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死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怎么办?武则天用8字保全性命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7月,一代君王李世民重病在榻、面容枯槁,随时都有咽气的可能。
一天夜里,他命人将还是才人位分的武则天叫到跟前,虚弱地问道:
“朕死后,你打算怎么办?”
武则天聪慧机敏,当然知道这关切的话语背后,暗藏着太宗对自己的不信任,搞不好太宗心里已经动了杀念。
于是她悲痛地说了8个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太宗听后,满意地点点头,武则天也因此逃过一劫。
太宗为何在临终前对武则天起了杀心?
武则天到底说了什么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还要从武则天的身世说起...

武则天出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是荆州都督武士彟与妾室杨氏的次女。
武士彟在为官之前是做木材生意的,家境非常殷实。
当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曾多次在武家借住。
后来李渊起兵反隋,武家也曾资助过钱粮,因此武士彟也算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武则天就是这样富贵显赫的家族中长大的,虽说她并非嫡女,但也度过了一个衣食无忧的童年。
6岁那年,父亲武士彟为了测算儿子们的前程命运,特地花高价请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星相家袁天纲来家里,给几个儿子看相算命。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父亲将命人将小小年纪的武则天扮作男装,也带到了袁天纲面前,让他顺带给瞧一瞧。

袁天纲看完武则天的几个哥哥后,表情淡定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随后转身给武则天看相。
不料他与武则天水灵灵的小眼睛对视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大变,激动地对武士彟说道:
“您家这位小郎君,生得龙晴凤颈,日后身份将会尊贵至极!”
武士彟听罢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甚至觉得袁天纲看走眼了,不料袁天纲转到武则天背后,端详片刻后又补充道:
“倘若这是个女子,前途更加不可估量,甚至可能是天下之主!”
武士彟惊喜不已,转而又担心这番话被外人听到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便吩咐家人绝对不可将此事透露出去。
这次看相事件过后,武士彟渐渐开始关注起了自己的这个庶女,武则天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父爱。

然而不幸的是,武士彟在贞观九年(635年)突然逝世了,武则天和母亲顿时失去了庇护,在武家受尽了排挤。
也正是这段艰难的日子,让武则天的性格变得更加强硬。
14岁那年,武则天已经出落得美丽娇俏、优雅动人,唐太宗李世民听闻有这样一位美人后,便召她入宫在御前伺候。
进宫之前,母亲杨氏担心女儿年纪小,进了宫难免会受到欺负,整日哭哭啼啼不舍得让女儿离开。
不料武则天却觉得母亲目光短浅,于是她安慰母亲:
“我今朝进宫侍奉天子,母亲怎知这不是我的福分?我能被皇帝选中说明我命好,母亲有什么好难过的!”
就这样,武则天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威严富丽的大唐皇宫。

不久后,武则天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侍寝,一般来说侍寝之后的秀女,都会得到皇帝亲封位分,在宫里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
因此,武则天内心很期待侍寝,希望自己能赢得李世民的喜爱。
然而不巧的是,在她侍寝当晚天公不作美,李世民的寝宫外雷雨交加,狂风大作。
李世民原本就迷信,对于这样的天象,自然也就对身边的美人失去了兴致。
武则天尴尬地躺在床上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在心里不断祈祷这场狂风暴雨尽快结束。
正当这时,床头上方的房间横梁突然塌了下来,武则天想也没想就扑到李世民面前,护住了李世民。
横梁重重地砸了下来,好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两人都没有受伤。

李世民感动不已,再次端详起面前的这个小女子,觉得她甚是美丽娇媚、韵味独特,于是便给她赐名叫“武媚”,封为“才人”。
没有侍寝成功,但却意外得到了太宗亲自赐名字、封位分,武则天是唯一一个。
有了这次的经历后武则天非常高兴,她相信凭借自己的美貌和聪慧,日后一定能得到李世民的宠爱,于是便费尽心思在李世民面前表现自己。
有一天,李世民得到了一匹名为“狮子骢”的骏马,对其非常喜爱,想要骑着它遛一遛。
然而“狮子骢”性情异常刚烈,实在难以驯服,李世民只好作罢。
不料这时武则天走上前说道:“陛下,我有办法能驯服它!”
李世民一听立马来了兴趣,笑着问道:“那你打算如何驯服它?”

武则天答道:
“我有三种办法可以驯服它,首先用铁鞭抽打它,如果还是不能驯服,那就再用铁锤击打它。
倘若以上两种办法都不可行,那就用匕首割破它的喉咙!”
太宗听完这番话后震惊不已,因为武则天说的方法的确可以驯服烈马,但这话从一个女人嘴里说出来,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况且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枕边人,倘若她日后起了什么坏心思,那还了得!
于是太宗表面上认可了武则天所说的训马方法,心里却开始对这位刚烈的才人敬而远之。
而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李世民对武则天起了杀心。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太宗秘密召见了太史令、预言家李淳风。

李淳风是陕西岐州人,从小就聪明过人、博览群书,长大后更是精通天文地理、观相占卜。
李淳风步入仕途后,一路升迁至太史丞,负责掌管大唐王朝的天象与历算,因此唐太宗非常器重信任他。
李淳风到了之后,李世民拿出了一本秘书,上面写着一则预言:
“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
李淳风反复研究这则预言后,又经过了一番测算,随后缓缓地说道:
“这本书所预测的征兆已经生成了,现在这个武姓女子,就生活在大唐皇宫!
四十年后,这个女人将成为唐朝的君王,李氏子孙也会被她诛杀很多!”
太宗大惊,赶忙询问如果立马找出这个武姓女子,将其处死是否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然而李淳风却摇摇头说道:“不可,武姓女子称帝乃是天命,天命不可改。”
随后李淳风又补充道,倘若此时人为处死这个女子,不仅会伤及无辜,还会导致比她更凶猛之人篡夺李唐江山,到时李家子孙将无一幸免。
此后,李世民常常琢磨李淳风的话,起初,他怀疑预言中所说的这个女子是李君羡。
李君羡是唐朝武将,但他曾在一次宴会上,向李世民提起自己有个别名叫“五娘子”。
李世民觉得“五”谐音“武”,而李君羡又手握兵权,想要夺权可谓轻而易举,于是他便派人调查李君羡。
不曾想查来查去,一些证据显示李君羡的确有谋反的嫌疑,于是太宗便找了个罪名,把李君羡杀了。

李君羡死后太宗仍旧不放心,之后经过一些分析判断和对号入座,他又认定后宫的才人武则天就是那个“女主武氏”。
于是每当他看到武则天,都犹豫着要不要杀她,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相信李淳风,放过了武则天。
正是由于这个可怕的预言,彻底断送了武则天的侍寝之路,她只能在宫中艰难度日,和普通宫女一样在御前伺候。
不过太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因为不详的预言不再宠幸武则天这朵娇花了,儿子李治却惦记上了她。
要说武则天的确是运气好,那天她如往常一样在大殿里伺候太宗,恰逢李治前来面见太宗。
武则天抬眼望去,正好与李治四目相对,彼时李治正值少年血气方刚,见到这个青春妩媚的女子瞬间就动心了。

这次短暂的相遇后,李治就沦陷了,常常找机会接近武则天。
一来二去之下,二人就在太宗的眼皮子地下搞起了暧昧,不过李治胆小懦弱,并不敢与武则天发生实质性的关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病重在榻,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了,于是便开始安排身后事。
彼时李治已经成了太子,自然是要继承皇位的,可李世民深知自己这个儿子软弱敦厚,担心他不能守住李唐江山。
想到这里后,那个可怕的预言又浮现在李世民的脑海里,于是他又开始盘算要不要杀掉武则天。
思虑过后,他把武则天叫到了病床前问道:
“我死后,你怎么办?”
看着即将归西的太宗,武则天泪眼婆娑,悲伤地说道:
“青灯古佛,了却一生。”

李世民没想到武则天会这么说,心里瞬间放下了一些戒备,随即又想到武则天膝下无子,按例也是要去感业寺削发为尼的。
罢了,一个尼姑又怎么会篡夺李唐江山呢!
就这样,武则天又幸运了躲过一劫,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同年7月10日,太宗是一命呜呼,武则天和那些没有子嗣的嫔妃一起,被发配到了感业寺。
太宗死后李治继承皇位,史称“唐高宗”。
前文已经说道,高宗在做太子时就对武则天倾慕不已,因此他坐稳皇位后,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将武则天纳为己有。
不过令他头疼的是,武则天是先帝的女人,也算是自己的半个“后妈”,要想将她从感业寺接回来恐怕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王皇后看出高宗的小心思后,便决定顺水推舟,替高宗出面把武则天接回宫中。

而她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想让高宗记住自己的好,另一方面则是想将武则天纳入麾下,让武则天帮她对付颇得圣宠的萧淑妃。
很快,王皇后就张罗着把武则天接回了皇宫,并帮助武则天和高宗暗中约会。
起初,武则天还是恭恭敬敬唯皇后马首是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野心就暴露出来了。
武则天由于侍寝频繁,很快就怀上了高宗的孩子,生下皇子后她母凭子贵被封为“昭仪”,腰板也硬了起来。
这时王皇后才发现自己引狼入室了,但一切为时已晚。
之后武则天更是一路开挂,不仅牢牢抓住了高宗的心,还把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斗进了冷宫,自己则摇身一变成了尊贵的皇后。

高宗历来宠爱武则天,不仅在后宫诸事上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在前朝政务方面,也会听听她的意见。
一来二去之下,武则天的手也就渐渐伸到了朝堂之上。
高宗进入中年以后身体越来越差,常常感到“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只好将一些政务交给武则天处理。
武则天的确有治国雄才,在李治病重的时候,她一个人依然能将诸多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高宗深感欣慰的同时也隐隐担忧,生怕武则天的野心膨胀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朝中大臣担心武则天迟早会霸占李氏江山,于是便再三进谏,请求李治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
耳根子软的高宗最终被大臣们说服,决定废除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于是便找到上官仪,商量草拟废后诏书。

然而武则天不知从何处得到了消息,一气之下直接冲到了李治面前,质问他为何如此狠心。
李治与武则天毕竟有夫妻之情,耐不住面子的他只好甩锅给上官仪:“朕本无此意,这都是上官仪和朝中诸臣的意思!”
上官仪无语至极,但也不敢反驳高宗的话,更不敢再提废后一事,就这样,武则天保住了后位。
这次风波之后她变得更加心狠手辣,不仅将上官仪一家满门抄斩(上官婉儿及其母亲逃过一劫),甚至直接与高宗一起前往泰山封禅。
此后,大唐出现了天皇李治和天后武则天共同临朝的局面。
虽说是共同临朝,但高宗的身体实在太差,常常感觉力不从心,于是他便将自己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立为太子。

不幸的是,李弘突然暴毙走在了高宗和武则天的前面,无奈之下,高宗又立他与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贤为太子。
不料李贤后来因为谋反罪,被贬为庶人流放巴州,太子之位就落在了李显头上。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李治重病不治驾崩了,李显继承皇位。
李显称帝后,武则天依然对朝堂之事指手画脚,惹得李显非常不满,因而两人常常出现分歧和矛盾。
武则天一怒之下,以李显“要将李唐江山拱手送给韦玄贞”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远迁到房州。
彼时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就剩下李旦一个人了,武则天瞧不上这个平庸的四儿子,但还是将他扶上了皇位。
李旦深知母亲的野心,在皇位上战战兢兢的坐了一段时间后就主动请辞了。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武则天就这样半推半就的登上了唐朝的权力顶峰。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巩固皇位、造福百姓,造就了“贞观遗风”的局面。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已经是74岁高龄了,不得不开始考虑皇位的继承人。
她原本有意将皇位传给武氏子弟,但狄仁杰却进谏道:
“陛下,试问母子关系与姑侄关系,哪个更亲近?
倘若您将皇位传给儿子,千秋万岁后您将在太庙受到子孙跪拜。
倘若您将皇位传给侄子,臣尚且没有听说过,哪个侄子称帝后会将姑姑供养在太庙。”
这一番话令武则天茅塞顿开,立马打消了将皇位传给武氏子弟的想法。
最终,武则天几番权衡,还是将皇位还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

临终前,她对李显交代道:“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短短十个字,既表明了自己终究还是李家儿媳,又将李唐江山完完整整地还给了李家后人。
至此,一代女皇武则天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回顾武则天的一生,她从一介庶女到侍寝才人、修行尼姑、大唐皇后、一代女皇,可跌宕起伏、步步为营。
或许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自己的一丝善念,差点断送了整个李唐江山。
而武则天最终听从劝谏,选择将皇位还给李氏子孙,其中虽然有权谋私心,但也展示了一代女皇的豁达与开明!
真实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 18年的付出白费(帝王薄情)
在历史上面真正的甄嬛下场是非常悲惨的,18年的付出却还不如康熙的一句话,体现出了帝王的薄情。甄嬛传这部影视剧一直以来都被很多人反复刷看,也可谓称之为是宫斗剧的鼻祖,在剧中,甄嬛刚刚入宫的时候还是一个少女,经过了一路的困难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贵妃是剧中的胜利者,和历史上面的甄嬛,并没有那么好运。真正历史中的甄嬛我要新鲜事2023-03-25 02:15:190000武则天登基都快七十岁 为啥还要养男宠(皇帝计谋)
武则天的男宠是为了帮她加强统治。武则天在登基的时候,都已经66岁了,而且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老老迈,反而有着一些年轻的举动,比如武则天在上位之后,除了励精图治之外,对自己的个人感情也很看重,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也有着自己的后宫,只不过后宫当中并不是女性,而是他所圈养的男宠。武则天的男宠我要新鲜事2023-07-01 21:53:540005秦穆公简介:春秋五霸之一,秦国第九位国君
对于秦穆公,大家肯定不陌生,秦始皇算是秦穆公的的十九世孙,他是春秋五霸之一,曾帮助晋文公回国即位,实现秦晋之好。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继位,他励精图治,将秦国发展壮大;前628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抓准机会,不断完成了收复西戎,还消灭了晋国,成为一方霸主!一、秦穆公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5:30:210000管仲的一条计谋 被老美沿用(通货膨胀)
管仲用通货膨胀的首发摧毁了楚国。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楚国可以说是众多诸侯国中最富足的,也是兵力最为强盛的,与此同时,楚国还经常骚扰齐国,这让齐桓公十分的气恼,想要出兵震慑楚军,却又畏惧楚国实力太过于强横,无奈之下只能请教宰相管仲,那这个时候管仲呢,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他让齐桓公去买楚国的鹿,而且还要花重金购买,一头鹿的价格在8万钱左右。与此同时,还让齐桓公暗中在各国收购粮食。楚国美梦我要新鲜事2023-04-24 21:55:500000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类人群 不能读书不能种地 (贱民)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类特殊的人是贱民,不能读书,种地还不能和平民通婚。在封建时期根本就没有人人平等,而且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虽是男女平等,而且每个人都有着能够读书识字自由分配的权利,可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类人他们更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还不能上学,不能种地,甚至是不能和平民通婚,这群人是什么人呢?贱民也叫堕民我要新鲜事2023-04-10 14:24: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