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芝为何要自杀?为何说她不是死于爱情,而是死于面子?
今日论题:刘兰芝为何要自杀?为何说她不是死于爱情,而是死于面子?

除了必要的文学修饰以外,长诗《孔雀东南飞》叙述的真实,令人惊讶。惊讶之余,感叹不已。
感叹的是,从东汉到现在将近两千年了,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几乎没有成长。可怕的是,《孔雀东南飞》里的人物,在手机社会的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角;人们的婚俗心态,依然和汉代人一模一样。
华夏文化就是焦母,华夏人就是焦母的儿子焦仲卿。而焦仲卿是个巨童。他的命运,被其母掌控,就像华夏人,被儒文化操控一下。
焦母从来不会“自挂”,就像儒文化生命力一样顽强;也没有“他挂”的力量“挂“了焦母,就像没有哪家文化至今“挂了”儒家文化一样。
儒家文化没有“自挂”的自觉,至今也没有“他挂”的可能,某些文化不断,未必是好事。悠悠五千年,难道还让它再活五百年?想起来就可怕。
刘兰芝比较讨大众喜欢:漂亮,有主见。但缺点是爱面子。这缺点很致命。
我们要说刘兰芝更多不是死于爱情,而是面子,恐怕没有几个人同意。我们要说杀死刘兰芝的不仅有焦母、刘兰芝兄,而且还有焦仲卿,大家一定会怒目相向。
且把怒目换平视,我们论。
焦父早逝,焦由焦母抚养长大。焦母不“合情”的剽悍天性,被儒文化“合理”地膨胀。焦母是儒家长制文化的优秀代表,形象大使。儒家文化就靠他(她)们强悍维稳。
在这样的悍母氛围中长大,焦仲卿就成了一个懦“夫”。乃至成人,他还没有“断奶”。
我们不要嘲笑焦仲卿的不粉奶,断奶的中华儿女没有几个。十八岁之后,无论干什么事,你只要花了父母的钱,就是不断奶;你只要极端地讲孝,唯讲孝,就是不断奶。儒家文化就这么厉害,让华夏儿女辈辈不断奶。
不属于公民,属家庭成员,最远属居民或人民,你就永远断不了家这个奶嘴。可怕的是,九零之后更严重。
焦仲卿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当然,反过来,焦母更有严重的恋子情结。中国式悍妇,其实很脆弱,她是因依恋而恐失去而剽悍,就像爱打人的弱孩一样,无知地悍。
纵观全诗,焦母怕刘兰芝。怕刘兰芝的艳美,让孩子沉溺:不好好上班奔前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夺走了儿子。刘兰芝在外人眼里越优秀,在儿子眼里越可爱,焦母越不待见刘兰芝。于是,她想休了刘兰芝,并两次给儿子介绍了两个肯定不如刘兰芝的“次女”。
有人会说,焦母家贵,刘兰芝家富(暴发户),贵嫌富不贵。门户之见,只是次要方面,甚至是借口,主要还是刘兰芝太妖。
几千年来,中国家庭婆媳争子(夫)之战打得隐秘而轰烈,至今暗潮涌动。
有其母必有其子,小吏焦仲卿在家像个小媳妇。休妻这么大的事,他只敢给母提建议,并每次挨一顿“吼”。回到刘兰芝身边,他只能说:你先回娘家,我有机会再把你叫回来。跟小孩一样空头承诺。
焦仲卿对刘兰芝是什么情感?先是依恋,再是爱。合起来:依恋地爱。依恋大于爱。
为什么?
焦仲卿有恋母情结。刘兰芝极清醒,有主见,且甚有个性。如果无良地发展下去,成为婆婆,她很可能就是准焦母。这种性格,恰好让焦仲卿的恋母情结安全转移。对其母呢,恋的少了,怕的多了。
这就是三人的心理现实。对焦母来说,这太可怕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儿子。代价大至令二人命殉。
刘兰芝的清醒,的确令焦母惧怕,令读者刮目。焦仲卿用二次叫回的空头承诺安慰她时,她清醒地说:不要啰嗦,哪有第二次的事啊。
然后,第二天打扮好,大方地拜见休她的婆婆,样样行行,明明白白。厉害!

刘兰芝对焦仲卿的看法怎么样?刘兰芝对焦仲卿的娘炮现象当然看不上。但在那样的社会,一个女子能怎么样。好在男人虽有些窝囊,却依恋她。这就够了。
搁在手机社会,焦仲卿天天得挨刘兰芝的唱骂。
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情感如何?先婚后恋,而焦仲卿略令刘兰芝失望。所以有爱,但不是那么深。因此,被焦母罢休之时,她并不那么激烈,反而十分镇静,并有板有眼地应急。
焦仲卿就受不了,一劲绕着刘兰芝抒情。离家之前,刘兰芝对其抒情反应一般。等到离家回娘家的路上,对焦仲卿的抒情回应就激烈了。
为什么?
面子。
在回娘家的路上,刘兰芝这才加倍感受到了休妇的羞耻,彻底感觉到了焦仲卿的现实意义,于是,她山盟海誓。
刘兰芝不想再婚,因为再婚再好,洗不去被休的耻辱。但汉代女子再嫁是正常事,连太守的儿子都不嫌刘兰芝是二婚。因此,刘兰芝再嫁未必非得自杀。
刘母很心疼女儿,顺着女儿。刘兄过不去,逼婚。
可是,刘兄只说了几句话,话也不那么太狠,刘兰芝为什么立即就答应了?
面子。
这是兄长的家,没脸住。
得知刘兰芝再嫁,焦仲卿急了。赶来数落刘兰芝,并“以死相逼”。
注意,是焦仲卿先提出自杀。
这就叫真实。巨婴一到成年,受了刺激,就用童话思维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焦仲卿似乎有自杀基因。据科学研究,自杀更多由基因决定,因此,家族会遗传。
他能成为巨婴,一方面因其母悍,一方面因其天性(基因)。
那为什么刘兰芝先自杀?
一,刘兰芝个性甚强,极爱面子。
二,焦仲卿自杀的提出,严重刺激了刘兰芝。
三,刘兰芝十分清醒,她知道焦仲卿会自杀。如果焦仲卿自杀,自己当然不能活了。
于是,她决定先死。
投水的刘兰芝,比“自挂东南枝”的焦仲卿,要死得更其艰难。
因为:
一,不难看出,刘兰芝没有自杀的基因,她天性独立。
二,对焦仲卿的情感达不到死的程度。
三,再嫁不致死。
她死于面子。

让她失去面子的是:焦母的悍,焦仲卿的懦,兄的私。
然而,能回娘家,说明她有一定的抗击能力。否则,她应该死在焦家或回娘家的路上。
因此,焦仲卿的“以死相逼”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不同意传统纯爱情观和反封建礼教等说法。
至于结尾合墓,又是儒家捣鬼。
不管死于啥,儒脱不了干系,比如爱面子。(文/堡子)
康熙之所以没有把皇位传给十四 主要有三大原因
康熙之所以没有把皇位传给十四主要有三大原因康熙之所以没有把皇位传给十四主要有三大原因(图/取自《步步惊心》)自太子胤礽被废黜之后,朝中党羽明显分为两派三方,一派就是四阿哥胤禛,手下铁杆有老十三胤祥;另一派则是八阿哥胤禩,手下铁杆有老九胤禟、老十胤俄,外加相对自立的老十四胤禵。但实际上皇位是由老四、老八和老十四,这三个人去争,胤禵和胤禩只是盟友。我要新鲜事2023-03-13 16:30:050000高宠是谁?岳飞手下第一猛将(高宠和岳飞谁厉害/完爆岳飞)
高宠是谁?看过小说《说岳全传》的人可能都了解他,高宠是岳飞手下的第一猛将,武功逆天,有着南宋第一枪的称号,其枪法出神入化,那么高宠和岳飞谁厉害些呢?高宠简介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么今天度哥历史下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人。《说岳全传》中第一高手:高宠我要新鲜事2023-03-13 21:44:570002张良简介:汉初三杰之一,刘邦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西汉开国皇帝是刘邦,而他能打下江山,靠的是一帮功臣,特别是初汉三杰。其中萧何管后勤稳定大后方,韩信管军战无不胜,张良则是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张良献计颇多,特别是鸿门宴,就是因为张良,刘邦才能得以逃脱,接下来一起去详细了解看看。一、张良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7:24:570001古代杀牛是什么罪?(有些朝代要坐牢,有些朝代要偿命)
牛肉营养价值高,味道也是鲜美劲道有嚼劲,被很多人所喜爱,我国每年都要消耗掉不少的牛肉,不过牛肉在现在稀松平常,在古代却不是这样的,在我国古代的大多数朝代,人们都是不能吃牛肉的,不是吃不起,主要是法律明确规定不能吃。古代杀牛是什么罪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21:030000朱元璋和朱标意见不一问大臣 臣子回答后顿感不妙 靠装疯保了命
在明朝开国之初,一个仁厚的农民皇帝朱元璋坐上皇位,但他的多疑与残暴给朝廷带来了黑暗。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臣袁凯,以他的智慧与勇气,成功化解了多次生死危机,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辉之星。一、朱元璋的多疑与残暴我要新鲜事2023-12-07 19:40: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