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成吉思汗后裔,曾在天津大破英国海军,最终却被一小孩所斩
这个问题,我大清科尔沁郡王、博多勒噶台亲王、湍多巴图鲁僧格林沁有话要说!
僧格林沁这个名字,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紧紧连在一起。僧格林沁出生于蒙古牧民家庭,直到十二岁前一直为富人放牧,过着贫苦的日子,同年经历使他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发达之后,僧格林沁非常爱护百姓。十四岁时,命运之神眷顾了这个小牧童,他被选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的嗣子,飞上枝头变凤凰,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之爵位。

有了蒙古贵族身份这块敲门砖,僧格林沁很快得到了清朝朝廷的任用,他从御前行走开始做起,逐渐进入军界,并崭露头角。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基因在他身上重新显现,僧格林沁勇猛,果敢,极具军事天赋。僧格林沁受到重用后不久,太平天国即席卷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在占领南京后,太平天国出兵北伐,由于沿线清军战斗力衰弱,北伐军一路披荆斩棘,居然攻到了京城的门户天津卫。清政府见状惊慌不已,再也坐不住了,僧格林沁临危受命,被咸丰帝指派前往天津迎击太平天国北伐军林凤祥部。临行前,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经使用过的宝刀交给僧格林沁,以勉励他奋勇杀敌,旗开得胜。

僧格林沁果然不负众望,自咸丰三年十月与太平天国北伐军在紫荆关接战后,几乎连战连捷,打得太平军节节败退。咸丰五年,僧格林沁继续向北伐军发动攻击,在山东大破北伐军,于当年一月活捉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接着又在同年五月再次大破北伐军,生擒太平天国名将李开芳。僧格林沁顺利完成了保卫京城,肃清北方太平军势力的任务,一时声威大震。
这位蒙古勇士,也并非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之之辈。僧格林沁是当时清政府中少有的所谓“鹰派”,对于洋人,他主张坚决予以打击,让他们知道厉害。1859年,僧格林沁奉命在大沽口布防,不久之后英国人十三艘舰艇组成的舰队来到八里桥,向清军发动猛烈攻击。由于僧格林沁的严密部署和清军的同仇敌忾,英国人三艘炮艇被击沉,四百余人被当场击毙。自1840年来,这是中国军队面对西方列强的第一次大胜。僧格林沁实现了这一壮举。

但洋人毕竟不是吃干饭的,当时中西方的力量实在悬殊,局部胜利只能是一时之利,而胜少败多才是常态,在接下来的交手中,僧格林沁屡屡败给洋人,但他确确实实打出了血性尤其是八里桥之战,面对洋人的枪炮,蒙古军队一往无前,但无奈落败。北京城被英法联军攻陷后,咸丰帝想到了和谈,作为“战争贩子”的僧格林沁自然遭到了处理,就如同当年的岳飞一样,主战派将领往往被当作和谈的牺牲品。
1860年,捻军起义席卷北方,清政府被迫启用僧格林沁。这次出征也是僧格林沁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五年后,在一次战斗中,僧格林沁被诱至捻军的埋伏圈内,虽然拼死抵抗,但僧格林沁最终没能突围。更为讽刺的是,曾经痛扁太平天国,大败洋人的一代巴图鲁,最终居然被捻军中的一个十六岁小孩所斩,这个小孩甚至在史书中没有过多记载,仅有他的名字,叫做张皮绠。
还是老话说得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一个人的一生是不可预料的,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翻船,有可能在小沟里说翻就翻,看来运气还是很重要的。
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故宫主要建筑在哪个位置
说起北京,那里有非常多古代建筑。那些建筑都非常庞大壮观。而大家对于北京古代建筑,最了解的莫过于故宫。故宫规模非常庞大,历代明清皇帝所居住地方。这样神圣的地方便有很多人前来参观,不过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估计大家应该没听说过。一、故宫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1:05:17000083年无锡市天降巨冰,科研人员研究后大喜:人类史上一次重大发现
1983年,无锡。江南春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市井街巷如平日般人流不息。突然,一声轰鸣惊醒众人,只见一个庞然大物从南仓门上空掉落,直直砸在地面上,激起一层白雾!路人惊魂未定,凑近一看,眼前的一幕更是令人震惊,这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竟然是一块直径约有50-60厘米的大冰块!我要新鲜事2023-05-23 09:11:080000清朝时期的扬州十日 为何被称之为惨案(十日屠城)
清朝时期的扬州十日清朝军队凌辱妇女杀人八十余万。想必大家都知道,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一部血泪史。在明朝灭亡之际,当清朝的军队第一次走进扬州城时,就对扬州的老百姓进行了大规模的搜刮,不过在当时,只要老百姓愿意掏出银笔银子救赎自己,也就是说这笔钱就是自己的买命钱,虽说百姓们都有一些积蓄,但并不只是有一个兵朝自己要钱。1.十日屠城我要新鲜事2023-10-17 20:38:560001皇帝为保命装瞎三年,妻子当着他面与人苟且,睁眼后终一雪前耻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权力凌驾于众人之上,他们所站立的位置仿佛是接近天堂的高处。他们的权威无可撼动,他们所说的话,就如同神谕一般,众人无不顺从。在唐朝末年的动荡岁月中,一个名叫杨行密的少年,诞生于庐州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困苦和艰辛,天灾频繁,父亲病逝,家境更加贫困。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17:500000为何古人认为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五服究竟代表什么
五服作为古代社会亲疏关系的标准,在现代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五服内的人被视为亲戚,五服外的人则不再被认为是亲戚。五服的概念贯穿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亲疏关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五服追溯自己的根源,这也是每个人难以忘却的根本。古人将亲疏关系划分为五服,成为衡量亲疏远近的标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3:5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