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飞人邹在宏,帮人代烧“龙头香”一次199,一天收入上万元
在金庸在各类武侠小说中,曾经塑造了许多身轻如燕、踏雪无痕的武林高手,如射雕三部曲中的“青翼蝠王”韦一笑、“铁掌水上漂”裘千仞等等。在《神雕侠侣》中,书末郭靖率领的襄阳守军与蒙古大军对峙时,杨过更是一跃而起,踏雾穿云,救下了被挟持的郭襄。

文学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在现实中,有许多身负绝技的民间高手,他们的功夫纵然不像武侠世界中的人物那般离奇高深,却也远远超过了常人所能到达的极限,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象征符号。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一名景区内专帮人上“龙头香”的“峭壁飞人”,他用自己“壁虎游墙”般的“轻功”,不仅征服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更成为了当地一道奇特的风景。

在我国湖南与广西交界处,有一个著名的八角寨风景区。八角寨风景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形成了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独特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而在八角寨最陡峭的一角,有一从绝壁出五十余米,峰尖似昂首挺立的龙头。这里常年山雾弥漫,寒风呼号,四周险崖壁立,深谷如坠。就在这奇险无比的翘角顶端,竟有一座山神小庙。通往龙头的山脊小径仅宽一尺,烧香者必须手足并用,匍匐前进,这就是著名的“龙头香”。

小庙位于悬崖峭壁尽头,却没有任何安全保护,似乎是有意让专程前来烧香拜佛的人有所历程,考验他们是否“虔诚”,因此,唯有“心诚胆大”的人,才敢去“龙头”烧香。
然而,尽管求神拜佛之路过程艰难,却依旧挡不住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的热情。在这种旺盛的需求之下,专门代人上“龙头香”的新型职业“烧香人”应运而生。
“烧香人”常年“腾云驾雾”,飞驰在峭壁悬崖之上,因此往往被称为“峭壁飞人”。他们往往一边手持供香,保护着其香火不为山风呼啸而熄灭;一边注视摸排着前方的陡峭地势,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下代他们完成心愿。

山高谷深,危峰兀立,短短数十米的距离,行走起来却往往是“百步九折”,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因此,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寥寥无几,只有胆大心细且“身负绝技”的人才能真正胜任。邹在宏便是这样的人。
45岁的邹在宏是一名职业“烧香人”,他终日攀爬在悬崖峭壁之上,忍受着山崖间的风吹日晒,已有5年的“工龄”。
邹在宏自幼学武,矫健的身形和较好的武术功底让他有了从事这份工作的基础。而随着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峭壁行走经验的积累,他对这条小路也慢慢更加熟悉,练成了一身攀岩的“绝顶轻功”,即便眼下就是万丈深谷,他也仍旧是泰然自若、举重若轻。
尽管早已是“轻车熟路”,但危险并不会随着人经验的积累而实实在在地消失,在这场用生命来博弈的“竞赛”中,一旦“阴沟里翻船”,付出的无疑是惨重的代价。因此,代替烧香的费用价格不菲。
一般来说,邹在宏代人烧香收费为每次199元,如果运气好遇到出手大方的游客,得到的报酬也会如数上涨。不仅如此,在完成烧香之后,邹在宏有时也会在返回安全地区的途中表演几个惊险的绝技,赢得游客观众的叫好和打赏。一来而去之下,每天所得十分可观,在旺季的时候,更是能达到一天上万元的收入。

随着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邹在宏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为人所知晓。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从事从此危险的工作时,他只是平静的回答道:我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三言两语之下,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在生活的重负之下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来赚钱养家。或许对于他来说,比起热爱、人生价值等虚无缥缈地对于工作和自我的定义,他更在乎的,是从这份危险工作中获得的实际报酬,和一个中年丈夫和父亲肩负的责任。
“干这个行当,就类似走钢丝,没有胆量和风险把握是吃不了这碗饭的。” 长久以来,邹在宏以这种方式始终如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而他“冒险”赚钱的行为和所获得的收入,慢慢成为各大媒体和人们争相讨论的噱头。
由于往来于悬崖之上的工作中蕴含的危险和“观赏性”,许多香客并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上香业务,而是更加期待邹在宏能挑战更多富有难度和看点的杂技表演,而邹在宏也会出于自己对香客的感谢,去表演和尝试一个又一个令人咂舌的高难度动作。

在很多人看来,这时的邹在宏,已然置生命于不顾,认为他“想钱想疯了”。一个好端端的人,完全成为了金钱的奴隶。邹在宏此时虽年富力强,但老了还能继续这份工作吗?他们开始为邹在宏的未来而担忧,认为他应该趁早转行。
众口铄金之下,他们却没意识到,这份工作对于邹在宏来说,实在是无奈之举,却也是最适合他的最佳之选。他们并不清楚悬崖间游刃有余、赢得观众称赞敬佩的“飞人”,在生活上所遇到的负担和压力。而他并没有多么光鲜亮丽,思想觉悟也并没有多么通彻高尚,仅仅是一个在生活的夹缝中努力挣扎,渴望获得更好物质生活的普通人。
无论外界怎么评论,这个寡言少语的中年男人,仍然在景区的那一片云间穿梭遨游。他的未来如何不得而知,但能够知道的,是眼下的生活和工作还得继续,他仍将带着家人期许的目光,在悬崖峭壁之上,诠释着生活的意义。

佛家有言:婆娑世界,众生皆苦。繁杂尘世,人间百态,无数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而拼搏努力。可曾见,数年前国内爬楼第一人吴永宁因十万元奖金而坠楼身死的悲剧?而他与邹在宏的人生经历,并无二致。谁也不知道,并且永远无法切身体会到,他们在为了获得更好生活的过程中,承受了怎样的压力与代价。

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有无数普通的中国人,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和脊梁,挑起了万千家庭的责任和时代发展的重担,他们或许并不完美,也没有多少高深的觉悟,却依旧用双手创造一丝丝、一缕缕微弱的价值,用一代代的生命燃烧,从涓涓细流汇集成滔滔巨浪,守护着家人,和他们期待中的家园。

随着时代的变迁,邹在宏从事的这类工作将来或许会逐渐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但万千如他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明天为顽强拼搏的人,终究不会为正义与良知所遗忘。或许对于普通的你我而言,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而在于在经历人生的旅途中,没有辜负生活,并且持之以恒且乐观地为生活奋斗。这,就足够了。
1976年,迟浩田正在唐山指挥救灾,深夜突接中央急电:速速回京
1976年7月28日,一场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的特大地震在深夜突然席卷唐山。顷刻间,房屋倒塌,山崩地裂,无数的人就这样永远地沉睡在了梦里。地震发生后,中央经商议决定把第一时间带队前往唐山,并开展灾后的救援与灾区重建工作的重任交给时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的迟浩田。我要新鲜事2023-05-24 23:27:350000曹魏5位皇帝,在上位前经历了什么(曹操 刘备 孙权最为突出)
曹魏总共经历了五代皇帝,上位前曹操,刘备、孙权是最为突出的三位地方大佬。在公元220年的时候,魏国的建立也是三国时期的正式开始,三国演义之中汉献帝让位之后的一段时期被称作是魏晋,对魏也算是认可,后来总共经历了5个朝代。曹操的让位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1:14:130000包衣出身是什么意思:包衣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指奴才)
包衣出身就是指自己是他人奴仆。包衣属于自身所属的宗室家族,他们没有自由活动的权利,处于社会的底层,为自身所属的满清贵族从事一些生产活动,同时他们还必须包下家族中所有的家务。部分包衣出身于战争俘虏,或者是犯法的罪犯,以及负债无法偿还的人,身为包衣,不仅仅他们本身是满清贵族的奴仆,他们的子孙也会被列为奴仆,一生服侍于自身所属的满清宗室。一、包衣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27:570001为什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郑和没有(地理位置不同)
从南宋到元朝,中国的海洋贸易已经相当发达了,朱棣只不过是沿袭了这个潮流。郑和下西洋后继无力的关键问题是朱棣搞贸易专营吃独食,只有皇帝自己受益,毕竟是太监主导的海洋贸易,没有跟江南士大夫阶层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关系。相反随着明朝中央向北方转移,皇室对于经济中心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结果就是天子守国门,南方士大夫通过海洋贸易大把搂钱。我要新鲜事2024-01-06 19:58:520000小兵的4条妙计,让汉朝延续了400多年,其中两条被后世王朝所沿用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刘邦: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很多历史学家也称赞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认为他是封建时代的英雄人物。刘邦的“英雄”之处不只是在于他从一介布衣变成一代君王,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更是在于他善于用人,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在刘邦众多的“英雄事迹”里,有一件事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4 12:56: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