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帝国军在一战中的作用是什么?为协约国作出贡献了吗?
#历史开讲#
1914年马恩河战役之后,西线战事随即陷入僵局,1915年,战争双方试图打破西线僵局,开始在西线之外的地区寻求突破。参战各国也意识到,战争并非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会在战事开启后迅速结束。
随着战事日益激烈,各国普遍开始大规模增加军事预算、调整工业计划、寻找兵源以满足战争不断扩大的需求。同时,战局也在不断扩大,奥斯曼土耳其和保加里亚分别于1914年底和1915年10月加入同盟国,意大利于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在加里波利、巴尔干、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和东线的每一条战线上,协约国都损失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但几乎没有战略收益,一战的复杂性急剧增加。

1916年底,法军新任长官尼韦勒将军计划在阿拉斯至兰斯一线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围歼努瓦永突出部的德军集团,彻底扭转西线战局。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规模最大的集团军群进攻战役,但遭到失败,制订作战计划的尼韦勒被撤职。此役的失败使法军的压力到达了顶点,法军多支部队哗变,士兵们拒绝执行军官的命令向德军进攻。

在法军44个师中,士兵拒绝进入战壕,砸碎财产,高喊改革与和平口号,甚至殴打或杀害他们的军官。由于军事上的失败以及俄国二月改革的影响,在整个法国,人们普遍感到失败和绝望。
法军“集体违纪”的行为虽然被立即遏制,但很明显,法军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英军必须在西线承担更多的军事任务。而自1914年以来英国已经损失了大量的士兵,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对1916年巨大伤亡率感到震惊,他不信任黑格,并说,“他根本不在乎损失多少人。他只是浪费了这些男孩的生命。”战争发展至此,协约国集团问题重重。

1916年,澳大利亚帝国军开始调往西线作战,这为疲惫的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此时澳大利亚帝国军整体缺乏经验,战斗力不足。英军高层也并没有重视这支力量,他们常常作为牵制力量和辅助力量,以弥补在西线的兵员不足。也就是在此时,澳大利亚帝国军各师开始直面德军,真正参与这场现代化的战争。
1916年至1917年澳大利亚帝国军积累了作战经验,锤炼出一支具备专业军事素质的士兵和军官。澳大利亚在整个战争期间保持志愿兵制,保证了其继续战斗的能力,澳大利帝国军士兵横跨近15万公里前往欧洲作战,也说明了其强烈的战斗意愿。在战争后期,澳大利亚帝国军常常担任主攻,亚眠战役和百日攻势证明了这一点。

澳大利亚帝国军显然成为协约国部队中的一支具备相当作战实力的有生力量。澳大利帝国军的生力军作用与美军对比体现的更加明显,美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严重缺乏经验,不仅自身进攻迟缓,同时影响了整个进攻计划。
在圣昆廷运河的战斗中美军第27师因缺乏经验和能力不足使得迟迟不能突破隧道上方的兴登堡防线,致使澳大利亚第3师不能向前推进。美军进展的迟缓致使坦克全部毁坏或瘫痪,前方部队位置不定,无法使用大炮,战斗陷入焦灼,澳大利亚第5师的进攻也因此未能更进一步。在实际作战中美军与经历两年西线战事历练的澳大利亚帝国军不可同日而语。

从实际情况看,澳大利亚帝国军占英军总兵力的5%,但占英军作战师的近8%。比数字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帝国军的实际军事能力。西线澳大利亚帝国军的5个师中的每一个都比1914年组建之初更具战斗力,1918年的澳大利亚军团甚至比一些英国师更有经验,更具作战能力。
在战争的4年半的时间里,澳大利亚部署的部队规模增长了7倍,从一支业余军队转变为经验丰富的专业军队,能够以真正现代的方式进行。1918年,澳大利亚帝国军与其他自治领军队一起,被对手评为英帝国最好的军队。
至战争结束,澳大利亚总共招募了416,809人,58,961人死亡,4,098人失踪和被俘,166,811人在战斗中伤亡,87,865人生病,还有218人死于不明原因。澳大利亚帝国军主要伤亡在西线以及加里波利战场。战争期间超过21万人在步兵中服役,超过3万人在骑兵中服役。一战的作战方式决定了步兵是伤亡的主要部分。
在海外服役的331,781名澳大利亚帝国军士兵中230,528人(69%)加入了步兵,或者是一般的增援人员,其中大多数人最终被分配到了步兵部队。在加里波利的26,111名澳大利亚战斗伤亡人员中,有16,475人是步兵,另外4,837人是骑兵,在当时骑兵作为步兵在战场上作战。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在加里波利半岛的伤亡中,有82%是由步兵造成的。在西线181,099名澳大利亚帝国军战斗伤亡人员中,152,184人(84%)是步兵。

超过一半的符合征兵要求的白人男性入伍,其中80%的人在海外服役,大部分在法国。近20%的人死亡,45%的人受伤。澳大利亚帝国军的死亡率和伤亡率在所有自治领中均为最高,分别为14.5%与64.98%。1916年在西线澳大利亚帝国军重要的作战次数为5次,1917年为17次,而1918年为29次。频繁的作战与巨大的伤亡率相吻合,这证明了澳大利亚帝国军作战强度之大。

显然,澳大利亚帝国军作为一支自治领军队为英军和协约国集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战争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这在与加拿大远征军的对比中可见一斑。加拿大人口基数大约为700万,澳大利亚人口基数大约为500万,加上义务兵制的实行,加拿大远征军军人数比澳大利亚帝国军的人数更多,加拿大军团的兵力在所有自治领中最庞大。
战争期间,加拿大部署了一支由四个步兵师组成的军团。在1918年,无论是在人力还是作战能力方面,加拿大军团都是英军中最强大的兵团之一。至停战时,加拿大军团在法国拥有15.3万人,比澳大利亚军团总人数多1/3,这还不包括在英国本土的大量加拿大人。

但这并不能证明,澳大利亚联邦的参战意愿和澳大利亚帝国军的作战能力实际弱于加拿大以及加拿大远征军。在战争中,澳大利亚在志愿兵制的基础上,有589,987名志愿者主动要求服役416,809人入伍,入伍人数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8.5%,18至44岁的男性中约有38.7%入伍。
入伍人数于总人口相比,澳大利亚高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帝国军和加拿大远征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同样始于1915年。在战争期间,加拿大远征军参加的战役与澳大利亚帝国军大体相同。五个澳大利亚师在英军师的使用率中排名前三。在英军传统中,一个师作战越成功或参加的战斗越激烈,就越有可能被要求参与后续重大进攻,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帝国军战斗能力被英军认可。
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考虑定都南京,王稼祥反对:蒋介石是浙江人
“主席,休息好了吗?”1949年3月23日早上,周总理见到毛主席后,询问他睡眠情况。“睡了四五个小时,有精神。”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周总理担心毛主席身体吃不消。毛主席非常兴奋地告诉他,“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有精神。”毛主席口中的“赶考”是指中共中央及所属机构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周总理很自信地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4 05:55:480000蔺相如简介:战国时期赵国政治家、外交家(渑池之会)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历史上关于他有名的事迹非常多,比如说著名的“完璧归赵”就出自于他的事迹之中,而他与廉颇的友谊也在后世流传久远,那么蔺相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蔺相如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5:35:480001高姓起源和来历:齐文公儿子受封于高邑(子孙以邑为姓)
高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齐文公的儿子公子高受封于高地,子孙以邑为姓。二是源自齐惠公儿子公子祁,字子高,子孙以祖先字为姓。三是源自汉朝时期的官职名-高庙令,主要负责祭祀和寺庙事务。四是源自唐朝宦官高力士,大批巴结他为义子的人被他私下赐姓为高。高姓起源和来历1.源自齐国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30:560001汉朝的饰品特点,汉朝有什么特色配饰(玉制配饰盛行)
汉朝是我国历史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东西两汉享国407年,是统治时间极长的朝代之一。汉朝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汉服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汉代的织绣工业很发达,绫罗绸缎在富裕人家十分常见,著名的“留仙裙”至今仍有忠实粉丝。汉朝的饰品特点除了服装,汉朝的饰品也种类丰富、十分精美。汉代的富裕人家,尤其喜欢玉佩饰品。我要新鲜事2023-03-18 07:21:590001三国吴为什么坐视蜀灭 吴国三个政策援蜀 奈何蜀亡太快
三国后期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在三国中魏国最为势大,蜀吴只能组成联盟共同抗击魏国。甚至蜀吴曾经还主动挑衅攻击过魏国,希望能够打断其发展的势头,奈何曹操并不搭理,一心整治内乱养精蓄锐。终于在时机成熟后曹操发兵攻打蜀国,那么为什么吴国会对蜀国的灭亡坐视不理呢?三国吴为什么坐视蜀灭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52: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