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林彪坠机,远在江西的邓小平得知消息后,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1971年9月12日,林彪见罪行败露,不顾一切仓皇出逃。9月13日,他乘坐的三叉戟因燃油耗尽又迫降失败,坠毁在蒙古东部的温都尔汗。
进入10月上旬,按照党中央的安排部署,开始在内部逐级传达林彪反党集团的犯罪材料。
11月5日,已下放在南昌市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两年多的邓小平夫妇,忽然接到厂部开会的通知,要求所有人都要到场。
正是这一天,邓小平得知林彪摔死在了外蒙,并且还领到了一份文件。
两天后,邓小平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那么,邓小平为什么要给毛主席写信呢?他在信中又说了些什么?毛主席收到这封信后又是何态度?
这一切,都要从邓小平与毛主席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结下的深情厚谊说起……
中国21世纪公认的3个伟人,分别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虽然同是世纪伟人,但邓小平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千丝万缕。

后人在解读邓小平与毛主席的关系时,很精准地用到了“师生关系”四个字。
邓小平出国留学的时候,毛主席则在国内工作,虽然两人远隔千山万水,但共同的理想追求和毕生奋斗的事业,让两人逐渐有了交集。
毛主席提出的很多观点,当时很多人都不赞同,但邓小平总是第一时间表达对毛主席的支持。
邓小平对毛主席的支持,并不是一种盲从,而是结合革命斗争实际,经过认真思考得出的。
虽然真理,有时候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但邓小平对毛主席的支持,让他的命运,开始和毛主席的起落紧密相连。

毛主席在谈到邓小平的时候,也总是不吝赞美之辞,不是称他“钢铁公司”,就是称他“举重若轻”,
甚至还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来评价他,称他“论文论武,都是一把好手”。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大胆启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准备淮海战役时,毛主席又将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组成前委核心三人组,不仅摧枯拉朽消灭了蒋介石的55万精锐主力,而且在渡江战役中率先打进南京总统府,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先是主政大西南,后又在1952年底“五马进京”,就任政务院副总理。
从邓小平的成长经历来看,毛主席确实算是他的老师,他与很多党内同志一起,都是一边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一边参加革命竞争和社会主义建设。
毛主席比邓小平大11岁,在毛主席眼里,他和陈云就是“少壮派”的杰出代表。
1956年八大召开,毛主席力荐邓小平出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此邓小平开始进入最高领导层。

1957年毛主席出访苏联,在与赫鲁晓夫谈到党内谁能接班时,他不仅提到了刘少奇,而且还提到了邓小平。
在赫鲁晓夫面前,毛主席对邓小平的评价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内一个难得的人才。
1960年后,毛主席在谈到邓小平时,多次称他“人才难得”。
桩桩件件,都足以说明毛主席对邓小平的器重,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
邓小平一直以来,都把毛主席视为了领袖、导师来尊敬,他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取得的很多丰功伟绩,都是忠实地遵循毛主席的战略决策。
对于邓小平的能力,毛主席也是相当认可的。
1969年10月22日,一架老式伊尔——14军用飞机降落在南昌向塘机场,机上的乘客,正是邓小平夫妇和他的继母夏伯根。
10月初,中央决定把邓小平疏散到江西。得知此事的周恩来总理,竭尽所能照顾邓小平的饮食起居。
在给江西省委的电话中,周恩来甚至连邓小平住什么样的房子都考虑到了,要求最好是独房独院、二层小楼,第一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其次在院里活动也方便。

在得知江西省委最初安排邓小平去的是赣州时,周恩来当即表示了反对,认为那里是山区,气候潮湿、路途颠簸。
周恩来的考虑不无道理,当时的邓小平已经65岁了!
江西省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把邓小平安排在新建县拖拉机厂——那里距离南昌不远。
邓小平给毛主席写信,其主要目的,就是想向毛主席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毛主席从1953年便开始提出中央领导分”一线二线”,就是为了提前培养接班人。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重用,邓小平在建国后当上了5年副总理、10年总书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增加了治国理政本领,逐渐成长为第二代领导核心。
1967年汪东兴代表毛主席去看望邓小平后,邓小平就开始频繁给毛主席写信——这是当时的他,所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
1968年5月,邓小平给汪东兴写信,希望能见毛主席。
此后邓小平又多次写信,表达自己的要求,希望能够留在党内,做一个普通党员,最好还能做点工作。

在前往江西的前一天,邓小平依然表现得特别从容,他给汪东兴写了一封信,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
得知林彪摔死外蒙的消息后,邓小平用了两天时间思考,然后提笔给毛主席写信,表达了出来工作的渴望。
这封信发出去后,一连几个月都无声无息,但邓小平并没有灰心。
1972年建军节前夕,陈云、王震、腾代远、陈再道等一大批老干部,都在国防部举办的招待会上露面,这让邓小平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为此,他在8月3日,又一次提笔给毛主席写信,坦率地做了自我检查。
与以往不同的是,邓小平的这封信,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他在8月14日看过信后,当即指示,邓应与刘有所区别。

周恩来总理当即心领神会,马上安排汪东兴落实毛主席的指示,这对于邓小平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后人普遍认为,这是邓小平政治生命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么,邓小平在信里,究竟说了些什么?毛主席看过他的信后,为何会引起触动呢?
邓小平的这封信,与以往的信大不相同。
虽然以往的信,他也是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但主要是写给汪东兴,或者请汪东兴转报。
而这次,邓小平却是直接写信给毛主席,努力争取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机会。
邓小平在信中,首先汇报了自己到江西两年来的工作情况。

在当时的条件下,邓小平在江西每月的开支只有100元左右,而他们夫妇二人,加上继母夏伯根,以及六个孩子(其中包括妻子卓琳姐姐的一个孩子),日常开支确实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
卓琳虽然参加工作了,但她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能照顾住自己就算不错了。
大儿子邓朴方住在医院,每月下来至少得35元,再加上两个大学生,这三个孩子就得100元。
毛毛(即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这本书中,曾用深情的笔触,回忆起一家人在江西的难忘岁月。
提及对江西冬天的感受,她就一个字来形容:冷。
即便条件艰苦,邓小平依然特别的乐观。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养成了洗冷水澡的习惯,到江西以后,他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自然不敢再这样做。
不过,他还是特别的有毅力,坚持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擦身,还告诉孩子们这样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虽然只比他大5岁,但在艰难的日子里,她以慈母的心态,努力操持着这个家。
看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钱不够用,夏伯根就主动开荒种菜,一家人的日子虽然艰难,却也其乐融融。
每天邓小平都要从住的地方出发,沿着田埂步行20分钟到工厂劳动,时间一久,硬是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后人称之为“小平小道”,认为这里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
在这封信中,邓小平提到了自己的孩子们,希望能够得到毛主席的帮助。
邓小平曾写信给汪东兴,帮忙解决大儿子邓朴方的事情,但相关的工作同志却告诉邓小平,以后不再要写信。
在信中,邓小平请毛主席指示,以后有事是否还可以找汪东兴。
收到邓小平的来信后,毛主席就问汪东兴,为何不管邓小平的事。事实上,汪东兴对此事也不知情,因为他跟着毛主席,并不在北京。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在邓小平的来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并要汪东兴帮助办理邓小平的家事。
邓小平在信中,重点是讲自己的工作问题。他表达了对中央的坚定拥护,表达了希望能够出来做工作的想法。
“九一三事件”对毛主席造成的冲击,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大病一场之后,对于很多事情,毛主席有了许多新的思考。
正所谓“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他又开始考虑老干部的使用问题。
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总理在检查身体时,发现“患有不治之症”,更让毛主席有了启用邓小平的心思。
收到邓小平8月份的来信后,毛主席还是觉得邓小平“人才难得”。

为了国家利益,经过慎重考虑,在10天后毛主席抛却了对邓小平的不满,对他的问题特意做出了批示:
有了毛主席的过问,再加上周恩来的支持,1973年2月,邓小平终于又回到了北京。
在离开南昌的时候,邓小平的精神状态很好,他表示虽然自己已是古稀之年,但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工作10年。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后来竟然又工作了20多年!
重回北京的这一年,邓小平已经69岁了!他在江西度过了3年多的难忘岁月。
1973年3月29日晚,邓小平回到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这是两人分开以来,7年的首次见面。

毛主席问邓小平,这几年是如何过来的。
邓小平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地回答了两个字:等待。
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最爱的女人被犹太人夺走(5大原因)
懂点二战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当时惨无人道的犹太人大屠杀吧,这是当时纳粹德国首领希特勒下达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大清洗的一次命令,使得整个欧洲地区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遭到屠杀,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呢?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为何?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他的“丧心病狂”吗?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下这里面的隐情。希特勒杀犹太人的5大原因1、年轻时被夺走女人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2:07:090004西游记中的文艺妖怪黑熊精,最终还被观音收留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因此自然是见过了不少的妖怪。但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妖怪,比如说黑熊精。黑熊精简直是妖怪中的文艺青年啊,而且还十分可爱。并且,最后黑熊精的结局也出乎意料,因为他居然被观音菩萨收留了……奇葩妖怪黑熊精我要新鲜事2023-03-15 00:18:110002历经几千年厮杀,为何只有清朝彻底解决游牧民族侵扰的问题?
一直以来,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各朝各代的心头之病。在历史时期,中原王朝都是在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每朝每代能够彻底把北方游牧民族给收复的朝代并不多。为了可以抵制游牧民族的侵略,每朝每代的帝皇都想尽办法。秦始皇他开始修建长城,汉武帝而选择去除鞑虏等等。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19:590001古代女子哪两件私物 被外人看到要受罚 (肚兜和月事条)
古代女子有两件私物肚兜和月事条,一旦被外人看到之后就要受惩罚。在古代时对女子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是属于封建朝代女子必须要保护好自己,像是有一些失误是绝对不能够被外人看到的。不然则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可是这两件事物在如今的时代之中却比较常见,不再是稀奇之物。古代女子的地位卑微我要新鲜事2023-02-26 03:06:050000岳飞北伐最远打到哪里 如果南宋支持岳飞北伐能成功吗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名族英雄,熟知他的朋友,都对岳飞北伐感到可惜,他最远打到开封附近,眼见就要成功,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召回,回来后更是含冤而死!很多人都有一个好奇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南宋支持岳飞北伐能成功吗?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探索看看。一、岳飞北伐最远打到哪里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50:0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