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视察湖南,见到省副主席后对妻子说:多亏他没杀我才有今天
“请问你就是谭余保同志吗?”
“谁是你的同志,你这个可耻的叛徒!”
“我是陈毅,我怎么可能会是叛徒?”
“你说你不是叛徒,那你怎么证明?我曾经在井冈山听过你讲话,你当时说得头头是道、慷慨激昂,那你能说出来当时你说的那些话吗?”
这一下难倒了陈毅,他参加革命以来进行过无数次演讲,而且经常会会临时讲一些内容,这回让他说具体一次的内容,他还真记不清了,于是陈毅只能实话实说:
“我记不得了。”
1937年9月,陈毅到达江西南昌与国民党高层谈判,一边沟通抗日统一战线,一边向各个地方的游击部队传达党中央的精神。
出人意料的是,当陈毅一行到达江西九龙山时,他们却被当地的游击队员扣了,原因是国民党的一份报纸说:陈毅早已受编、投靠国民党。
随即赣南省政府开始人民公审大会,准备公审陈毅,
当时,如果公审查明情况属实,那陈毅将被枪毙,而负责公审的正是赣南革命主席“红色包公”谭余保。

那么,陈毅该如何应对这场绝境?谭余保又为何如此强硬?结果如何?要解答这些,还要从谭余保的“铁血”经历开始讲起。
1899年,谭余保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因家庭贫困,9岁开始,谭余保就被迫辍学回家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让谭余保从小形成了善良、勤劳、坚毅的性格。
农闲之余,谭余保很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在阴差阳错之下,他成为了武林高手彩风门的得意弟子,后来他先后与许世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我军也有了“南谭北许”的美誉。

也正是有一身好武艺,谭余保在乡里经常打抱不平,经常组织一些热血青年与款捐杂税、军阀豪绅、地痞流氓做斗争,成为当地有名的侠士。
在湖南发动了农民运动后,谭余保看到了奋斗的希望,他迫切地报了名,也成为了家乡的首批进步共产党员。
然而1927年随着革命形势遭到压制,谭余保不得不开始游击战,凭借着飞檐走壁的本领,谭余保经常化险为夷,还多次缴获地主、反动派的枪支,革命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此后,赣南的革命形势越来越好,党中央对谭余保的工作能力表示了肯定,任命他为赣南政府主席。
在与国民党斗争时,谭余保带领着红军战士们奔袭于崇山峻岭之间,应付敌人虽绰绰有余,但时常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一些人会在糖衣炮弹下投降敌人做叛徒。
这些叛徒不仅会出卖党内机密,还会带领国民党打击报复战士们的家人,好几次谭余保都惨遭叛徒出卖,险些被抓到,他的家人因他也受到了牵连,此时他对叛徒可谓是恨之入骨。
所以,一旦抓到了叛徒,谭余保审理后直接当场枪毙,慢慢地他就有了“红色包公”的称号。
1934年在路过一个红军医院时,谭余保被几个正在玩耍的小孩吸引了,看着孩子们嬉闹的样子,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眼下她们会不会也是这样开心呢?

随后谭余保蹲了下来,把身上的干粮、糖果分给了孩子。这时队伍已经走远了,警务员赶紧跑过来催他走,然而谭余保却直直地站在那里。
此时谭余保正在死死地看着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正趴在地上看蚂蚁,忽然她抬起了头,也直直地看着他。
不一会,那个小女孩带着哭腔就喊了一句:“爹爹”,然后向谭余保扑去。
谭余保也红着眼,说着:“孩子,我的好孩子”,说完一下就把孩子揽入怀中。
好一会,谭余保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说:“孩子,你的爷爷奶奶,还有妹妹呢?”
女孩木然地说道:“就我一个人来的,他们都死了......”
谭余保大喊一声,“天呐!”险些晕倒在地,从不流泪的他再一次强忍着泪水,嘴唇都被咬出了血。
平复了许久之后,谭余保带着孩子离开了医院,此时他心中发下铁誓:不打跑国民党反对派、不消灭叛徒,他决不罢休!
谭余保对待敌人、对待叛徒从不客气,即使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只要对方投敌,谭余保就会直接下“追杀令”。
除了家人受害,谭余保成为“红色包公”的另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作战时的经历。
在红军大部队长征后,谭余保带领了约5个团,大约3000余人进行游击战。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军事双封锁,游击队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在这紧要关头,作为红军领导人的陈洪时非但没有挺身而出、挽救局势,反倒带着许多党内资料逃跑了,还主动引诱、杀害一些不知真相的红军战士,
最后坚持革命的战士仅剩100多人,赣南的革命活动几乎进入绝境,这让他再次对叛徒深恶痛绝。
作为赣南革命的核心领导人之一,谭余保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坚定的信仰,他召开一次紧急会议,痛斥陈洪时的叛变行为,也号召大家坚持战斗。
在谭余保的坚持下,赣南的革命活动明显复苏,
然而由于国民党的封锁,谭余保等人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很少,只能通过报纸,
有时候报纸还是国民党故意遗落的假报纸,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听,让游击队失去判断力,
这就为谭余保扣留陈毅四天,险些枪毙陈毅埋下地雷。
1937年9月,陈毅到江西南昌与国民党高层开始和谈,初步达成了效果,于是他开始在游击区传达国共合作的消息。

然而一天,一位国民党高官气呼呼地找到陈毅,他说,你们口口声声说要和谈,但为什么在赣南还打得那么凶?
陈毅这才突然明白,谭余保还领导着赣南游击部队与国民党作战,他决定亲自前去劝说。
因为陈毅之前受过伤,腿脚不方便,国民党部队专门安排一名副官陪着陈毅。
也恰恰是这名国民党副官,让陈毅的行程很不顺利,首先他来到了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区域,向群众打探游击队的下落。
可当看到队伍中的国民党副官时,群众的戒备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不管陈毅怎么问,他们就是不说。
思来想去,陈毅决定住下来,好好做做群众的工作,他经常帮着老百姓干农活、讲抗日局势,几天后,群众慢慢放下了对他的戒备心,答应带他们见游击队。

陈毅和国民党副官被蒙着眼睛,带上了九龙山,接待他们的是游击队的参谋长段焕竞。
一见面,陈毅就拿出了中央的介绍信,并开始了自我介绍。
段焕竞带着疑惑的眼睛看着他,自己听说过陈毅,但没见过本人,他会不会有可能是假冒的?介绍信也会不会是假的?况且后面还跟了一个国民党。
陈毅也看出了段焕竞的疑惑,他说,你们这几年很不容易、也吃了很多亏,现在警惕性高,也是对的。
段焕竞还是略带疑惑地说,既然你是中央派来的,那请传达中央的指示吧!
陈毅开始向段焕竞讲解抗战局势、国共合作的具体事宜等等,段焕竞也听得十分入神。
当听到外寇入侵时,段焕竞明显情绪激动,摩拳擦掌,眼神里像是要扑出火来,但听完后段焕竞还是表示,不能相信陈毅。

原来就在不久前,国民党出动了5000多人对游击队进行围剿,领头的是曾经是位红军,就是因为他的泄密,让游击队失去了很多年轻的战士。
因此,大家对反对派十分痛恨,如果谁说要同国民党合作,那基本上可以被认定为叛徒,所以段焕竞一直无法相信陈毅。
但陈毅毕竟是高级干部,在一切未清楚之前,段焕竞也不敢直接拿他们怎么样,他开始与其他同志商量。
商谈中,一位叫刘培善的高级将领突然想起来,他先前看过一份国民党官方刊登的报纸,标题写的是陈毅投诚,抵达赣州商谈被收编事宜。

段焕竞听完后直接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我说他(陈毅)后面跟了个国民党呢!原来是投靠国民党了!还说什么,把他们都绑了!
于是陈毅和国民党副官被五花大绑了起来,被分开审问,无论问什么,陈毅都能对答如流,但那个国民党副官却被吓傻了,说话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更加重了两人身上的疑点。
于是段焕竞开始重点审问陈毅:“敌人的报纸已经说你投降了,你怎么讲,如果现在能把叛变经过和敌人的计划说出来,你还能被宽大处理。”
陈毅反驳道,敌人的报纸怎么能相信呢,万一是假消息呢!我不是投降的,我是代表党中央去跟国民党谈判共同抗日的,不是投降的!

于是,陈毅让段焕竞去自己包里拿出自己出发时的报纸,报纸写得很明白,党中央确实是授命他去和国民党谈判的。
段焕竞看了又看这两篇报纸,内容完全冲突,他感到十分为难,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决。
陈毅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于是说,既然你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那带我去见上司谭余保吧!
然而,谭余保没有直接见陈毅,而是开了公审大会,按照公审大会的原则,如果被审判确实当了叛徒,那他的结局只有一条-被枪毙。

在这场会上,他们谁都没说服谁,陈毅因此被定性为疑似投敌,等待证据证明,情况十分危急,陈毅被谭余保命令吊在大棚里。
一直被误认为是叛徒、被捆受审的陈毅也觉得很恼火,他开始主动联系谭余保,说:“你是党员,你要相信组织,如果你不相信我,那请派人去延安调查......”
“如果你搞地主、反动派的那一套,那你就别调查了,要杀要剐随你挑,如果你是共产党员,那你一定要调查清楚!”陈毅说话掷地有声,道出了共产党员优秀的气节。
谭余保眼看前面的这人不怕死,与贪生怕死的叛徒有天壤之别,他感觉自己的判断可能错了,于是同意派人下山调查。
等到第五天晚上,吉安红军派人送来消息:你们搞错了,陈毅不是投降,而是代表中央与国民党和谈!
谭余保羞愧难当,他让人把自己捆起来,然后向陈毅请罪,他说,我捆了你四天,你也捆我四天!
然而陈毅很大度的表示,你们的警惕性很高、斗争也很坚决,这点我可以理解,你们这样做我也很理解!
谭余保两眼含泪,一方面是陈毅胸襟如此宽广,另一方面是自己和战士们苦等多年,终于见到了中央代表。
接着他们两人促膝长谈,经过陈毅长时间的劝解,谭余保也放心了心中芥蒂,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一致对外。
伟人毛泽东听完这件事后,感慨地说道,谭余保政治上很强,革命上也粗中有细。

1938年9月,谭余保接到中央的通知,让他去延安参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由于车马劳顿、加上游击战时落下的病根,到延安不久谭余保就病倒了,但他的心里依然放不下赣南的根据地,想要早日回去。

陈毅得到消息劝他在延安生活下来,还给他写了一份书信,让他在安心养病,
陈毅这样写道:我和中央领导人已经谈了很多次,大家认为你身体不好,不适合南下工作,现在还是建议你留在延安工作,一方面是养病,一方面是研究文件、提升文化素质,你的工作经验虽然丰富,但辅之以理论和文化技术就更好,希望你考虑我这个建议,以后南方再见吧!
看过这封信后,谭余保很受感动,陈毅将军不但没有怨他,还时刻关注着自己的病情。
于是,谭余保接受了陈毅的建议,开始进入延安学院学习。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主席和党中央准备前往北京,原打算一同前去的谭余保却向毛主席提出申请:
主席,我想回湖南老家清理叛徒和残余的反动派!最终,毛主席同意了,并让他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回到湖南后,谭余保首先做的事就是缉拿了当年的一大叛徒曾开福,
根据谭余保的同事说,谭余保的目光犀利,一次开军人大会时,一个人从后门悄悄进入了会场,谭余保拍案而起,说你这个叛徒,还有脸回来!
随即,公安人员就把那个人逮捕了,原来因为这个人泄密,红军至少损失了6位战士。

虽然谭余保嫉恶如仇、做事雷厉风行,但他并不粗鲁,
在别人的印象里,在平时谭余保是一个很安静、温柔的人,这让他在我党的声誉很高。
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视察湖南时顺便拜访了谭余保这位老友。
两人一见面,陈毅直接上前拥抱,问谭余保的身体状况,然后他转身对着妻子张茜说:“他就是谭余保,多亏他当年没杀我,才有我现在!”
提起这段往事,两人都哈哈大笑,却留下了满脸疑惑的众人。

此后,谭余保终生奋斗在湖南的岗位上,他做了不少好事,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与爱戴。
1980年1月10日,谭余保因病逝世,享年81岁,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都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王震副主席回忆道,谭余保是一位刚强、勇敢、厚道的老同志,毛泽东主席曾经夸他是一位真正的农民群众领袖!
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谭余保都保持高度的党性,他不辞艰难、一心为民,展现出了老一代革命家光辉的形象。
阴差阳错之下,谭余保险些枪毙了陈毅老总,但这个误解并没有引起两人的隔阂,反而让两人成为好友,展现出了革命领袖宽广的胸怀,着实令人钦佩,也值得我们学习!
古代银子究竟长啥样 掉地上可能也认不出 (黑不溜秋)
在古代的银子长得并不是闪着光的,而是布满牙印,黑不溜秋可能掉地上都认不出来。在很多人想起古代银子的时候,都觉得和现在的银子一样特别的闪亮,但实际上有一些银子则是会让人觉得是一块没有用的废铁破败不堪,在古代真实的银子和影视剧中的银子差别是非常大的。古代的银子长相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6:49:200000三国时期的西凉是现在的哪里(甘肃西部地区)
三国时期所说的西凉则是现在的甘肃西部地区,也包含了宁夏、青海、内蒙古的一部分。在三国的时期,西凉被称作是凉州,之所以叫西凉,则是因为位置在汉朝都城长安的西边,当地特别的寒凉,在后来汉武帝的时候把西凉给纳入到了汉帝国的版图之中,是月氏、匈奴势力的主要居住地,直到后来汉帝国才设立了武设酒泉郡,成为了汉朝的领地。西凉出猛将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2:07:270001薛丁山怎么死的,被武则天给杀害(历史上并无此人)
薛丁山是谁?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薛丁山这个人,他只不过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其真实的身份其实是薛讷,是唐朝著名的名将薛仁贵的儿子,那么历史上的薛丁山怎么死的呢?他的相关故事又有哪些呢?他的妻子真的是樊梨花吗?那么下面就和度哥中国历史小编来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隋唐演义》中的薛丁山我要新鲜事2023-03-13 07:56:280007康熙近100个子孙中最惨的一个,活了82岁,却被囚禁了53年
有史记载,康熙皇帝总共有35个儿子,夭折了11个。剩下的24个最后在九子夺嫡的时候死的死,废的废,但是他们为康熙沿下的子孙将近100个。在康熙的这一批孙子中,有一个孩子相比其他皇孙是比较长命的,但是他的遭遇却是十分的凄凉,他叫作弘晸,他的一生活了82年,可惜却有53年活得如同暗地里的影子,没有自由,没有朋友,啥都没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要从康熙的九子夺嫡开始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9:18:080000清朝第一贪官 被抄家时却发现家徒四壁 皇帝:拿锤子把柱子凿开
清朝的第一贪官是和珅,他被誉为满洲第一美男,但也以其贪婪和权谋手段而闻名。当皇帝乾隆决定对他进行抄家时,却发现他的家中竟然是家徒四壁。乾隆对和珅的贪污行为非常愤怒,他想知道和珅究竟将财富藏在何处。于是,乾隆下令拿锤子把家中的柱子凿开,以便寻找隐藏的财宝。然而,当锤子砸开柱子后,乾隆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这让他感到困惑和愤怒,他认为和珅一定是隐藏了财宝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8:23: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