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村民下河淘到千年“蚕宝宝”,借50元路费上交,现成镇馆之宝
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有一枚造型精致,小巧玲珑的鎏金铜蚕,即使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栩栩如生。
这枚鎏金铜蚕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您可千万别小看它,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论坛演讲中它曾闪亮登场,见证了二千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
但这枚铜蚕并不是考古发掘出来的,而是1984年一位陕西的农民在河里淘金时发现的。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枚颇具传奇性的陕西网红是如何发现的。
陕西石泉县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基地,同时这里还有着丰富的沙金资源,所以在当地有着采金和淘金的历史。
每至农闲时节,附近的村民都会到河里碰碰运气。想着万一哪天,捞出块什么古董或者金子,发一笔大财。
1984年的冬天,当地村民谭福全,像往常一样带着几个儿女去池河中淘沙金补贴家用。
他拿着铁秋一铲一铲往下挖,将铲出来的泥沙放进簸箕里,再到池河边淘洗。
当时已经接近元旦,河水冰凉刺骨,老谭等人被冻得手指通红,铲了一上午仍然一无所获。
但谭福全并不介意,毕竟淘金本就是一件看运气的事情,就像买彩票一样,中了就会获得一笔意外之财,运气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无非就是损耗点力气。
到了下午,谭福全突然之间感觉碰到了一个硬物,他弯腰把它捡了起来,一看,是一根长长的,全身包裹着泥沙的条状物品。
谭福全觉得可能是某个小孩丢掉的玩具,准备拿回去给小孩玩,但是将上面的泥沙冲洗干净后,拿到太阳底下一看,居然是根长得很像蚕的金条,它一起淘上来的还有几枚汉代五铢钱。
谭福全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一眼就觉得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金条,于是将其在衣服上简单擦拭干净后,按捺着跳动的心,默默地将它揣进了口袋,收拾行囊,带着孩子们离开了河边。
谭福全的老婆付远香从丈夫和孩子嘴里得知了消息之后,非常高兴,晚上特地加了两个荤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着饭,一边畅想着把金蚕卖了以后再也不用大冬天下河淘金了。
饭后,付远香专门给这条小蚕做了木匣子,用红布包裹起来小心收藏。
谭福全素来为人谨慎低调,不确定“金蚕”的真假,也怕知道的人太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并没有声张淘到金蚕。
那个时代,人们更没有诸如微信、QQ之类的社交软件,可农村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嘴堪比现在的网络。
没过多久,谭福全在河里淘到一只“金蚕”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来二去,被传得沸沸扬扬。
一时间,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老谭家想一睹金蚕的真容。这事闹的,不拿出来吧,都是乡里乡亲的,又会被人说太小气,拿出来吧,又怕被人趁乱抢走。
但谭福全为人憨厚老实,不懂拒绝他人,人家要看,他便不厌其烦地打开木匣子。
他们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出去后又到处传播。
为此,村子里的一位教书先生还写了一篇广播稿,通过村里的大喇叭念给大家听。
很快,惊动了当地广播电台前来采访,当天晚上就通过广播专门报道了此事。
消息曝光后,县里一个领导立马也来到谭福全家查看了金蚕,说这可能是一枚文物,但自己也不能确定这是否就是文物,有多珍贵,价值几何,得请专家来鉴定。
县领导临走时,特意叮嘱谭福全将其保管好,千万不要随意把金蚕卖出去。谭福全满口答应。
但是,县领导前脚刚走,当地几个文物贩子后脚就踏进了谭福全的家门。文物贩子看到谭福全家里的金蚕,纷纷提出收购,从几千到一万,最高已经开到了2万元的价格。
要知道, 80年代的时候,中国各个地区的百姓都过得相当困窘,有些人家里甚至穷得裤子都穿不上,谁下地干活谁就穿。一个工人每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十元,2万元对一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笔巨款。
这样一来,大家更相信这个东西是值钱的东西了。
家人们听到这个数字后,立马叫谭福全赶紧将其卖了,以后家里就吃喝不愁了。左邻右舍在羡慕的同时,也劝他卖了算了,留在家里也没啥用,还不如换点钱改善生活。
这让老实巴交的谭福全感到忐忑不安,面对唾手可得的大量财物,他其实也很心动。
但他知道,能给出如此高的价格,这东西肯定不简单,如果只是一根普通的金条,文物贩子肯定不会如此煞费苦心地来收购。
谭福全随即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县领导预估的珍贵古文物,买卖可是犯法的,最终拒绝了金钱的诱惑,之后索性关上家门,拒绝了所有上门求购的人。
可垂涎这条金蚕的人实在太多了,一些文物贩子竟然时不时半夜敲门求购。他害怕事情一旦这样继续发展下去,一不小心哪天就成了弄丢文物的罪人。
时间过去了大半年,县领导承诺的鉴定专家却一直没有来。思来想去,谭福全决定自己亲自去趟省城西安,将蚕宝宝上交给国家鉴定,如果真是文物,那就上交给国家,不能落入文物贩子手里。
但谭福全一生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吃了上顿,想下顿,哪里有这么多闲钱供他去西安?谭福全咬咬牙,找到好几个亲戚,好说歹说,这家借一点,那家凑一点,终于有了50元路费。
第二天,谭福全就带了点家中做的烙饼之类的食物作为路上的饭食,怀揣着金蚕搭上了前往省城西安的列车,几经周折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谭福全迅速表明来意,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把金蚕宝宝交给了该馆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到金蚕后,立马联系文物鉴定专家。
专家看后,纷纷称赞不已,告知谭福全八九不离十发现了重量级文物。谭福全庆幸自己没有把金蚕卖给文物贩子,于是,二话不说将这只国宝捐给了博物馆。
上交金蚕后,谭福全一身轻松,没提任何要求,他只想把东西交到值得信赖的人手中,以免落入坏人之手。
博物馆领导对谭福全无偿捐献文物的行为表示了钦佩与肯定,根据当时博物馆的规定,奖励了谭福全70元现金。
但是,当他们得知谭福全这次来省城的50元路费是借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分外感动,又给谭福全补了30块钱,共计凑足了100元人民币作为奖励。
但看数字的话,博物馆拿出的100块钱作为奖励,远远比不上文物贩子承诺的2万元,但谭福全不求富贵,只求心安,这100元的奖励算是一笔合法的收入,不需要整天担惊受怕,心里也不会有任何负罪感。
当天下午,谭福全就回到了家里,立马把借的50元钱还给了亲戚,剩下的钱给了妻子买东西给孩子们吃。
因为无偿捐献金蚕的事,谭福全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议论对象。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有人说,谭福全胆子太小了,错过了一夜暴富的机会,活该穷一辈子。
也有人说,谭福全上交金蚕是对的,他保护了一个重要的国家宝物。
谭福全知道村里人一直在议论自己,但他并不介意,他非常清楚,如果一直在乎别人的议论和评价,耿耿于怀,自己的生活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最好的办法就是听之任之,今天晚上睡一觉,第二天继续种地、淘淘金,日子该咋过还是咋过,将众人的叹息、不解和挖苦抛之脑后。
时间长了,人们便也不再议论,好似已经忘记了谭福全捐献金蚕的事。
不过专家的最终鉴定结果还没出来,谭福全心里始终惦记着。
1986年夏天,谭福全到石泉县城询问县领导胡仕佳得知,自己捐献的这只金蚕,经过多方专家的鉴定,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全世界仅有这一条金蚕存世,可谓价值连城。
想当初,谭福全一家人为了这个金蚕高兴了许久,也忐忑不安了许久,舍不得卖出去,放在家里又怕被贼偷走。
如今这只金蚕已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成了镇馆之宝。
谭福全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在了肚子里,如释重负,淡淡地说:“国家文物就该归国家所有,普通人家留不得。”
这枚金蚕为汉代文物,高5.26厘米,腹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以红铜铸造,表面鎏金,蚕体饱满,昂首吐丝,形象逼真,说明当时人们通过蚕桑生产已经熟悉蚕桑的生理结构。
据专家介绍,蚕在古代,有很多意象,鎏金铜蚕可能是陪葬品,寓意重生,也可能用于祈祷和庆祝蚕桑丰收,这也反应了有关汉代养的盛景。还有人说,它可能是汉武帝用来奖励民间养蚕纺织大户的奖品。
谭福无意中发现的鎏金铜蚕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的历史空白。
过去,关于金蚕的记载,在典籍中早已有之,像近代史书《邺中记》记载“永嘉末年,在齐桓公的墓里发现金蚕数十枚”,南朝时期梁任昉所著的《述异记》一书中也记载了在吴阳阖闾夫人的墓里发现金蚕玉燕千余双。
但千百年来,这些记载仅限文字,谁也没亲眼见过金蚕具体长什么样。
谭福全上交的这只汉代鎏金铜蚕,让中国历史典籍里关于金蚕是记载,有了具体的模样,也将陕西省石泉县当地养蚕的历史推前到了汉代时期,这只铜蚕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
这也说明了我国汉朝时期已经有着非常发达的养蚕缫丝事业,而且当时蚕丝所制作出来的丝织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中亚、欧洲等地区,这也使当时的丝绸之路闻名世界。
鎏金铜蚕的发现,无疑让考古专家进一步确定了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中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有这样一段话: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如今,这只“鎏金铜蚕”,惊艳了世界,刷爆了朋友圈、抖音、快手、小红书,成为“陕西网红”。
可惜的是,发现鎏金铜蚕的谭福全已于2000年因患肺癌无钱医治撒手人寰。
斯人已逝,徒留叹惋,我们只能睹物思人,记住这位平凡却又伟大的劳动人民。
2018年6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强跃,为了表达对谭福全捐赠国宝的敬意,追授谭福全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荣誉馆员”,并给谭家赠送了一枚鎏金铜蚕仿制品,以示褒奖。
2020年1月8日,陕西石泉县金蚕小镇办、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在谭福全先生的旧居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为献宝之家隆重举办了“鎏金铜蚕”的揭匾仪式。
自己大冬天冒着严寒,下河淘金,就为了挣点钱贴补家用,可是他不光摆在眼前的万元户不当,还自己借钱当路费,只为把宝物上交给国家,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农民,厚道、淳朴。
要不然这枚宝物,很可能就流落到民间了,而且有可能,文物贩子几经到手,说不定都出国了。
今天,我们能够有幸从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到它,从抖音、快手刷到它,还要感谢谭福全的无私奉献。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一次次战胜了自我,将这枚西汉鎏金铜蚕无偿捐献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我们去宣扬和褒奖。在此,为谭福全点一个大大的赞吧。
京剧的特点:影响最大戏曲剧种(流传全国,有国剧之称)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基本上我们每一个人一说起戏曲,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京剧,它在我国戏曲文化最后的地位可见一斑,戏曲在民国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当时有数不清的文人墨客争当“票友”,甚至有不少人以会唱戏为荣。那么京剧的特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京剧的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8:27:250000历史上真正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是什么
每一个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到后期逐步演变成了一名暴君,开始焚书坑儒,而真正在历史上焚书事件是确实存在的。秦始皇焚烧了大量六国的史书,但是并没有坑杀460名儒生,而是坑杀了几名招摇拐骗的术士。最后,由于历史的不准确记载,导致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说法产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02:240006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人最大的悲哀是心死/没有思想
人生在世,总会碰到一些让人悲哀的事,很多人都会跨过去,而有些人就跨不过去,进而沉迷悲痛,颓废下去,甚至精神崩溃,万念俱灰,而这就是心死的症状,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一般用“哀莫大于心死”来形容,这句话出自《庄子·田子方》,意思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丧失了斗志,不思进取。一、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8:01:280001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掩耳盗铃故事出自哪里
掩耳盗铃告诉我们,钟声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否捂住耳朵钟都会响,为了不让别人听到钟声便自己捂住耳朵,这样做无法正确认识客观现实这是自欺欺人的态度,自己欺骗自己终究会自食苦果。一、掩耳盗铃故事的出处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18:510000马超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投靠刘备8年战功赫赫
说到马超,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虽然投靠刘备的时间有点晚,但也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并且在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马超容貌俊秀,同时有很强的战斗力,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英勇,他也因此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合称为蜀汉五虎上将。一、马超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9:3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