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苦等丈夫64年,82岁离世穿红嫁衣下葬,15年后丈夫身份揭晓
1996年冬季的一天,河北省行唐县庄头村,一个农家院子里围满了人。
只见屋里的床上躺着一位82岁的老奶奶,伸出手颤颤巍巍地指着一个蓝色包裹,示意自己要穿红嫁衣下葬。
家人们赶紧掏出红嫁衣,并给奶奶撒了一个谎,奶奶才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这一刻,孙子崔建强再也绷不住了,大声哭喊着:“奶奶,您等了爷爷64年,对不起,我们还是骗了您呀...”
这位奶奶为何要求穿红嫁衣下葬?孙子们究竟骗了她什么事?
这一切要从1914年说起...
1914年的一天夜里,河北省行唐县南贾素村传出了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声,这是付家的三女儿出生了。
当时是清王朝被推翻的第三年,尽管已经是民国时代了,但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过得很清苦。
因此这个三女儿的出生,并没有让父母觉得很欣喜,反而发愁家里又多了一张嘴,父母也就很随意地叫她三妮。
父母后来又生了弟弟妹妹,因此付家一共有8个孩子,四男四女。
不幸的是,家里的几个男孩都患病夭折了,只剩下付三妮和三个姐妹。
因此,付三妮从小就跟着姐姐们一起干活,帮着父母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17岁那年,付三妮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媒人便开始陆续上门提亲了。
这天,媒人喜笑颜开地再次找到付三妮的父母,说本县庄头村有个男孩很不错。
付三妮躲在门后听到这样的话:“小伙子姓崔,长得很俊朗,是保定二师毕业的,真是一表人才!”
“现在在当老师,家里有十几亩田,有个大院子,保准你家姑娘满意!”
要说那个年代找对象,还真是全凭媒人的一副三寸不烂之舌,付三妮的父母很快就被说服了。
没过多久,崔家的聘礼就送了过来,付三妮也做好了出嫁的准备。
婚礼如期举行,付三妮穿着大红的嫁衣来到了崔家,一番热闹过后就到了入洞房的环节。
丈夫崔志尧在酒席上喝了点酒,但还是彬彬有礼地掀开了付三妮的盖头,憨憨地说道:
“你穿这个红嫁衣真好看!你嫁给我,以后怕是要跟着我吃苦了...”
付三妮只顾着掩饰着初为人妇的娇羞,并没有去想什么受苦不受苦的。
新婚之夜过后,付三妮早晨起床准备做早饭,忽然看到满院子的孩子,丈夫也起身出来,这才告诉她家里的真实情况:
原来,媒人所说的十几亩田已经卖出去了一大半,这大院子就是几间土房子,住满了一家老小。
不仅如此,公公和奶奶病得很重,时刻需要人照顾,剩下八个孩子里,有5个是丈夫的弟弟妹妹,有3个是丈夫大哥的遗孤。
付三妮看到这幅景象,顿感被媒人“骗”了,可一想到昨晚丈夫温柔的话语,她便决定跟丈夫一起好好照顾这一家老小。
于是,从这一天起,付三妮就开始起早贪黑地干活,伺候公公和奶奶,给几个孩子做饭洗衣。
即便如此,她还是会偶尔发愁,担心自己没有文化,而丈夫是个教师,会不会有人说他们不般配。
丈夫崔志尧的确是个文化人,可他看到妻子如此善良贤惠,便时常说自己有福,是自己高攀了妻子。
而他也会在闲暇时候,教妻子读书写字,还给她讲当前的时事政治和革命思想。
就这样,二人相敬如宾、甜蜜恩爱地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
1933年,付三妮怀孕了,她本以为能和丈夫一起将女儿抚养长大,可丈夫却忽然在春节后的一天,匆匆忙忙地收拾起了行李准备离家。
临走之前,丈夫紧张地叮嘱道:“如果我三天之内没有回来,你就把我所有的书和资料都烧了。”
说罢,丈夫就提着皮箱扭头走了,在他一只脚跨出门槛后又忽然转过身,表情无奈地说道:
“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
随后,付三妮就眼看着丈夫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在之后的三天里,付三妮度日如年,因为她知道丈夫在从事一项很危险的工作。
到了约定的时间,丈夫果然没有回来,付三妮赶紧把丈夫留下的书和资料找出来准备烧掉。
可是她不确定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于是她便挑出了几本丈夫喜欢的书藏了起来,也好给自己留个念想。
看着剩下的书和信燃为灰烬,她心底慢慢生出了一种绝望感。
她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喃喃地说:“妮儿呀,等你出生,你爹总该会回来吧?”
就这样,付三妮在怀着身孕的情况下,艰难地照顾着一大家子人。
几个月后,付三妮的女儿出生了,但是丈夫却依旧没有回来。
付三妮看着这忙忙碌碌的日子,便随口给女儿取名叫“忙妮”。
一晃四年过去了,忙妮已经慢慢懂事了,她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爹,自己却只有娘,便时常撅着小嘴问:
“娘,我爹呢,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我爹呢?
...我爹什么时间回来看看我?”
每当这个时候,付三妮就眼眶红红的,告诉女儿等她长大了爹爹就回来了。
付三妮原本只是想等孩子大了,再告诉她真相,然而老天爷却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
因为不久后,忙妮得了重病不幸夭折了。
女儿死后,付三妮的身体和精神一下子垮掉了,她不吃不喝,也不说话,整日眼泪汪汪地抱着女儿的衣服发呆。
娘家人担心付三妮会想不开,便把她接了回去。
一个多月后,付三妮的精神头恢复了一些,便想着回婆家去看看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们。
不料刚进门,孩子们就扑过来哭作一团,像是自己的亲妈回来了一样激动。
付三妮看着公公和奶奶期盼的眼神,心里略过一丝不忍,便转身去给孩子们做饭了。
就这样,付三妮又开始默默地守护起了这个家,而这一年付三妮才23岁。
后来的很多年里,付三妮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国难,总算把崔家的孩子们拉扯大了。
这个时候,公公和奶奶看到孩子们渐渐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便告诉付三妮,如果想改嫁他们会支持。
他们猜想崔志尧应该是不会回来了,总不能把付三妮一直捆在这个家里。
付三妮犹豫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给公公和奶奶养老送终。
此外,她也坚信,丈夫一定会在某一天回来的。
然而经过了几十个春秋冬夏,崔志尧还是杳无音讯,付三妮却已经成了满脸沧桑的妇女。
在这些年里,付三妮不仅送走了公公婆婆,还给弟弟妹妹张罗了婚事。
当时三弟相中了一户人家的女孩准备结婚,可是女方家里嫌三弟没有单独的房子,便迟迟不让女儿嫁过来。
付三妮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腾出自己的房子,让给了三弟。
最终,付三妮帮着三弟张罗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总算是没有辜负丈夫的嘱托。
三弟看嫂嫂为了这个家,从一个年轻女孩熬成了一个老妇人,深感长嫂如母,便提出等以后有了儿子,就过继给付三妮。
后来,三弟果然有了儿子,他提出将儿子过继给付三妮,可其他的弟弟们也想尽这一份心意。
于是,几个兄弟便商量着,让付三妮自己在几个孩子里挑一个。
付三妮最终选了五叔弟家里的长子崔大平,因为崔大平从小就是在她膝下长大的。
之后,崔大平夫妇也生了孩子,付三妮从此就有了一个新的念想——帮忙带孙子。
孙子名叫崔建强,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崔建强长大懂事后,得知奶奶一辈子都在等爷爷回来,便时常用稚嫩的语气说:
“奶奶,等我长大了有本事了,我一定帮您把爷爷找回来!”
然而,还没等小孙子的愿望实现,付三妮却等不了了。
82岁那年,也就是1996年,付三妮因为一场意外的大火被烧成了重伤。
孩子们赶忙将她送到医院,可医生一看烧伤面积无奈地摇摇头,建议他们回家准备后事。
孩子们只好将奶奶送回家里,一提到医生说奶奶撑不住三天,儿孙们哭成了一片。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奶奶居然撑过了一个礼拜,不过崔建强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奶奶虽然撑过了几天,但他看得出奶奶身上很疼,他总能听到奶奶虚弱的呻吟声。
到了第八天,崔建强看奶奶马上就要走了,便赶紧把家人都叫了回来。
奶奶看着满屋子的人,艰难地伸出手指着一个蓝色的包袱。
崔建强赶忙打开包袱,包袱里露出一件红色的嫁衣,正是奶奶嫁到崔家时穿的那件。
他将嫁衣放到奶奶跟前,奶奶艰难地张口,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崔建强通过奶奶的口型,领会到了奶奶的意思:我要穿着这件红嫁衣下葬。
他复述这句话后,奶奶闭了一下眼以作回应。
然而等他答应这件事后,奶奶似乎还有什么遗愿,他猜想奶奶可能是操心爷爷还没回来。
情急之下,他马上找人弄了一盒石灰,装进骨灰盒里,然后用一层黑布盖好送到奶奶面前。
他哭着说:“奶奶,我前段时间找到爷爷了,爷爷在几年前已经过世了,我怕您伤心,就一直瞒着您...”
奶奶看着骨灰盒,眼角瞬间流出了两滴眼泪,随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奶奶走后,崔家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哭声中,办完了葬礼。
亲朋散去之后,崔建强感觉心里很难受,因为从小到大奶奶都把他当亲孙子一样照顾。
他也从来没有骗过奶奶,如今却在奶奶临终之前,埋下了这样一个谎言。
几番犹豫之后,他决心等到自己完成学业就去找爷爷,什么时候找到爷爷了,他再回家。
几年后,崔建强果然带着奶奶的遗愿,踏上了寻亲之旅。
崔建强首先来到了行唐县烈士纪念馆,因为他根据奶奶的描述,得知爷爷从事过革命工作,那么纪念馆里很可能会有记录爷爷的资料。
到了档案馆后,崔建强给工作人员讲起了爷爷的故事...
爷爷名叫崔志尧,出生于1914年,是崔家的次子。
崔家当时在庄头村很有名望,因为祖辈们都是读书人,崔家也算得上是书香世家。
当时家里有7个孩子,长子崔喜尧和次子崔志尧最得父母宠爱,而崔志尧由于聪明伶俐,更是被父母寄予了厚望。
13岁那年,崔志尧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了保定二师,给家里挣得了几分面子。
由于读书多见识广,崔志尧也渐渐养成了读书人是非分明的性格,尤其看不惯那些有违公平正义的事。
后来崔志尧因为看不惯奸商操纵物价,竟然叫了几个同学一把火烧了这些奸商的铺子,他自己也因此锒铛入狱。
父亲得知后,急得直跳脚,赶紧变卖田产、到处拆借凑够了100块大洋,将儿子捞了出来。
也正是因为崔志尧闯得这个祸,让崔家一下子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
父亲本以为崔志尧从此会老老实实的继续上学,然而崔志尧又在2年后开始闹革命了。
父亲一辈子谨小慎微,再加上上次已经亲眼看到儿子进了监狱,他便决定阻止儿子闹革命,以免再次出事。
然而还没等他出面阻止,儿子就被开除了学籍,成为了被政府通缉的“乱党分子”。
得知这件事后,崔志尧的爷爷和母亲一下子病倒了,而父亲原本就身体不好,经此一事更是感觉力不从心。
于是父亲便找到已经成年的长子崔喜尧,让他继承家产,挑起家里的重担。
然而崔喜尧从小懦弱娇气,忽然被父亲压上这样一个重担,加上时常被高利贷暴力催收,最后竟然顶不住压力精神崩溃了。
几个月后,崔喜尧自杀身亡,媳妇立马收拾东西回到娘家改嫁了。
半年后,崔志尧躲过风头回到家里一看,居然只剩下病重的父亲、瘫痪在床的奶奶、以及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
崔志尧备受打击,终于下定决心留在家里好好照顾家人。
虽然这个家是因为崔志尧支离破碎的,可父亲始终不忍心责怪他,认为他年纪还小,还没成家立业所以心性不定。
于是父亲便托媒人帮忙,给儿子寻一户人家的姑娘,让他把婚结了。
崔志尧结婚后果然心性沉稳了很多,不过彼时国内的时局已经很混乱了,很多男子都为了保家卫国去参加革命了。
崔志尧看到国家陷入危难,又萌生了想要参加革命的想法。
然而他看看这一大家子,又开始犹豫起来,担心家人们会再次因此自己受到牵连。
纠结了一段时间后,崔志尧终于想通了:有国才有家。
要说结婚前参加革命是因为年少轻狂,那么结婚后参加革命就是为了民族大义。
于是他告诉了妻子付三妮自己的想法,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她的支持。
此后,付三妮不仅不责怪崔志尧干革命耽误了给家里干活,还主动给崔志尧帮忙。
就连怀孕时候,她也趁着空闲去给丈夫帮忙。
然而1933年春节过后,丈夫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从此离开家失去了音讯。
起初付三妮以为丈夫遇害了,便时常在晚上偷偷流泪。
没想到在1938年,丈夫忽然又寄回了一封信,告诉付三妮自己安好,并向她道歉。
此外,丈夫还在信中提到,自己可能很久都没办法回来,如果付三妮遇到可靠的男人可以改嫁,自己完全支持。
付三妮看到这封信,没有想过改嫁的事,只庆幸丈夫还活着。
她相信,只要丈夫还活着就一定会回来...
工作人员听完这个故事很感动,于是便帮忙查看了档案记录,然而却并没有查到崔志尧的消息。
崔建强失落地离开纪念馆,又到了其他地方继续寻找。
2011年,崔建强辗转找到了江西高安,从两名老人口中得知,爷爷曾经在当地一所学校教书。
然而1939年8月18日,日本人侵占了这里,崔志尧便和几位同志把人民群众转移到团山寺避难。
不幸的是,日本鬼子很快就搜查到了这里,随即冲进寺里肆意杀戮、侵害妇女。
崔志尧为了解救妇女和群众,最终被敌人用刺刀刺死,当场牺牲。
后来,两位妇女万幸在死人堆里蒙混过关,才捡回了一条命。
这件事发生后,她们才知道当时救人的崔先生和几位教师都是地下党。
群众们为了感谢地下党的帮助,便在团山寺安葬了崔志尧等人。
崔建强听到这里时,早已泪流满面,两位老夫人也一直说着感谢的话。
2011年6月,崔建强在与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后,将爷爷的尸骨挖出来迁回了老家,与奶奶合葬在了一起。
至此,付三妮老奶奶总算是等到了她的丈夫崔志尧。
故事里的付奶奶为了等自己的心上人,耗尽了所有的青春年华,这样的深情着实令人感动。
故事里的崔爷爷,虽然是一位籍籍无名的革命工作者,没有光辉的事迹,没有骄人的战绩,但却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多数的革命者以及革命者家人,都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
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
查尔斯·狄更斯简介:英国19世纪最受欢迎作家(擅写小人物)
说到查尔斯·狄更斯,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毕竟一看人名就知道是外国人,不过在文学界,狄更斯的名声是很响亮的。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特别擅长描写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其作品《圣诞颂歌》、《远大前程》等备受世人喜爱,是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作家,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查尔斯·狄更斯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20:31:160001解密:这个风流嫖客,竟是日军突袭轰炸美国珍珠港成功的关键
(说历史的女人——第1728期)二战时期最为轰动的大事件之一,便是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但是熟悉当时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时的美国夏威夷珍珠港,那可是全世界顶尖,甚至可以说是防御能力最强的海军基地,也正因此,当时世人都称珍珠港是美国的“太平洋直布罗陀”。(实际上,即便是到了今天,夏威夷珍珠港依然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为重要的海军基地)0001元嘉三大家是哪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谢灵运成就最高)
元嘉三大家主要说的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文坛的三大才子。南朝的文人诗歌是从刘宋开始的,其中有三位文人就非常的突出,是元嘉文学的代表人物,这三位对诗歌作品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那么你知道元嘉三大家是哪三大家吗?元嘉三大家分别是谁?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元嘉三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2:44:150001为什么说明朝的成化犁庭是我国古代战争的一次伟大壮举?
为什么说明朝的成化犁庭是我国古代战争的一次伟大壮举?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成化犁庭主要指的是明代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对建州女真族部落发起的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事件。犁庭顾名思义就是用耕地的犁将庭院进行彻底的翻一遍,形容战争的惨烈状况。当时的辽宁东部建州一带一直活跃着女真族部落,屡次对周围的汉族民众进行烧杀掠夺。而朱见深的这一清剿指令,就由此而产生的。我要新鲜事2023-10-23 19:13:310001战国时最残酷的刑罚凿颠,用铁器在人的头顶打孔
不得不说,中国古代的刑罚实在是残忍至极,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在古代还存在着许多惨无人道的刑罚。下面小编要说的这种刑罚是凿颠,很多人应该都是没有听说过的,就是用铁器在犯人的头顶上打洞,直至犯人死亡。下面一起来看看这种古代的酷刑凿颠。一、战国时最残酷的刑罚凿颠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47: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