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19

孙中山去世后,袁世凯之子送来28字挽联,字字深意后人争论不休

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5:51:491

辛亥革命后,胜利的果实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抢去,在孙中山先生退位后,袁世凯成为了民主中国的独裁统治者。他甚至竟然公然撕毁合约,篡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毅然决然地再一次领导革命党人,在全国开展了针对袁世凯复辟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护法运动”等。

但由于常年奔波和昼夜劳累,使孙中山先生的身体很快应付不来,最终于1924年3月12日,带着“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在北京病逝。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世人皆为惋惜。人们纷纷书写挽联,为表达对其挽救中华文明于危亡之中的伟大壮举的纪念。

这些挽联有的出自与孙中山先生并肩战斗的盟友之手,有的出自对其表达敬意的民间文人之手,还有的是出自先生的敌人之手。

但就在这么多挽联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死对头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却送来一副。不仅是这副挽联的所写人令人们感到惊讶,挽联的内容也让世人争论不休。

那么,作为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为什么要给自己父亲的敌人送挽联?

挽联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为何引得后人对此议论不休?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举国哀悼,各界文化人士更是对此深感痛心,遂写下诸多挽联,以此来表达对“国父”的哀思。

国民党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准备为其举行国葬,并成立了国葬纪念委员会。而委员会为了纪念全国民众以及各界人士对孙中山先生的哀思,还专门编纂了一部《哀思录》,用来纪录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以及国葬的各项具体事务。

而根据《哀思录》的记载,从3月12日,到4月1日这20天中,治丧处共收到了为孙中山先生所写的挽联近6000副,这其中还不包括后来海外爱国人士所写的挽联。

在这众多悼念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内容上来说几乎都是歌颂他一生为中国所做的卓越贡献,赞美他带领全国人民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各种挽联文采飞扬、庄重雅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实际上,在前文提到的近乎超过60000副对联中,有不少都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敌人,如陈炯明等人。

虽然生前为敌人,但他们也视先生为一位可敬的对手——一个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一生,在去世前还在挂念中国未来的前途,还在高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种精神和坚持,连对手都为之动容。

而在这么多联之中,其中有一人写的联,不仅写联人的身份令人惊讶,联的内容更是非常深刻,这个人就是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

首先,袁世凯作为孙中山先生生命后半期的大敌,按理来说身为袁克文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为先生写挽联,这不禁令人感到好奇,袁克文到底是基于怎样的心理来送挽联的?

其实和其他人一样,袁克文也是本着对孙中山先生的仰慕和惋惜之情来送挽联的,尽管他的父亲与孙中山先生是敌人,但他不仅从没有把先生当成敌人,而且对先生充满了敬佩与感激之情。

袁克文的挽联写道:

“埏遂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迁作霸王本纪,不教成败论英雄。”

首句前半句中的“埏遂”原意为墓道,这里指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明帝故陵”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此句较为写实,意思是说,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离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很近,现实中中山陵和明太祖陵相距仅有1.6公里,这里拿明太祖朱元璋与孙中山先生作比较。

后半句的“俎”“豆”都是指古代祭祀的容器,此句的意思是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江南的民众会自发对他进行供奉,感激先生的一世贡献。

后一句的前半句中,霸王项羽本没有当上帝王,司马迁却在《史记》中把项羽放在了专为帝王所写的“本纪”一类,以此来表达对项羽的钦佩之情,和没有当上帝王的遗憾。这里以霸王项羽来暗指孙中山先生。

最后半句的意思则比较清晰明确了,成功与失败并不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英雄。

这副挽联表面上来说是一副绝好的对联,对仗工整,用典恰当,寥寥数语却包含深意。而后人对这副联的争议,也正是在它的所蕴含的“深意”之中。

有人认为这副挽联将孙中山先生与明太祖朱元璋和西汉霸王项羽做比较,是为了突出先生一生为中国、为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有着明显的歌功颂德意味。

但还有人认为这副对联表面上是对孙中山先生的歌颂,实际上则是“褒袁贬孙”,关键问题就在尾联的“江南”二字。

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而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就是其中之一。

梁羽生认为,袁克文在首联后半句用“江南”两字,而不是用“江山”,意为对孙中山先生的贬低。

因为孙中山先生是在中国南方开始革命道路,后来领导建立的中华民国,也只在江南地区握有实权,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统治过北方,没有真正地统一中国

因此自然不能用统一的江山,而只能用江南。

而将孙中山先生比作朱元璋和项羽,在联中叶并没有明确表达是对先生的称赞,因此这个比较是中性的,可以理解为歌颂先生和二人一样功高至伟,也可以理解为以二人的成功来讽刺先生的失败。

但如果这样理解,尾联后半句的“不教成败论英雄”又显得不太恰当。毕竟这句话的意思明显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肯定,虽然先生的梦想至死都还没有成功,但纵观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正是袁克文“中庸”的创作手法,使得这副对联有了可以多重解读的内涵,也因此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争论。

晚清时期,自从鸦片打开中国国门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陆续侵略中国领土。

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大片领土都被外国侵占了去,国家的主权不再由我们自己做主,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此种情况,孙中山先生曾多次上书清朝统治者,希望能效仿西方,在中国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并直言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源上彻底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

但守旧的清政府只一心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中国的发展进步,更不顾天下百姓的生存死亡。

无奈之中,孙中山先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志在“振兴中华”。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 “睁眼看世界”的先锋人士加入,兴中会发展成为了规模更大的中国同盟会。

而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 “三民主义”,强调要以武装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至此,先生开始在全国各地奔走,宣传民主思想,壮大革命势力,使整个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

1911年,武昌起义率先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彻底改变近代中国命运的一次革命正式打响。

随后南方各省按照先前孙中山先生制定的起义计划,纷纷宣布独立,至此,中国的主要势力变成了了北方以清王朝为首的势力,和南方以革命党人为主力的革命势力。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成为临时大总统。但此时的中国,还远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民主共和国。

虽然中国南方地区已经在国民党的控制下,但清王朝还没有被完全推翻,整个北方还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

为了尽量不动用战争而彻底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孙中山先生无奈之下只得求助当时手握重兵的袁世凯,以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诱使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从而使整个中国从封建社会都过渡到民主共和国。

袁世凯作为军阀头子,以武力逼迫了清朝皇帝退位,至此,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在中国彻底消失,民主共和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起来。

就在所有人以为此后的中国一定会在民主共和的制度下逐步强大繁荣时,袁世凯却撕毁了与孙中山先生的合约,篡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想要以此来稳固自己的权力。

1915年,袁世凯甚至在英国和日本等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共和政体不符合中国国情为借口,宣布建立“中华帝国”,自己担任皇帝。

面对袁世凯复辟的无耻行径,孙中山先生决定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待,不让无数革命烈士的 血白流,便又一次扛起了革命的大旗,领导发动了针对袁世凯复辟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并成功阻止了袁世凯复辟称帝的计划,袁世凯也在登基后的第84天郁郁而终。

袁世凯死后,国民党并没有像在孙中山先生领导时期统领全国政权,中华民国的政局开始出现大规模动荡,各地的大小军阀开始割据一方,中国开始进入了混乱的北洋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中国名义上仍然是民主共和国,但执政者已经从追求民主的国民党,变成了各专制军阀,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吴佩孚、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轮番争抢执政。

由于军阀执政大都采用军政一体的方式,这大大破坏了先前革命党人营造了民主自由氛围,再加上军阀之间的斗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中国俨然一副乱世之景。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先生又一次扛起了革命的大旗,率领全国革命党人发动了“护法运动”。其后在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感召下,全国又开始了反对北洋政府的“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期望结束各路军阀的专制统治,恢复共和。

但孙中山先生由于连年征战四方,积劳成疾,没有坚持到革命成功,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了。

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后,袁克文给孙中山先生送挽联的行为,可以从其反对父亲袁世凯称帝的态度中窥探一二。

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举国一片哗然,尽管革命党和民众强烈反对袁世凯称帝,但他们毕竟没有实力与之正面硬刚。

相反,国会和各地军阀都纷纷支持袁世凯称帝,一些人还组成了政治团体“筹安会”,其中包括刘师培、严复等封建代表。

袁克文在得知父亲不顾天下百姓苍生的意愿,逆世界潮流而动的称帝举动后,便马上联系自己的好友方地山、梁鸿志等人,计划阻止袁世凯的复辟计划。

袁克文等人了解筹安会是促成袁世凯复辟的主要团体,便提出首先要想法设法瓦解筹安会,并做出了详细的计划。

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袁世凯就将袁克文叫了过去,问到他们昨晚秘密聚会,计划揭露筹安会黑暗面目一事。

听到袁世凯的之后后,袁克文一阵慌张,毕竟这是阻挡父亲当皇上的大事,竟然这样被轻易发现了。

不过好在袁克文见过不少世面,沉着冷静地说自己只在意花前月下,从来不过问政治事务,这大家是知道的。

一番“狡辩”后才勉强把袁世凯给蒙住,不至于命丧当场。

至于聚会早到泄露的事情,原来参与聚会的梁鸿志是筹安会的一名卧底。在他们聚会散去不久后,梁鸿志就把聚会以及他们计划的事情,报告给筹安会了。也难怪消息如此快就到了袁世凯的耳朵中。

在阻止袁世凯称帝的计划落败后,袁克文被严密监视了起来,没有机会再次计划阻止。

有一天,袁克文在游颐和园的时候,眼前的断壁残垣令他思绪万千,想到自己的父亲又要做天下的罪人,袁克文又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提笔下来了诗文两首,名为感遇。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乍著微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

波飞太液心无著,云起摩崖梦欲腾。

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明室转明灯。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这首诗通篇写满了劝诫袁世凯不要登基称帝的语句,意蕴十分丰富,在文学艺术上也有极高的成就,不仅对仗工整、用典颇多,而且用的恰到好处,是一首兼具内容和形式美的好诗。

尽管袁克文已经如此相劝,但着魔般的袁世凯完全不为所动,依然没有放弃那颗想当皇帝的心。并且在看到这首诗后,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把袁克文赶出了家门。

被赶出家门的袁克文后来考变卖古玩字画为生,贫苦艰辛,最后于1931年死在天津,年仅42岁。

由此可见,尽管袁克文平日里不喜政治,还是能在大是大非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场。他给孙中山先生赠送这样一副内容具有争议的挽联,或许就是表达对先生的尊敬,让先生释怀,不必为失败在地下挂念。

如今世人已经无法准确得到袁克文的这副对联对孙中山先生到底是贬还是褒,但结合袁克文先前反对袁世凯登基称帝的举动,笔者认为,这副挽联或者正是表达了袁克文复杂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孝道要求他不得对父亲不敬:在袁世凯违背天下民意登基称帝时,他予以劝阻,但在外人面前,他不能明确指责父亲的所做作为。

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明确表达对孙中山的尊敬与仰慕:先生为中国能够走向民主、科学、自由而奋斗一生,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关心着中国的未来,这种崇高的信念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榜样。

虽然孙中山先生去世时“革命尚未成功”,但后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不仅成功地完成了革命,并且正在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路走去,心怀信念,一路向前。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