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95

2011年江苏发现明朝墓葬,女主人尸身不腐皮肤完整,身份至今成谜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9:21:551

八十年代时,港片曾开启过一个“僵尸时代”,其中百年不腐的僵尸、木剑救世的道长,以及琳琅满目的法事等等。种种玄幻色彩,让人无不大呼过瘾。

尽管有人曾针对僵尸片中的情节,进行过科学释义,即僵尸根本不可能存在,而这些道术大多也都是迷信封建的产物,至于道士捉僵尸,那就更是玄幻小说的情节。

但多年以来,人们却仍如着了魔一般,在探究玄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根本不理会那些所谓的科学释义。

可近年江苏一座新出土的古墓,却似乎为僵尸爱好者们带来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一具百年不腐的女尸。

专家们为了解开女尸身份,不得不为其“宽衣解带”,不想一个东西却从中掉出,让在场众人无不震惊至极。

这究竟是怎样一桩奇事,且从2011年的江苏泰州说起。

2011年元旦刚刚过后,江苏泰州便大张旗鼓地开始了老城区改造,一时间泰州老城工地“林立”,四处都可以听到施工的声音。

这时,一处针对道路的改造工地上,几名工人却放下了手中工作围做一团,他们正好奇地看着地面上出现的一处深不见底的“黑洞”。

这是十分钟前,工人们在挖除旧路时,一不小心“铲”出来的,几名工人施工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景象,此时是既好奇又害怕。

随着围观的工人越来越多,这引起了工头的注意,他以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故,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

扒开重重的人群,工头看到了这黑黝黝的洞,施工的工人担心这是失误造成的,一个劲地向工头解释着。

可工头从业这么多年,也从未见过这种“失误”,所以他一时间也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思索一番后,工头想到了先测测这孔洞有多深,如果尚浅那就可以用水泥直接填起来了,如此想着,工头拿起一块石头扔了下去。

然而石头才丢入一会,洞内就传来了“嘭”的一声,似乎是砸在了一块门板上,显然洞内并不深,可洞内有木板这让工头瞬间变得谨慎了起来。

原来,江苏泰州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此地出土的古朝文物,其历史跨度长达惊人的四千年,这意味着泰州这块地在四千年前便已有人生存。

这种背景使得泰州地下存在着无数的古墓,如今土地下竟然有木板,工头第一时间想到了古墓。

于是,工头当即命人报了警,毕竟擅自处置古墓,那可是犯罪行为,工头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明事理的。

泰州警方接警后,迅速赶赴了工地,在警方的指挥下,工人们将陷落的空洞一点点挖开。

谁知土堆刚被挖开,半截发黑的棺材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显然这是个年代久远的棺椁,大家赶忙拨通了泰州市文物局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文物局工作人员不一会儿也来到了现场,在文物工作者的专业挖掘下,在离地两米的地方,工人们又陆陆续续挖出了两个棺椁。

总共三口发黑的棺椁摆在众人眼前,大家不禁心生疑问:这究竟是哪个朝代的墓穴,其中所葬的又是何人呢?

为了查清古墓的年代,专家们当即准备起了“开棺”工作。

虽然听着简单明了,可开棺对于考古专家们而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一旦“开”不好,就极容易造成古尸腐化的局面。

当年郭沫若先生带队考古,所造成的“定陵事件”便就是因为开棺工作没有做好,造成明定陵的大量文物损坏,就连定陵尸骸也有所受损,堪称考古界的耻辱,至今仍以为鉴。

专家们先是敲了敲第一口发黑的棺椁,发现这口棺椁的木质上乘,可常年浸泡在水中,木头已经有些腐坏,由此可见,棺椁内部的墓主很有可能也遭到腐坏。

抱定这样的想法后,专家们当即撬开了第一口发黑的棺椁,可棺椁内部的场景实在令人惋惜。

所有的陪葬物件已然腐朽,墓主人的躯体更是不见了踪影,一时间,对于墓主躯体的去向,大家众说纷纭。

起初有人提出是否是盗墓贼所为,可随即就遭到了专家团的反驳,我国虽然盗墓团体林立,但尚未听闻有盗墓贼会主偷尸体的,大多数盗墓贼都是盗掘陪葬器物,独独留下尸体。

可排除了盗墓贼的因素,那便只剩下尸体腐化这一种情况,然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古墓已经“暴露”了,其中的陪葬器物和棺椁很有可能都已经经受不同程度的腐化。

专家们得出此结论后,赶忙将后续出土的两个棺椁打开,需要确认它们是否如第一口棺椁一般,也遭受到了腐化影响。

不过,后两口棺椁似乎保存得要完好一些,施工人员在棺椁四周发现了些许类似于糨糊一样的物质。

经过仔细地比对后,专家团确定这口棺椁采用的是“浇浆”法,这是一种出现在元朝之后的墓葬方式,即在木棺外包石灰、粗沙、糯米浆等材质搅拌成的“胶浆”,经层层夯打筑成。

这种墓葬方式的密封性极好,相应的成本也高上不少,可如今墓穴已经暴露了,专家必须得进行“抢救性挖掘”。

因此,在众人的努力下,后二口棺椁被全部打开了,只是这一次,最后一口棺椁中的景象让在场众人无不震惊至极。

原来第三口棺椁中正“完好无损”的躺着一具女尸,女尸的面目仍然完整可见,头发和睫毛都好好的长在女尸脸上。

而且女子面容清秀安详,让人感觉似乎只是睡着了一般,专家们还惊奇地发现,女子的皮肤保存也很完整,甚至还有弹性。

根据先前两口棺椁中的陪葬品,人们已经初步判定这是一座明代的墓穴,距今已有数百年的时间,可眼前这具女尸却依然如此“水润”,这让在场众人无不称奇。

不过一众专家对此似乎早有预料,原因便出在这个“浇浆”之上,诚如上段所言,浇浆墓的密封性极好,能够有效隔绝空气。

确定了女尸不腐的秘密后,下一件事便是确定女主人的身份了,通过墓穴的整个挖掘过程,专家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棺椁木材还是墓葬方法,都堪称明朝上乘。

由此可见,这位明朝的女子身份定然不俗,可奈何整个墓穴中除了棺椁外,其他东西都腐朽严重,根本无从考证女尸的具体身份。

泰州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经过慎重的研究后,决定先将女尸棺椁带回,毕竟浇浆墓的一大缺点就是开棺后不易保存。

让女尸再暴露在工地上,只怕不出几日,女尸就便也会同前两个棺椁的墓主一样,全部腐朽而去了。

在泰州各部门的努力下,这具女尸最终来到了泰州市博物馆,准备对其身份做进一步的确定。

虽然女尸“身”在博物馆中,条件较于先前已经更好,可“鉴别身份”这件事仍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在鉴别女尸身份时,必须要以“确保尸身完整”作为第一前提,这让专家团的解密工作直线上升。

首先,为了女尸尸首不在鉴定中腐化,必须先将女尸整体进行冷冻,将温度降低到4摄氏度左右,确保女尸的氧化速度缓慢。

然后,趁着低温的时间点,专家团必须要迅速完成女尸的“衣身”分离工作。这倒也不是说专家团要“耍流氓”,主要是墓穴信息太少,要想揭秘身份,必须要从女尸的贴身饰物入手。

因此为女尸“脱衣服”,成为了专家眼下最无奈的工作,这听着虽然简单,正常人脱衣服甚至只需几秒时间,可这对百年女尸来说,时间就要乘以千倍了,也就是说至少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

要知道明朝女子的服饰是十分复杂的,用现在的话语来说,完全可以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

而且除去所着服饰的数量繁多外,穿戴的方式也是十分复杂,比如明朝常见的斜扣上衣,对于专家而言就是一件难事。

毕竟女尸早已逝去百年,身体已完全腐朽,专家在“脱衣”时,必须要注重力道和方式,否则用力过猛就极有可能造成女尸损坏。

同时,女尸的身体已经完全僵化,这意味着在褪去衣服时,根本无法将袖子完全抽出,这使得专家每准备脱去一件衣服时,就需要众人将女尸抬起,进行一次翻身,可谓费时又费力。

除此之外,女尸所穿的裤裙也是极为棘手的,因为这些对于明服饰的研究都是极有价值的,专家在解除裙带时,必须要保证整条裤裙的完整性。

可这些服饰早已随女子在棺椁中度过了数百年,女子身躯都已腐朽,这些丝织衣服又如何能够逃脱呢。

所以专家在褪去裤裙时,显得格外谨慎,就差使用镊子和显微镜来“微操”了。不过,历经专家团三个小时的努力后, 女尸的“衣体分离”工作终于还是完成了。

然而,就在专家们刚刚褪去女尸衣物时,却突然有个东西掉了出来,只见此物体积小巧,通体散发着绿色。

专家们定睛一看,都大为震撼,这个掉出来的东西竟然是一颗绿宝石戒指。据博物馆馆长汪维寅介绍:

“(戒指)晶莹剔透,光洁滋润的感觉还不错。”

须知汪维寅从事考古多年,对于古时的陪葬宝器可谓见多识广,其中各类珠宝玉器更是早已司空见惯,但这枚戒指却让他开口称赞,可见必是不俗之物。

另外,专家们还在女尸的贴身袖口中,发现了一串用布条串好的铜钱,依据先前的考古经验来看,这是一串“买路钱”,主要目的是让逝者在前往另一个世界时,可以不缺钱花。

虽说这其中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却实实在在地透出一股人情味,可见女子在世时,家人对她的关怀。

而除去此物外,专家们还在女尸的头部发现了一个银质发簪,在女尸胸前找到一枚香囊,这香囊中甚至还藏有一枚铁钱,价值亦是不俗。

如此种种,让专家们都感觉眼前女子身份的不俗,在大明时期,必然是社会上层权贵,否则不可能拥有这么多贵重的随身物件。

可奈何物件虽多,却仍没有一件物品刻有女子名讳,这使得身份解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了,只能依靠众史学家在历史典籍中左右串联才会有所结果。

当然,这也意味着,女子的身份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定论了,专家们只得将女尸暂时放入到福尔马林中好好保存,让她能够见证自己身份被后世解密的那一天。

其实细细算来,这具不腐女尸却不是泰州第一具出土的“不腐之尸”,早在1979年时,泰州就曾出土过类似的明代不腐墓主。

至于泰州为何能够出土如此多不腐墓,其功劳或许还得归功于前文所述的“浇浆墓”,正如馆长汪维寅所述:

“这些(不腐)古墓的棺椁几乎都是采用的耐腐蚀的柏木或者杉木,精工制作;棺椁的粘合处全部用榫卯接合,棺木里放置了灯芯草或者专门配制的用于防腐的中药材,棺材内外全部刷了可以防腐的漆,棺椁外又用三合土拌和浇浆多层,最后再覆盖上厚厚的封土层。”

这使得科考界对于明朝的防腐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另外,也让考古界对于泰州地界在明清时的“定位”有了新的定义。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现下技术和科考资料的定论,或许随着后世的可靠发展,其结论也会有所改变也说不定。

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尊重科考,要认同国家科考的存在,由此我们才能从科考中不断获得知识,也才能做到“由史观今”、“以史为鉴”。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