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29

50年梁从诫因两分之差落榜清华,林徽因复查试卷,被卷上12字惊呆

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2:11:230

“我不想学建筑学,我想学历史。”

1950年,一位高考考生在自己交出的试卷上写下这12个大字,以近乎壮士断腕之决心,与无数人心神向往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如愿落榜。

成绩出炉后,他不明真相的母亲,还曾专程赶往清华大学,要求复查考卷。

等到亲自查明试卷研判无误后,疑惑不已的考生母亲,才在卷面上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儿子留下的“明志书”。

自此,她希冀儿子继承家业的心愿才戛然而止,转而将自由人生的掌控权交还给儿子,任由他乘风逐梦。

能在大学生奇缺的年代毅然放弃清华学历,考生的选择让看客们无限唏嘘,而他那个及时止损,没有强迫儿子继承家业的母亲,更是让人们好奇不已。

这对母子究竟是谁?儿子放弃清华大学建筑系名额的背后,又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远大志向?

“所谓从诫,便是寄予我师从李诫搞建筑了。”

谈及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时,梁从诫丝毫不掩饰对自己的调侃。

在他看来,祖父是维新变法的领袖梁启超,母亲是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父亲是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的家庭配置,本来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自小时起,梁从诫便成长在祖辈们期待的目光里。

童年时代,他浸泡在满屋文学巨匠的熏陶下,蒸出来文人的风骨与坚持;而生活艰难颠沛流离时,他体谅父母的辛苦辗转,硬是将自己打磨成无惧风雨的模样。

得子如此,梁思成与林徽因自然格外满意。

或许是看到了梁从诫身上的文人风骨,1946年,结束逃亡生活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在返回北平后,扎根清华大学,一手创办了建筑学系,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子承父业。

(林徽因与梁思成)

在那时的建筑领域,梁思成与林徽因显然已经成为领军人物。

早在北平和平解放之时,夫妻二人就曾昼夜不停,不眠不休赶制出一份地图,标记出北平城中所有的古迹点,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得以完整保存。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与林徽因,更是做了全民拆建大潮中的逆行者,用无数个日夜的奔走呼号,力证古四合院与古城墙无可匹敌的文化价值。

这样的超前思想,足以证明二人在建筑学上的真知灼见。

更何况,硕大的家庭知识财产总归要有人继承。

(梁从诫)

据梁从诫的同学回忆,作为建筑大师的后代,在建筑事业上,梁从诫同样有着过人的天赋。

早在1949年前夕,举国征集国旗样式时,梁从诫便不输牵头设计国徽的父母,设计的国旗样式成功从2992份应征文件中脱颖而出,被列为最终候选的38份样式之一。

但是,对于梁从诫而言,父母热爱一生的建筑事业,却并非他内心真正的热忱。

自小时父母为他灌输的知识,与先进的民主自由观念,反而在这时做了他命运的推手,鼓励他勇敢追梦,不要局限在父母光环下的阴影里。

于是,从高考拒上清华大学建筑系开始,梁从诫就以近乎冷酷的方式,完成着与自己“名门之后”身份的剥离。

在姐姐梁再冰率先弃学建筑学后,他一度被父母当成了“子承父志”的唯一人选,但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苏醒,他渐渐在历史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虽无法掩盖对历史的热爱,但面对殷切盼他考入建筑学系的父母,梁从诫想要坦白的念头就被一压再压。

(梁从诫)

进入高考考场后,立志想要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梁从诫明白,如果这时再继续妥协,那自己就真的要与热爱的历史事业彻底告别了。

但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年代,顶着名门之后身份的梁从诫,想要将拥有的一切全部推翻重来,所要面对的压力远远并非世俗舆论。

好在幸运的是,在拥有孤注一掷勇气的同时,他的母亲林徽因也并非是固执己见的大家长。

对于儿子梁从诫的清华落榜,林徽因一时间无法接受。

明明是各方面都那么优秀的儿子,为什么最后连清华建筑系的大门都进不去?

在梁从诫拿回自己的高考成绩单后,不服气的林徽因,就曾亲自赶往清华大学,要求复查考卷。

不怪她如此愤慨。

作为建筑家的得意后代,即使真的在考场上发挥失常,梁从诫也不可能以仅仅两分之差,巧妙地错过自己为他精心栽培好的人生。

听闻了她的来意后,清华校方欣然同意了她的要求,愿意将梁从诫的考卷拿出,由她再做一次核验。

整卷核验下来,情绪激动的林徽因却瞬间愣了神:从卷面上来看,考官的研判没有任何问题,梁从诫的落榜并非来源于误判。

正当她纳闷之际,试卷不起眼处的一处字迹引起了她的注意,仔细查看时,林徽因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

原来,在试卷中,儿子梁从诫就已经提前给自己的落榜交代了起因结果:“我不想学建筑学,我想学历史”。

放着光明的未来不要,反而自说自话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换作其他母亲,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总免不了对“叛逆儿子”的一通教育,再不由分说,拉着他重新复读。

但对于林徽因来说,望子成龙,远远不是她的育儿理想。

如果说建筑家的血脉基因,是让她生出让儿子继承衣钵的念头的话,那梁从诫自身的建筑天分,就是坚定她心中愿望的最后一把推手。

如今面对摆在眼前的“明志书”,怒火过后,林徽因反而放下了自己对儿子的期待,任由梁从诫大胆追梦。

而母子俩和平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功不可没。

她不像普通人家的母亲那样说一不二,强硬地将儿女教育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恰恰相反,做了母亲的林徽因,脾气秉性里没有文人的死板教条,更多的是理解与尊重。

梁再冰就曾回忆说,自家的亲子关系,其实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更为恰当。

不到七岁时,母亲林徽因就已经开始给她们写信,用与成年人沟通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诉求与困惑,态度与回应都毫不敷衍。

在这种尊重平等的教育环境下,梁从诫自然而然有了追求自己梦想的底气。

动荡年代,文人的风骨傲气便成为了最形而上的口号,有人抛下一脉血肉去求荣华富贵,也有人拼尽一生钢骨,护着一国的尊严与传承。

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妇,无疑做了更为艰难的后者。

早在李庄避难时,林徽因就已被病魔缠身,终日不得痛快。

在那个日寇肆虐,贫困交加的年代,梁家夫妇也未曾被现实压倒,放弃他们热爱一生的学术事业。

即使是在抗战逃难时,他们为了求生丢掉了所有的行李细软,但代表历史记忆与时代脉络的古建筑草图、甚至是数以千计的实拍照片,都被他们放在胸前妥善保管,不曾遗落。

对于彼时尚且年幼的梁家儿女而言,父母无言中的身体力行,就已在他们的灵魂中深深刻下爱国二字。

“父亲的颈椎灰质化病常常折磨得他抬不起头来,他就在画板上放一个小花瓶撑住下巴;而母亲只要稍微好过一点就为书稿做种种补充、修改,润色文字。”

在梁从诫后来的回忆录中,战火纷飞中四处逃难的少年何时对破碎的祖国拥有了第一丝印象,那么大抵便是来源于此。

更何况,梁从诫父母的爱国之心,远远不只停留在文人层面。

一九四四年日军攻占贵州独匀时,少年梁从诫曾问母亲,如果日军真的攻到了四川,他们应该怎么办?

在得到母亲“家门后面就是扬子江”的回复后,还在重庆读书的梁从诫着急握住母亲的手,恳求他们不要将自己扔下。

“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

面对儿子焦急地发问,林徽因的回应中不无愧疚,但更多的还是危难当前的凛然之气。

在大是大非面前,国家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

或许是感觉到了林徽因平淡口吻中所暗含的对信仰的坚定,梁从诫那时便感觉父母“常表现出中国汉族读书人的那种传统的“气节”心理,进而潜移默化成自己的人生座右铭。

如愿落榜清华建筑系后,梁从诫得到了在北大历史系就读的机会。按照这个人生路线,他本应在学成毕业后进入大学任教,在“铁饭碗”中度过自己安逸清闲的余生。

但是,一场动乱却打破了他唾手可得的安稳人生。

(梁从诫)

在那段暗淡的日子中,他反复咀嚼历史二字在现实政治中持有的重量。

再次回到北京,梁从诫最终选择离开曾热爱不已的历史领域,在任职的文化学院内创办《百科知识》杂志,开始大量接受社会优质来稿。

但是,或许是血脉里的风骨使然,逃离政治中心的梁从诫,也并未因入职文化学院而得到真正的内心消闲。

“他毅然抛开那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变为自然之友。”

被问起对梁从诫的印象时,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就曾这样评价。

也正如他所描述那般,放弃历史选择自然后的梁从诫,丝毫未忘忧国忧民忧天下的信条,开始设身处地地关注中国环境事业,虽百折而不挠。

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对于梁从诫而言,那封透过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看到中国未来环境的尴尬困境的来稿信件,就是他决意做一名务实的自然学家的真正导火索。

按照相应政策,民间组织的成立,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挂靠的政府主管单位。

而全国性的民间环保组织,更是需要找到国家部委级别的主管单位才能正式成立。

为了能够顺利成立环保组织,梁从诫几乎跑遍了和环保有关联的主管单位。

无论是国家环保总局,还是北京市环保总局,都以“不能有两个相同下属组织”的理由拒绝了梁从诫的申请。

看到梁从诫的受挫不已,一位工作人员好心建议,可以选择一个二级单位挂靠,这样可以省去注册流程。

工作人员的话语,给了困境中的梁从诫启发。当即,他找到了中国文化书院的领导,凭借着自己曾在此任职的经历,终于成功让自己一手创办的民间组织有了挂靠单位。

1994年,全国第一个群众性的会员制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在北京成立了。

自此,秉承着“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发展宗旨,梁从诫带着自己的环保组织一步一步踏上了正轨。

从名人之后到环保学家,梁从诫朝梦想前进的坚毅里,藏着的是母亲林徽因的敦敦教导。

“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这个信念: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从诫)

在刚刚开始为环保事业奔走呼号时,“名门之后”梁从诫,常常会被人误会,他是在借用祖辈的名声来出风头,搞出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在大众面前刷存在感。

而他不走寻常路的环保方式,更是让议论之声四起。

面对众人的冷眼,梁从诫却并未因此而做出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屡屡用“不合时宜”的方式来为环保事业奋斗抗争,奔走呼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倾尽心血到如此地步,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自成立至今,梁从诫亲手发起成立的“自然之友”组织已累计发展会员1万余人,团体会员近30多家,而由会员自发发起创办的支线环保组织也有十多家,规模不断扩大。

而梁从诫本人的环保义举,更是赢得了大众的认可。

“地球奖”“大熊猫奖”北京奥委会环境顾问、2005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各种奖项纷至沓来,足以证明他在环保事业的功勋地位与带头作用。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梁从诫却没有过大的反应。他表示,能为祖国做些贡献,是他作为公民应尽的职责。

或许对于他而言,自己不过是在踏着父母的来路,做了自己应做的那份工作。

作为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与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后代,梁从诫的确安静的过分。

从声名威望来看,梁从诫远远不及父母甚至祖父梁启超那般轰轰烈烈,而从术业专攻来看,他所选择的那个让他奋斗一生的职业,也与前者大相径庭。

在成年之前,梁从诫一直活在家中长辈的光环之下,如同坐守灯下黑的飞蛾,可在成年之后,他才得以挣脱束缚,真正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一代英雄。

而这其中,父母的通透开明无疑是最有力的强心剂。

如果没有那个愿意在繁忙之余仍不忘培养他成才的父母;

如果没有那个亦师亦友、亲子之间近乎平等交流的家庭氛围;

如果没有那个知晓儿子弃考清华背后原因后,选择放手的开明家长,属于梁从诫的未来,或许只能是在名门之后的光环下痛苦一生。

所幸追梦少年遇上的是开明家长,我们才得以拥有了低调但却影响深远的“自然之友”名家。

参考资料

梁从诫:我们三代人都是“失败者”[J].记者观察,2019(13):82-85.

杨蕊茗.《你是人间四月天》创作动机的多元解读[J].汉字文化,2017(15):66-68.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17.15.029.

周承恩.追忆老同学梁从诫及其父母[J].百年潮,2011(10):65-69.DOI:10.16624/j.cnki.11-3844/d.2011.10.013.

吴志菲.梁从诫:“低碳生活”先驱者[J].财经界,2011(07):74-79.

吴志菲.中国民间环保先驱梁从诫[J].决策与信息,2011(01):50-55.

余玮.梁从诫 名门之后的“绿色人生”[J].中华儿女,2010(23):58-60.

梁从诫:回忆我的母亲

1950年,儿子差两分无缘清华,母亲坚持复查考卷,卷上11字看呆母亲

儿子高考差两分无缘清华,母亲不甘心请求查卷,卷上11字让她清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