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19

2019年上海15岁女孩突破世界难题,拒绝央视采访:别让我妈看见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7:07:230

2019年10月29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

在这场为期三天的大会上,4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上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科学家,以及众多中国两院院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的未来。

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盛会,却让一名年仅15岁的中国小女孩意外走红。

这名女孩坐在台下,神情专注地听着大师们的演讲。

她叫谈方琳,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名中学生。

由于破解了一道世界难题,受到主办方的邀请,参与此次盛会,她是这场论坛里“最年轻的科学家”,故而吸引大量眼球。

各国主流媒体都想采访她,包括央视的记者也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她都拒绝了这些采访。

而她拒绝的理由也让很多记者百思不解,她说她不想让妈妈看见。

那么,为什么她会以这样的理由拒绝接受采访呢?在她身上究竟有怎样的故事?

谈方琳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老师。

她的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或许是她太过于专注在数学的学习中,她的其他科目的成绩并不理想,在中国这个应试教育浓厚的环境里,偏科是很难让老师和家长接受的。

毕竟要想考上心仪的高中甚至大学,那就必须要各科成绩齐头并进,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

面对孩子偏科的情况,老师们往往会建议家长多给孩子补补课,家长们也会四处走动,给孩子安排各类补习班。

但谈方琳的父母,并没有做出这种选择,他们经过一番考量后,觉得与其逼迫女儿去上各种补习班,不如针对她喜爱数学这一点进行引导,如此还能给予她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此后,他的父亲每天回到家里,都会陪着他一起学习数学,有着父亲的教导,谈方琳的数学成绩,在同龄人里一骑绝尘。

她不再满足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数学知识,时常缠着父亲给自己讲解数学领域最前沿的内容。

她的父亲也没有觉得女儿好高骛远,认为既然女儿在数学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那么就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于是,他一改之前的教育方法,像一个朋友一样和女儿相处,尝试让女儿接触一些前沿知识和世界难题。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谈方琳小小年纪就培养出了一套属于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她的进步非常快,等到上初中时,她的父亲也开始感到了压力。

很多时候,面对女儿的提问他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给出答案,甚至一些答案他也无法确定是否正确。

为此,他的父亲也放下了做为老师的矜持,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一下课就去向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请教问题。

得到答案后,他的父亲会非常兴奋地回到家里,与女儿一起交流答案。

父女二人常常会因一道难题探讨到深夜,也会因费劲心思得出答案后,击掌相亲。

他的父亲并没有因为女儿的年幼,就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就是真理,他非常尊重女儿的想法,鼓励女儿大胆探索问题的答案,他们是父女,更是探寻真理的求道者。

在数学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她的父母也希望她能分出一些心思在其他科目上。

当然,他们并没有采取强迫的方式,与成绩相比,他们更希望给女儿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她的父母会给她带来一些国际前沿的数学研究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用英语编写的,以此引导她进行英语方面的学习。

谈方琳也知道要想在数学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就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所以也并不排斥英语,反而学习的非常认真。

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飞快提升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看到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在2013年发表的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最新研究成果。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为“黄金分割数列”,这串神秘的数字像一串上帝密码一样,瞬间就让她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从这之后,她小小的脑袋里每时每刻都在闪烁着这串数字,每天她都会和父亲一起讨论“斐波那契数列”,一起研究这串“上帝密码”。

有人说数学是“宇宙唯一共同”的语言,是一切科学的起源,解读数学语言的过程,就是在解剖世界的真相。

谈方琳的年纪虽小,但她确实已踏上了探寻真理的旅程。

他的父亲毕竟是一名大学老师,每天陪伴她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候,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在思考。

追寻真理的路上,注定会与孤独常伴,她并不在意这份孤独,反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充实而快乐。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你的时间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在她十五岁那年,她的努力结成了果实。

一篇《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的研究成果以她的名义发表了出来,这份研究成果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

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众多数学家的关注。

同年,她凭此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的一等奖及专项奖,并以初中生的身份获得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奖和一等奖。

2019年10月,上海市举办了“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论坛”,谈方琳收到主办方的邀请,参加了这次盛会。

这一天她起了一个大早,早早地就来到了大会现场,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希望能与这些科学界的泰斗进行交流。

三天的时间里,她听得异常专注,不放过每一个吸收知识的机会。

作为大会上年龄最小的参会人员,她也吸引到了众多目光。

对于这样一位充满求知欲的天才少女,这些前辈都给予了她足够善意,而她的出现,自然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休息期间,很多记者都找到了她,希望能简单的采访一下她,其中就包括央视记者,但谁都没想到她会拒绝,而拒绝的理由竟是不希望妈妈看见。

为什么她会拒绝呢?

她没有说明原因,但根据她的经历不难找到答案。

原来在她发表了研究成果,并取得一系列荣誉和名气时,她的母亲思考过这些名气对她成长的影响。

我们都学过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方仲永因五岁时显露诗才,被誉为神童,他的父亲非常高兴,每次外出拜访都会带着他,让他在亲朋好友面前显示才学。

不久,方仲永神童之名传遍十里八乡,孩子有才华,作为父亲难免会向亲朋友人炫耀,这本是人之常情。

但他的父亲太过看重这份虚荣,并且还以此谋利,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最终酿成了悲剧。

在方仲永十二三岁时,他的才能已经与名声不匹配了,这对父子二人的打击都很大。

最终,方仲永再也没有从这份打击中站起来,彻底泯然众人,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心智还尚不成熟的少年少女来说,更是如此。

很多历经人世沉浮的人尚且会被盛名所累,更何况是还未步入社会的未成年。

有了名气,大家对其期望自然就会更高,一点小小的缺点也会被无限放大。

小小年纪便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身边的人未能适当做出引导,这些年少成名的天才,往往会在阴影中逐渐丧失才华。

又或者迷失在名气编织的虚妄幻境里,失去了初心,裹足不前。

谈方琳的母亲早早地就看到了这一点,她知道在这个信息时代,名气的传播会更快,众人的反馈也更丰富,伴随而来的舆论压力也会更大、更凶猛。

所以她才会告诫女儿,尽可能低调内敛,不要去接受采访,不要去追逐名气。

作为母亲,她不希望年幼的女儿成为他人指指点点的网红,她希望女儿能沉下心去学习,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

事实证明,她的母亲的确非常有先见之明。

虽然她没有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但大会结束后,依旧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了她的事迹,并将她誉为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少女。

此情此景,一如千年前的方仲永,通过媒体的报道后,很多人在网上留言对她议论纷纷。

这些言论大多充满善意,对她的未来抱着期许,但也不乏一些充满恶意的言论,有的人在没有丝毫证据的情况下,质疑她所取得的成绩。

这些人怀疑是她的父亲在为她铺路,怀疑她的研究成果充满水份,这些言论恶意满满。

试想一下,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面对网上这些铺天盖地的言论,是如何的惶恐。

无论是那些对她报以期许的话语,还是那些充斥恶意的质疑,都毕竟给她带来巨大的压力。

好在她的父母不是方仲永的父亲,他们知道如何引导自己的女儿,保护她不受外界的伤害,他们没有回应网上的风波,像平时一样生活着。

自隋朝开科举以来,读书考试就融进了每个中国人的生活,这份影响延绵至今。

中国能在当代高速崛起,浓厚的教育氛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时代在变化,相应的教育方式也在跟着变化,如何教育好孩子,是当下很多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小时候,互联网尚未普及,对很多家庭来说,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最多等孩子放学后,监督一下孩子写作业,给孩子报补习班的家庭都还是少数。

但随着生活的富足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仅如此,老师们也会经常与家长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那在当今的这个社会里,如何教育好孩子呢?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很难有人给出满意的答案,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谈方琳的故事中,获取些许启示。

首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应该要保持十二分的耐心,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在辅导孩子时情绪失控,更甚者还出手打骂孩子。

成年人的世界确实不容易,经常要面临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好不容易回到家里,还要陪着孩子写作业,甚至思考着如何教育好孩子,难得清闲。

但这些困难和压力,至少都不应成为对着孩子发泄的理由,毕竟孩子被题困住,思考不出答案,也会非常着急。

作为孩子的依靠,如果在此时对他大吼大叫,很容易给他造成心理阴影。

所以,耐心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可以说一个没有耐心的人,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本身也是一场自我修行和学习的过程。

除了耐心,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非常重要。

前段时间,一个短视频火遍全网,视频里一家三口围在家里书桌上认真看着书,在他们旁边有两个书架,书架上整齐摆放在各类书籍。

这样的家庭氛围让人艳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抱怨,抱怨孩子经常抱着手机和平板玩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难以管教。

最终将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怪在游戏上,进而迁怒游戏公司。

其实,如果能思考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会知道这根本就不是游戏惹的祸,而是作为家长,没有给孩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很多人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也会玩手机,如此连自己都控制不住玩,却要求心思未定的孩子不准玩,又准备可能成功呢?

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多花心思,并且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最后要强调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第一无二的,他们身上都具备着与生俱来的才情。

如何挖掘孩子的天赋,培养他的兴趣爱好,都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不要死板地以学习成绩给孩子贴标签,要学会引导他,不要扼杀了他的天赋才情。

正如谈方琳的父母那样,发现她的兴趣所在,耐心地为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慢慢地引导他。

最终,你会发现孩子的天赋才情。

编辑:暗里着迷

责编:林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