准备死亡的人实际上没有那么消极,比人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5:170001约翰·肯尼迪遇刺案为什么不被公开:牵扯利益太多
尽管在肯尼迪遇刺事件发生之后,警方就宣称抓捕到了凶手,并且对外称凶手是精神病患者。但是从许多证人接连去世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肯尼迪遇刺根本不是简单的事件,其背后所涉及的利益纠葛十分复杂,因此有关当局才不敢公开肯尼迪遇刺的有关细节。而替罪羊也很快被执行枪决,人们无法得知肯尼迪遇刺背后的真正的真相。一、凶手被击杀我要新鲜事2023-05-11 21:58:260001张廷玉的儿子考中探花 为啥他惊慌失措(为臣之道)
张廷玉的儿子一旦进入朝廷,可能会被皇帝猜忌。在我国古代想要当一个被人称赞的大臣,除了需要给百姓做一些好事之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就是一定要让皇帝对自己放心,相信大家不管是在上历史课的时候,还是在看一些影视资料的时候都可以认识一些古代的大臣,在雍正时期比较有名的,除了年羹尧之外,还有一位叫做张廷玉,作为文官,张廷玉的家教自然是非常好的,而他的儿子也有着一定的能力。考中探花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17:020000蒋介石去世张学良送挽联 16字表达两人关系(老蒋葬礼)
张学良送给蒋介石的挽联写明了两人的私人关系和政治关系。1975年4月份的一个凌晨,还在沉睡当中的张学良被电话吵醒,打来电话的是张学良的好友张群,张学良是语气非常沉重的对张学良说总统去世,而他们所说的总统自然就是蒋介石。在当时张学良被软禁到了台北,在这之后没多长时间宋美龄就派人接上了张学良前往吊唁,张学良看着在水晶棺里躺着的蒋介石并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却思绪万千。16字挽联我要新鲜事2023-11-04 15:17:030000长平之战秦军消灭45万赵军 为何不能灭亡赵国 为何38年后才灭赵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对抗,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略大决战。秦国未能早日灭亡赵国的原因是战前错失了最佳时机、战后出现了政治变局等。一、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战国时期,中国大地分裂成七大国,彼此争夺领土,展开激烈的角逐。其中,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被认为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具有历史重要性。二、战局和背景我要新鲜事2023-10-04 20:19:4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