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连杀2妻案:表面看是手段残忍,实际是婚姻制度所逼
(说历史的女人——第1318期)
该案发生的时间为:清代同治帝在位时期。
该案发生的地点在:江西省赣州府龙南县。
该案涉案人物有:吴贵、赵知县、进士知县、妙姑、贺氏、何英聘等。
案件第一阶段:出嫁10天新娘,莫名其妙死亡。
在龙南县的县城中,有一个杂货铺老板叫吴贵,一天早上,他来到县衙击鼓鸣冤告状。当时担任知县的是赵知县,史载中没有写他的名字。赵知县升堂问案,原来吴贵告状是为自己的女儿妙姑鸣冤,说自己的女儿妙姑才刚刚出嫁10天,便在婆娘横死,请大老爷查明真凶,为他爱女复仇。
赵知县一听是人命案,就非常重视,立即传令仵作等人,来到了案发现场。只见妙姑所住的房间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偷盗或打斗的痕迹,妙姑的尸身横在床上,穿着衣服,面朝上而卧,掀开她身上盖的被子,仵作检查身体,也并无发现任何伤口或异常,只有脖子上有一处刀伤。仵作判决,妙姑死因为利刃割断脖颈之重要器官,才使其毙命。
那么是谁杀了妙姑呢?
赵知县立即提审相关人员,最先要提审的自然是妙姑的丈夫何英聘。根据何英聘的交代,何家和妙姑之吴家,乃是世交之好,关系非同一般。何英聘的家庭情况,除了父母,还有一兄一姐,兄患痴病,全凭嫂子吴氏照顾,姐姐早已出阁。故此,何家在一起生活的人有6人,分别是何英聘之父母、兄嫂、何英聘和妙姑夫妻。
何家有良田数十亩,兼顾生意,家庭条件不错。何英聘本人,对田地或生意,都无兴趣,志在功名,所以他考了十年,但一次也没考中,连个童生都没考上。眼见何英聘没有读书的命,其父便阻止他读书,逼其从商,表现还不错,赚了丰厚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恰逢何英聘也到了婚娶年龄,两家家长便安排了妙姑刚出生时就定下的婚事,其实就是娃娃亲。
两人年龄相差10岁,妙姑18岁,何英聘28岁。
婚礼刚办完,何英聘随岳父吴贵到县城拉嫁妆,翌日与岳父吴贵一同返回,便看到其嫂子吴氏在院中大哭,问及缘由,方知是妙姑已经断气在床。就这样,吴贵才到县衙告状。
赵知县审问完了何英聘,从这里没有发现重要线索,就接着审问其兄嫂吴氏,吴氏是妙姑的堂姐,两人自小关系就好,最近妙姑过门,终能又在一起生活,吴氏非常开心。所以,对妙姑格外关心和照顾。每日是早早做好饭,叫妙姑一起来吃。可是,这天早上,他做好饭来叫妙姑时,发现妙姑横尸在床。见妹妹无辜横死,她伤心欲绝,悲哭不已。
赵知县认为何英聘和兄嫂吴氏不可能是杀害妙姑的凶手,所以扩大范围来审问,连邻舍、仆人、丫环一个都不放过,地毯式侦查后,终于发现了一丝线索。
案件第二阶段:疑点重重的一封信。
衙役们在一个叫梅香的小丫环房中发现了一封信,这封信颇多可疑之处,有两点:
第一点是信封署名,收信人名字是昭姐,寄信人之处仅写一个“于”字,而没有写名字。昭姐为梅香买来做丫环之前的名字。但“于”字是什么意思,却有待进一步查证。
第二点是信中的内文:“耳目太众,存姑之言,宜缓须臾,姐早晚六神。他日我与存姑当不负姐,小小前尤勿轻泄。”
信文也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存姑”,所谓存姑,乃兄嫂吴氏之名字。另一个是“小小”,所谓“小小”,乃妙姑的小名。
如果单从信文来理解的话,其实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是很含混的。所以赵知县就审问梅香,毕竟信是从她的床褥下发现的。可是审讯的结果,却令赵知县再次傻眼了,因为经过多种审问,发现梅香根本就不识字。
不过该信所有的内容,都能理解,唯有寄信人是个无头谜团,所谓“于”,到底是谁呢?一开始,赵知县推测可能是梅香的未婚夫,可是经过查询,梅香未婚夫姓高,根本不姓于。
此处需要补充一点,丫环梅香属于契买丫环,是有时间期限的,只要期限一到,梅香便可离开嫁人,而梅香还有一年就到期了。这就是身为丫环的梅香为何能够有未婚夫的原因了。
且说赵知县对梅香和吴氏进行了一番刑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信息,比如其中一人招供,但严酷的刑罚,也没让两人屈服。无奈,赵知县只好将她们先收押在监,继续侦破。
案件第三阶段:赵知县糊涂结案,引来吴氏存姑之父的上诉。
根据《大清吏部处分条例》,如果一个知县办案,所使用的时间超过三个月,则会被视为懈怠工作,就要受到处分,这个处分对于任何一个官员来讲,都非常难受,因为处分是降级或降职。所以赵知县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侦破,但案件毫无进展,眼看三月之期已到,无奈只好草草结案:
以吴氏存姑行奸败露,被妙姑发现,怕被发现,只好伙同奸夫谋杀妙姑以灭口。丫环梅香则是唯一知情人。根据大清律,吴氏存姑以律拟绞刑,梅香为同谋,拟其罪为流三千里。
赵知县如此拟罪之后,写好卷宗,呈报到本省按察使处,请后审批签字之后,再呈报刑部,如果刑部批复,则此定罪成立,即可执行。
但案件进行到这一步时,出现了意外:此意外为吴氏存姑之父,得知自己的女儿被冤判死刑,就跑到省府按察使那里去告状。结果时任按察使的官员经过仔细翻阅卷宗后,发现龙南县赵知县拟定的罪名及呈报的案件,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有三点:
其一是赵知县拟吴氏存姑行奸之罪名,既然行奸,当有奸夫,可是该案卷却对奸夫之情况只字未提;
其二是所谓的知情人梅香,在妙姑过门之前,并不相识,即便是过门之后,妙姑和梅香也是主仆,所谓的知情人身份充满疑点;
其三是信封之上疑点重重的寄信人“于”到底是谁?并未揭开。
赵知县明显是糊涂办案。按察使大人把情况向巡抚禀告之后,上面下了一个处理意见:对赵知县停职查办,另选派了一个新知县继续办理此案。
案件第四阶段:新知县上任再审案,终于发现“于”是谁。
新知县接任后,知道责任重大,认真分析案卷,挨个审讯相关人等,一点蛛丝马迹也不敢放过,结果终于取得突破,发现了信封上所谓的寄信人“于”是谁。
根据新知县的审讯结果,此“于”乃为于有成。此人曾经是何英聘家里的私塾老师,前面已经说过,何英聘十年间志在功名,曾苦读圣贤,希望博取功名,但最终不是读书命,才只得作罢。
在于有成担任何英聘家庭老师期间,见丫环梅香乖巧美丽,曾经主动聊过天,而且聊得很投机和开心。根据目击证人何英聘的形容,是“相谈甚欢”。
新知县认为这个于有成嫌疑极大,立即动用大刑,结果于有成承认对梅香颇有好感。但对其它之事,比如信封上的“存姑”“昭姐”等,皆不承认。新知县传何英聘公堂对质,何英聘则说亲眼见过于有成与梅香曾经互送礼物以表情义,如今方知于有成是与嫂子有染,被妻妙姑发现,继而将其杀害在床。
新知县接着对于有成用刑,于有成身体难以招架,就招供承认自己杀了妙姑。按说于有成招供,案件便结了。但问题是于有成在招供之后,又补了一刀,说自己杀人乃是受何英聘的指使,并说梅香床褥之下的书信,是何英聘让我放的。
但新知县哪里肯信,认为这不过是于有成死到临头胡乱咬,继续用刑,于有成最终只得按照知县的意思,一步步招供,承认了自己写信、杀人等事。新知县结案拟罪后,立即呈报省按察使,但意外的是之前的按察使调往福建,担任布政使去了。新任的按察使经过仔细审阅案卷后,发现疑点依然颇多,驳回重新审查。
但新知县因为老母病逝,根据清朝制度,他要回家守孝3载,实际也就是27月之期。所以,这个案子就又要搁置了。很快,吏部又安排了一位知县,这位知县是进士出身,办案手段一流。
案件第五阶段:进士知县火眼金睛发现关键线索,案件终得破,真相很惊人。
且说进士知县到任后,对案件进行了仔细分析,重新提审相关人等,有了四个突破:
第一个突破点是字迹。既然案件的焦点是那封信,进士知县在提审于有成的时候,就让于有成重新抄写了那封信。结果于有成的字迹和那封信的字迹完全不同。
于是,进士知县在提审何英聘的时候,让他也抄写一遍。结果何英聘的字迹,虽然刻意变化,但与那封信的字迹却明显出自一人之手。
第二个突破点是证词。于有成见进士知县办理有据,便放心讲出实情,自己当初确实与梅香调情,恰被何英聘目睹,何英聘要拉于有成去报告官府。于有成害怕,请求何英聘宽容。但何英聘说出一个要求,即把一封信放在梅香床褥下,还说该信可以证实自己的新娘妙姑不守妇道,这样他就可以顺利休掉她了。他如此做的原因是,他根本不爱妙姑。
于有成见是如此,也就照办。但结果,第二天妙姑却死了。
第三个突破点是厨娘。于有成说自己放信的时候,被何家的厨娘看到。于是,进士知县提审厨娘。厨娘证实了于有成之言。
至此,人证物证俱在,何英聘无话可说,承认了写信、放信等事。但是谁杀了妙姑,却没有证据可依。进士知县只好先将何英聘收押,继续调查。
第四个突破点是新命案解决老问题。进士知县在翻阅案卷时,发现一起新娘被毒死后、尸体送往夫家的案子。进士知县很好奇,立即提审相关人等。衙役前去带人,该女子其父母等家人全部到案;该女子的夫家,也就是新郎的父母也到案,唯独不见新郎出现。
进士知县问新郎何在?
衙役答道:“新郎为何英聘,被收押在监。”
进士知县闻听大惊。立即加紧审讯案情,方知:
在妙姑死后,何英聘的父母担心儿子年长,就急着又托媒给他找了一个媳妇,为本县廖家之女。就在何英聘被收押之前的前三天,何英聘按照娶亲程序到廖家迎亲。但令人意外的是,新娘廖氏在婆娘上轿的时候,还好好的,可是等到夫家打开轿帘时,却发现新娘廖氏已经死在轿子里。
何英聘一直跟着轿子,当然跟他无关。那么新娘廖氏是如何死的?当时何英聘一方的人把廖氏兄弟押到县衙,控告廖氏故意嫁死女,嫁祸于人。结果当时知县忙于审理妙姑之案,无暇分身,竟然没来得及及时审理。
进士知县询问新娘尸体在何处?廖氏父母说尚未来得及安葬,进士知县立即带人前往验尸。仵作检验之后,确认新娘廖氏为毒杀。
进士知县经过一番调查后,问当日新娘上轿前吃了什么东西。
新娘廖氏父母忽然想起一个人,对知县说女儿有一个姐姐贺氏,不过不是亲姐姐,而是结义姐姐。两人关系十分要好,迎亲那天她来贺喜,两人在一起窃窃私语很久,不知道是否吃过什么。
这时,同被提审的廖氏家人,有一个老仆人说,那天贺氏带来了一盒枣糕,还劝新娘廖小姐吃了。
进士知县立即令衙役把贺氏抓捕归案,单独提审,经过一番审讯,最终案情大白:贺氏和何英聘相爱已经日久,只是何英聘父母反对,何英聘无法迎娶自己的心中爱人贺氏。当日何英聘父母安排让何英聘迎娶妙姑后,何英聘趁岳父熟睡返回家偷偷杀死妙姑,又返回岳父之家。
何英聘原本以为,妙姑死后,父母会同意他迎娶贺氏。怎奈,父母依然不同意,又给他安排了新的婚姻,而对象还竟然是贺氏的结义妹妹廖氏。两人都非常痛苦,誓死要在一起,于是商量既然杀了一人,干脆再杀一人,就由贺氏出手以毒糟糕毒死了新娘、也就是自己的结义妹妹廖氏。
贺氏和何英聘各有人命一件,根据律例,死罪在所难免,只能同赴黄泉了。
结语:
看罢此案,不仅感慨万千。何英聘和贺氏,他和她相爱,只是因父母反对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他被迫之下连杀父母为自己安排的2个新娘。但话说回来,这一桩连杀2妻案:表面看是何英聘和贺氏手段残忍,但实际是古代父母媒灼之言这种婚姻制度所逼导致的恶果。
若是从爱情的角度来看,何英聘和贺氏是没有错的,他们为了在一起不惜一切手段。
但是换一个方式来看,单纯是为了在一起,就残害别人的性命,这就突破了人性的底线。
说到底,根源还在古代黑暗的婚姻制度。如果婚姻制度是自由婚姻,那么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文/说历史的女人·案先生)
参考资料:《大清律例》。
金瓶梅是什么内容 为啥会成为禁书(金瓶梅)
金瓶梅被禁主要是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里,男女之间谈到性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忌讳的,哪怕是提到类似的词语和事件,都会被当时的人们当成是淫邪之徒。偏偏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金瓶梅》这本小说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激起了人们心中的欲望,要知道那个时候人们对性的话题讳莫如深,可是《金瓶梅》却用了两万多字,去形容100多对男女交合之事。揭露黑暗我要新鲜事2023-07-29 17:46:1600072004年非洲女孩找到中国大使馆,要来中国寻亲:我是郑和水手后裔
2005年4月,纪录片导演吴建宁亲自率队,踏上了由南京前往非洲肯尼亚的航船。作为一手打造出“南京电视台现象”的总编导,能让吴建宁亲自带队出征采访,足见这次采访对象的非同寻常。“我们这次采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台内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做准备。”临行前,面对记者的镜头,吴建宁语气坚定地说道。他表示,之所以决定前往非洲,是因为在一年前,有一位肯尼亚女孩曾给中国大使馆写信,称自己是郑和水手的后裔。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7:41:270000世界各国的古代春宫图片,日本春画尺度极大(图集)
什么叫做古代春宫图?指的就是世界各国古代时期人们将男女房事用绘画的形式所描绘出来,供世人欣赏,体现出了古代时期男女之间最为直观的房中秘术。在世界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是有流行的,比如中国、阿拉伯、印度、日本、韩国等,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一起看看史上最全的各国春宫图片,未满18岁禁止入内。1、中国春宫图片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2:12:1700081148蜀汉丢了荆州,真的完全就是关羽的责任吗?其实刘备也要负责
我要新鲜事2023-12-14 19:27:060000汉墓古尸马王堆辛追夫人复原图,辛追夫人的死亡之谜被揭开
在中国有名的古尸中,最为出名的我想就是马王堆辛追夫人古尸了,距今已经是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尸身保存的非常完好,辛追夫人的尸体并且还没有腐烂,堪称是世界世界防腐史上的奇迹,最近马王堆辛追夫人复原图也是被制作出来,还是一位漂亮的大美女哦!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下马王堆辛追夫人这个人。马王堆汉墓古尸,辛追夫人复原图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5:47:5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