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60

1979年对越反击战后,越南“军神”武元甲称,越南早已做好了准备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37:571

越南大将武元甲,是备受越南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他率领越南人民军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于奠边府大败法国远征军而享誉盛名。

美国入侵越南后,他再次披甲上阵,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是美国人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整个美越战争期间,他先后三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武元甲)

武元甲的一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妻子被法国殖民当局杀害后,他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战争理念。

回国后,他率领越南人民抗击法国殖民者,在这期间更是从中国军事顾问陈赓将军身上学到了战争的精髓。

他一生都非常亲近中国,在最艰难的时刻,他选择赌上政治前途阻止当局与中国交恶。

然而中越战争之后,这位十分亲近中国的“武神”却在国家会议上,做了这样一份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越南早就预料到了北部边境战争的可能性,所以早就做好了应对战争的准备.....

当时已沦为政治边缘人物的武元甲,为什么会重新出山做出这样一份报告呢?越南所谓的准备又是什么?这份报告的意义在哪里呢?

武元甲出生于广平省丽水县禄水乡,和后来的南越伪总统吴庭艳是同乡。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这方水土却养育了两个别样的人。武元甲一生都是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他始终把国家利益高悬于生命之上。

他的父亲是一个地主,家境殷实,这让武元甲不用为生活所困扰,专心读书。但当时法国殖民者为了消化这片土地,采取了严格的殖民教育政策,所有学校都只能教法国的历史和文化

任何意图把自身意志强加给他国人民的做法,都注定是会失败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压迫越大,反抗的力量也就越大。

武元甲长大后,对殖民者野蛮的统治非常愤怒,和很多有志青年一样,他化愤怒为行动,走上街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法国殖民者面对民智觉醒的越南人民,以为光靠武力就能让他们屈服。但结果让他们失望了,越是镇压,人民的怒火就烧得越旺

武元甲也多次遭到法国人的逮捕,为了控制这个“危险分子”,法国殖民者勒令学校开除了他的学生身份,并将他遣返回家乡,对其进行管制。

他的父亲为了儿子的自由,耗费了大半家财,让武元甲得到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武元甲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内大学。

在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历史系,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只要人们还记得祖上的荣光,那么民族将永不消亡。

(越南河内大学)

越是深研历史,武元甲越是坚定了把侵略者赶出家园的决心,为此赌上生命也在所不惜。在那个至暗时刻,他没有看到前路在哪里,于是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民族的未来播下火种。

拿到法学学士的学位后,武元甲来到一所中学当了一名历史教师,学生们最爱的就是上他的历史课。

他把历史讲得很生动,很鲜活,他讲的不是法国人的历史,而是越南人自己的历史,学生们或许不懂他讲的一些内容,但他的热忱感染了所有人,观者无不动容,因为那是属于他们过往的荣光

1936年,世界反法西斯运动风起云涌,法国殖民者面临的统治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得不在汹涌的民族意志面前,选择了让步,允许不同党派进行公开活动。

一时间,民间思潮喷发,各个党派竞相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趁势而起。

武元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了解到了共产党的思想。佛若一道雷霆划破长夜,武元甲的天空被照亮了。他知道这就是他追求的答案,亦是自己民族的未来。他放弃了安稳的教师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

1938年他和《消息报》的主编长征,一同著作了《关于越南农民问题》一书,该书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世人的热议,也引来了殖民者的目光。

殖民当局利用各种方式向武元甲施压,想逼迫他就范,但武元甲没有丝毫退让,他一有机会就会向各路报社投送稿件,以传播先进思想,唤醒更多人的民族意识。

武元甲的做法,彻底惹怒了殖民当局,他们见威逼利诱无果,便悍然痛下杀手。他的妻子在被殖民者残忍杀害武元甲侥幸逃脱一劫,不得不远赴中国,以躲避追杀

来到中国后,他跟随胡志明等人,积极组织越侨进行革命活动。国民政府经过考虑,决定对逃难到中国的越共组织施以援手。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落脚点,还安排他们进入军校学习军事理论。

武元甲与中国的第一次结缘就是从军校开始的,他本是一介书生,但为了革命事业,也必须深入学习军事知识。

回国后,他利用学到的知识拉起了一支武装力量,投入到了反抗法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

1944年,冯志坚、黄文树等越共军事将领先后遇害,一时间,谁来领导军队,成了摆在胡志明面前的头等难题。思来想去,一个名字进入了他的视线,那就是武元甲

武元甲是最早一批跟着他到中国组织革命运动的元老,回国后还拉起了一支武装力量,虽然规模不大,但多多少少也是有些军事经验,而且还在中国的军校学习过,至少在履历方面是能看得过去的。

就这样,一介书生接过帅印,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成立当天就废除了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越共的做法惹怒了心怀不甘的法国人,他们趁着英国军队和中国远征军接受日本投降的机会,搭乘英国军舰于当月22日登陆西贡,意图卷土重来,重新殖民越南。

次年12月,法国远征军正式开启了侵略战争,法军利用装备优势,一度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新成立的越共政权岌岌可危。新中国成立后,越共领导人胡志明就悄悄来到北京,希望得到中国方面的支援。

面对同志的求援,中国第一时间派出了军事顾问前去越南支援。援越顾问团由著名军事家陈赓将军率领,这个分量,足以显示出中国的诚意。

法国侵略者早在开战前就考虑到了中国方面的态度,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占据了中越边境上的战略要地,以切断中国对越南的援助道路。

(陈赓将军)

摆在越共当局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打通与中国的沟通道路。当时,驻扎在中越边境上的法军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分别是高平、东溪和七溪。

其中高平和东溪都有重兵盘踞,分别有2000和3000人的守军,而位于中间的东溪只有300人驻守。

反观当时的越南军队,能投入到战斗中的,不足万人,而且聚集散漫,装备落后,物质严重不足,用一句游兵散勇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陈赓将军为了支援同志,接到命令后就星夜赶来,甚至来不及去处理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伤势。但在参观了越南军队后,却让他非常泄气,眉头就没舒展过。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越军与法军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两方面的战斗力不相上下。法军从未主动冲锋过,每次都是摆着挨打的架子。越军行动之迟缓,动作之不积极,均出我意料之外。

面对这种情况,陈赓将军建议越军先拿下七溪,然后进行围点打援。我们都知道陈赓将军是围点打援的高手,面对占据优势的敌人,这样的战术往往是能大放异彩,创造战场奇迹的。

但缺乏军事经验的越共高层甚至包括武元甲,却都不认同陈赓将军的建议。按他们的作战计划,是要全力进攻高平,想直接打通中越之间的交通,非常地简单粗暴。

但陈赓将军对越军能不能完成这样的作战计划,持怀疑态度,他凭借多年的战争经验,一一反驳了武元甲的作战计划,并指出了这个计划的种种漏洞。

最终,胡志明拍板同意了陈赓将军的建议,而武元甲也在不情不愿中迎来了与这位中国将军的第一次合作。

战斗打响后,越军的拉跨程度还是完全超出了陈赓将军的预想。几千人的进攻部队,面对300名守军,打了一天一夜居然毫无进展。

如果不能迅速拿下东溪,等到另外两地的守军前来支援,那战场局势立马就会发生逆转。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陈赓将军立马找到坐镇前线的胡志明和武元甲,他给两位领导人分析了目前的战局和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局面,希望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攻占东溪。

胡志明和武元甲也明白战局到了关键时刻,这种时候如果掉了链子,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于是武元甲亲自来到前线,重新调整了进攻节奏,终于赶在敌人援兵到来之前,拿下了东溪。

拿下东溪后,后面的战局就没了悬念,敌人的援兵被以逸待劳的越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法军无奈后撤,让出了中越之间的交通要道。

经此一战,武元甲见识到了陈赓将军的厉害。他放下往昔的高傲,一有时间就跑到陈赓将军面前虚心求教。为了提高自己部下的军事素养,他还把大家聚到一起,请来陈赓将军为他们传授战争经验。

有了名师指路,武元甲的军事才情很快就在战争中显现了出来。边界战役胜利后,他把军队拉到中国境内进行整编,组建了一支包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就率兵向法军发动了主动进攻,并取得胜利。之后又相继发动了中游、和平、西北、上寮等战役,把法国人打得完全找不到北。

1954年,武元甲率领越军与法军在奠边府进行决战,这一战打得非常惨烈,但英勇的人民军最终战胜了占据装备优势的法国远征军。

此战过后,法国政府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越南北方大片土地,历经多年战火侵扰,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越南抗法战争历时7年零8个月,歼灭法国军队14万多人。奠边府之战,更是让武元甲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西方报纸纷纷以“奠边府之虎”为标题,对他大书特书。

他被法国人称为“越南的拿破仑”“被白雪覆盖的火山”,意为他平静的外表下,包裹的是一颗炽热的内心。

抗法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的阴影依旧笼罩在越南的上空。法国人走了,美国人后脚就来了,美国人扶持越南南方的吴庭艳政权,想要借机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美国人非常重视越南战争,为此不惜远渡重洋,投送了大批兵力。到了1968年,美国在越南的兵力更是高达58万人。面对美国侵略者的强大攻势,北越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

武元甲在接受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说道:“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万、成千上万的人的死亡,为了革命与国家的统一,即使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算不得什么。”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展现除了他的抗美决心,全世界无不为他的意志所折服。他的坚持也赢来了世界人民的喝彩,纷纷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就连美国国内都有很多人支持武元甲。

与战场外的光鲜相比,战场上的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敌人的实力实在太强了,似乎有些不可战胜。但即使局面如此艰难,武元甲也没有放弃过希望,他甚至还策划了一系列的反攻计划,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春季攻势”。

1968年,近十万名北越军向南越的上百个村镇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就结果而言,这场攻势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反而造成了自身严重的伤亡,而反观美军方面,并没有付出多大代价就守住了北越的进攻。

但这场攻势终究是打出了自己人的信心,尤其在战事一开始,直接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让更多的越南人相信,美军固然强大,但他们是可以将其打败的

“春季攻势”后,战局陷入胶着,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到了1972年,武元甲认为时机以及成熟,决定组织策划更大规模的攻势,把美军彻底赶出自己的家园。

这场被命名为“复活节攻势”的战役,几乎动员了北越能动员的所有兵力,整个战役打得空前惨烈,但最终美国依托巨大的海空优势,成功挫败了武元甲的进攻。

这场战役,北越方面付出了10余万的伤亡,而美军也不好受。虽然美国人成功狙击了北越的攻势,但这场战斗过后,也让美国当局意识到了想要彻底打垮越南人的反抗意识,恰如天方夜谭。另一方面,这场惨烈的战役,也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厌倦了这场漫长的战争

对于策划这场攻势的武元甲而言,问题却没有那么复杂,战场上从来就只有两个结果,胜利或者失败。

不过,他最大靠山胡志明在几年前就去世了,掌权的是与他理念相左的黎笋集团。战场失利,他不得不交出帅印。

武元甲在交出帅印后,仕途也开始走下坡路,他的对手没有让他重回核心圈的打算。黎笋上台后,摒弃了胡志明的对外政策,外交上开始全面倒向苏联,并开始切割与中国的联系

(黎笋)

越共在黎笋的领导下,变得越发骄狂。不仅悍然入侵柬埔寨,意图制霸东南亚,甚至还想着和中国扳扳手腕。

黎笋的对外政策引起了武元甲的不满,在中越光系空前紧张的时候,他提出要和中国同志缓和矛盾,但越发膨胀的黎笋却没有听进耳朵里,反而在公开场合上点名批评了武元甲。并相继剥夺了他的诸多职位,让武元甲彻底成了一个闲人

武元甲非常清楚黎笋集团的战略意图,但正是因为他对此心知肚明,才非常不看好黎笋集团能取得成功。那么黎笋集团的意图是什么呢?

黎笋集团的意图或者说其野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979年1月7日,越南出兵柬埔寨,不到半个月就击溃了柬埔寨的20个正规师,轻松拿下金边。

不久后,更是兵锋直指泰国,明眼人都能看出越南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这个偏见东南亚一隅之地的边陲小国,又是从哪里来的底气呢?

地球是圆的,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改动所在地区的格局,除了考虑地区各方的态度,还必须考虑到域外大国的影响力。

尤其在当时美苏争霸的环境下,越南的动作显然是得到了双方默许的。一来,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伤元气,不得不全面收缩,对于越南的动作亦有心无力。

而苏联方面自不必多说,一直用实际行动支持着越南。1978年11月3日,苏越两国还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

这无疑是一个准军事条约,条约中规定:一旦双方中之一方成为进攻或进攻威胁的目标,缔约双方将立即进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障两国的和平与安全。

正是有着苏联的背书,黎笋集团才愈发肆无忌惮。加上缴获了大批美国的先进武器,接收了苏联的大量军武,一度让越军自持文治武功,天下第三,完全不把中国放在眼里。

与黎笋集团的盲目乐观不同,武元甲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而前景不容乐观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亲中”而下此结论,事实上,当时的局势确实非常微妙,任何一个顶尖战略家,都能感受到风雨欲来的前兆。

在战争打响之前,越南国内就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反华运动,无数华侨遭到迫害。越南战争期间,很多国人为了帮助越南同志抵抗侵越,纷纷来到越南,有的就此定居下来。

这些同胞为越南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但谁想到最终会迎来凄惨的结局。越南当局的推动和纵容,迎来的是全体中国人的愤怒。

但中越战争的结果完全出乎了黎笋当局的预料,他没想到让美国人也大吃苦头的越南精锐,居然会败得这么快。

此时解放军的剑锋已经顶到了他的眉心上,随着前线的失利,偌大的首都已经陷入了无险可守的境地,全国各地的百姓,都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之中。

就当他准备好跑到山上去打游击时,解放军却突然撤出了越南境内,这同样出乎了他的料想。虽然他有着太多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但作为一国之首,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人心,当时,所有人都担心解放军会卷土重来,不敢回到边境城市,甚至首都的居民都在想着出逃。

这种局面下,他迫切需要一个足够有威望的人来凝聚人心。他放眼全国,具有这个能力的,除了武元甲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个人了。

1979年5月28日的国家会议上,武元甲重新回到核心层,并在大会上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报告。此时,解放军已经全面撤出了越南,但陷入惶恐的越南人民都不愿意回归故土,担心战火重燃。

面对这种情况,武元甲在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战争的动因,并预测了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局势。在谈到这场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时,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中国之所以会出兵,是为了惩罚越南侵略柬埔寨,迫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在这份报告中他还提道:“越南早就预料到了北部边境战争的可能性,所以早就做好了应对战争的准备.....

越南确实有预料到这场战争的爆发,为此不仅在边境线上陈列重兵,还动用了大量人力来修筑军事设施。

这些军事设施,虽然很多都被炮火摧毁,但无可否认它们都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解放军撤军后,越南军队第一时间就开始修复这些防御设施,并进行了扩充,让边境线上的防御力提高了一个台阶。

坚固的工事和从柬埔寨抽调过来的精锐军团,给越南北部的人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感,尤其在知道中国不是为了侵占土地后,纷纷松了一口气。很多南逃的越南人民也纷纷返回故土,开始了战后重建的工作。

事实上,这场战争过后,越南统治阶层已经意识到,越南已经失去了整合“印度支那联邦”,称霸东南亚的可能性

但以“黎笋”为首的统治集团并不甘心失败,仗着有苏联撑腰,倾全国之力在边境线上打起了消耗。长达10年的边境消耗,也彻底耗尽了越南的潜力,无力向前发展,这让武元甲非常失望。

与亲苏的“黎笋”集团不同,武元甲迫切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但可惜受到“黎笋”集团的排挤,并不能左右大势。

直到中立派上台后,中越之间的关系才迎来了变化。1990年,武元甲代表越南政府出席了北京亚运会,和中国领导人相谈甚欢。次年,中越关系得以恢复正常。

2013年10月4日,这位传奇的军事家与世长辞,享年102岁。世界各国的许多媒体纷纷发文吊念,就连他的老对头美国人,也对他尊崇有佳,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