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忧心忡忡,张国华一番话打消疑虑
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边境的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向我解放军发起挑衅,并不顾劝阻产生了越线行为。而在我方前去交涉时,印方主动向我方发起肢体冲击,解放军同印度军队进行了以少对多的防御战斗,最后成功将印方军队赶出我国领土。
其实,这并非印军首次在边境线上制造摩擦和冲突。1962年,印方曾主动入侵我国西藏领土,在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却陷入了思虑之中。
而后在张国华的解释下,毛泽东终于下定决心,正式派出军队,对印度开启了自卫反击战。那么,当时的毛泽东到底在担心什么事情呢?而张国华到底给毛泽东说了什么,让毛泽东下定决心,正式出兵攻打印度的呢?
二战后,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争霸,其他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安全,不得不加以联合与团结。故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便在第一时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而且在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印度也是最先公开表示支持的。所以,对于朋友,中国向来都是友好的。
在1951年时,印度爆发了大面积的饥荒,尽管当时的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困难时刻,但为了朋友,依旧咬紧牙根,对印度的饥荒进行了全力援助,最终为印度筹集到了粮食,给了印度最大的帮助。
此事过后,印度国内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表示:“中国是印度的好兄弟”。
但没过多久,印方便将中国对他们的恩情忘的一干二净,不仅开始敌视中国,而且在中印边境上更是频频制造摩擦。那么,为什么从前的好朋友变得如此这般忘恩负义呢?其实,主要原因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统治印度时随手划下的一条边界线——麦克马洪线!

本来这条线在当时并未被认可,可在印度获得独立之后却将之当了真。不仅要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而且要求中国将侵占的印度领土归还印度。但是,我国从未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所以对于印度的无理要求置之不理。
于是,在1951年,印军在没有经过我方允许的情况下,私自跨过边境习惯线对中国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了侵略与占领。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所以一时无暇顾及印度方面的骚扰,而这却助长了印度方面的嚣张气焰。
几年之后,印度为了实施自己的阴谋,竟将问题搬到了国际上。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破裂,所以苏联一方在中印的边境问题上不仅明显具有偏袒印度的言行,而后更是公开宣布承认印度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是合法的。
这一举动无疑大大增强了印度无耻行为的合理性,同时也给了印度继续同中国顽抗的信心。而且,看到苏联已经搅合了进来之后,美国也坐不住了。向来看不惯中国的美国,不仅给印度帮腔,而且还给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
就这样,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再加上当时印度国内的各种媒体报纸对印度政府入侵中国领土的行为的大力吹捧,印度政府越来越认不清自己的实力,变得越来越膨胀了。
终于,在1960年的时候,印度政府提出了所谓的“前进政策”。他们将从中国侵占领土的数量从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了12.2万平方公里,同时还在这些中国的领土上设置了43个的军事据点。
种种行为,都昭示着印度的狼子野心。现在看来,当时印度的行为完全就是侵略行为。可中国一直都是以和平为主的,所以,尽管问题已经恶化到了此种程度,但中国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
而为了解决领土争端问题,周恩来总理甚至亲自前往印度,提出希望可以以和平的方式来化解双方的矛盾。但是这个友好的建议一被提出,立刻就被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以极其傲慢的态度拒绝了。

既然没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那就只能两军对阵,用武力来论输赢了!然而,就在对印作战被提上日程的时候,一向雷厉风行的毛泽东却陷入了深深得思虑之中。
那么,伟大领袖究竟在思虑什么呢?难道说,对印作战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当时,毛泽东在得知印度对我国军队进行炮击的消息后,曾无奈地表示:自己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有想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搞我们?但是,忘恩负义的是印度,我们是被迫防御。如今印度步步紧逼,打是要打的,只是毛泽东对于此次战争的顾虑还是极多的。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极度不安定的状态,先是与苏联关系破裂,不仅使苏联方面将大量的援助撤走,还强迫我国还款;除此之外,以美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也对我国做出了全方面的制裁,甚至宣称“任何一个士兵可能用到的东西都不可以运送到社会主义国家”。
外患如此棘手,而国内也是问题多多。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严重的政治风波,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工业生产都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当时国内的人均GDP甚至不到印度的百分之八十。
而且,全国的粮食储备也不足以支撑解放军战士们在前线的消耗。要知道,当时的边境战争,表面打的是武器装备,其实根本上还是在比拼国力。所以,毛泽东作为当时的国家领袖,心中有此忧虑实在不是杞人忧天。
除了宏观方面的考量之外,毛泽东还担心细节问题。当时中印边界之争的焦点在高原地带,那里条件恶劣、气候寒冷。我们的战士是否能够适应战场环境,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后援兵力等。
考虑周全的毛泽东甚至已经做好了对印战争结果最坏的打算。可即便如此,毛泽东还是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于是,便问了当时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这场战争,我们究竟能不能打赢?”第二个就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失败了,后续我们该怎么办?”
而张国华在听,了这两个问题之后,说出了一番话。而正是这番话,让毛泽东下定了对印出兵的决心。那么,张国华究竟对毛泽东说了一番什么话呢?

面对毛泽东的这两个问题,张国华不慌不忙地说道:“我们国家光是在西藏地区的粮食储备就达到了两亿多斤。所以,在粮食储备的问题上是可以不用担心的,支持我们打完这场战争是完全没问题的。”
其实,张国华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毛泽东的问题。但就他的话中,我们都能够看出:在张国华眼中,此战印军是必败的。虽然二战刚结束没几年,印军也曾在战争中被称作“王牌”,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都是百战余生,整支部队也正处于战斗力的巅峰时期,所以在张国华心中,赢得战争是没有悬念的。
所以,张国华话一出口,毛泽东便知晓了他的意思。故而第二个问题张国华还没开口毛泽东便替他说道:“打不赢,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说是我们自己的实力不够,就算是输了,被占的地区,我们有朝一日一定还是会打回来的。”
于是同年10月20日,中国正式向印度发起了自卫反击。在第一个阶段时,解放军的主要对手是有着印度王牌部队之称的印度第七旅。虽然这支部队在二战中确实声名在外,但在中国解放军面前,曾经的“王牌”却不堪一击。
当时我方部队带领作战的领导人在分析了印度第七旅的作战战术后发现,印度军队采用的是英国部队在作战时的的特点,排兵布阵时将主力过于集中在中部,这样就导致两侧的防御薄弱。因此,只要迅速对印度军队进行两面夹击,那么印军就是瓮中之鳖。

所以,在这种正确的战略指导之下,开战不到24小时,印军第七旅就被解放军全面击败。
10月24日,我方为了不徒增双方的伤亡,从贯彻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出发,对印度表明希望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印度却拒绝了中国的好意。他们认为第一阶段的失败只是战略上的失误,只要调整战略,依旧能够取得胜利。
于是,十一月中旬,印度调动3万大军开往中印边境,希冀凭借强大的火力和充足的兵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故技重施的结果只能是重蹈覆辙。两天后,印度费尽心思组织的强大攻势再度被解放军全面瓦解。至此,印军再也无力阻止大规模的反击行动,而中印边境之战也宣告结束。
在这次战争中,我国军队以伤亡1419人的代价将印度第七旅全歼,并将其后续部队打的溃不成军。让印度领教了中国的厉害,也让其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得知印度全面溃败的消息后,也只能无奈地感叹中国军队的坚不可摧。
而解放军也通过此次战争,再次向无全世界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统一的决心和能力!

中印边境之战虽然以中国的全胜而告终,但要知道的是:作为中国领导人的毛泽东,他的战前担忧不无道理。
中华民族固然热爱和平,更愿意为了和平而作出努力。但是,如果有谁认为中华民族会为了和平而没有底线的忍让,那他就打错了算盘。
因为,我们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我们也从来不会惧怕战争、无视挑衅。但凡有谁敢在中国面前不规矩、不老实,那么迎接他的将会是最猛烈的回击!
司马懿怎么死的,诸葛亮死前下毒(其实是病死的)
历史上记载司马懿怎么死的,十分明确的说了是病死的,不过也有也是传闻是诸葛亮未卜先知,将书用毒水浸泡,然后晒干,司马懿看书时习惯先把手放嘴边舔一下,再用手捻书页,这样一来二去,司马懿结果就是身中剧毒,不治而亡,之前小编也是分析过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今天我们就开看看他是否是被诸葛亮用计毒死的。一、司马懿死因的4种说法1、诸葛亮毒死司马懿我要新鲜事2023-03-14 15:39:510002为何世人都怀疑王莽是“穿越者”?你看看他的妻子,穿的是什么?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在西汉末年时期夺取了皇位,创立了新朝,但这个朝代只存在了不到15年的时间。从他掌权到覆灭,王莽做出了许多大胆的改革尝试,但其政策却饱受批评和质疑。而关于王莽的身世,历史上就有一个传说:他是一位穿越者,在时空之间穿梭而来。这个传说源远流长,许多人都在怀疑其中的真实性。那么,为什么世人会怀疑王莽是“穿越者”呢?你看看他的妻子穿的是什么就知道了。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26:560000朱元璋最爱的长子朱标,若朱标没死朱棣不会造反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也是所有儿子中最受喜爱的一个。若是朱标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后来明朝的历史就会全部改写了。若是朱标还在,燕王朱棣后来就不可能造反,历史上的永乐大帝也就不可能存在了。然而历史早已注定,那么朱标的死因,有究竟是什么呢。朱元璋长子朱标我要新鲜事2023-03-14 01:36:090002朱元璋宴请众臣,刘伯温看见2道菜吓一跳,对徐达说:皇帝要杀人
在历史长河中,朝代更替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每当新的王朝取代旧王朝,建立者都会大肆清洗旧势力,确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这样的历史规律在明朝初期也演绎得淋漓尽致。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三番四次地清洗朝堂,许多功臣被杀或贬黜,无一幸免。然而在这场腥风血雨来临之前,朱元璋其实早已给予这些大臣暗示和警告,只是这些沉醉在荣华富贵中的臣子们,哪里会发现端倪呢?正文我要新鲜事2023-10-14 19:43:520001到了后期的三国 为啥没有知名武将(三国发展)
三国后期更重要的是谋略和统帅能力。三国绝对是在我国历史上比较混乱,而且比较百花齐放的一个时机,在三国刚刚出具雏形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知名将军,哪怕是被关羽给斩首的颜良和文丑,也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名将。当我们对于三国时期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些猛将基本上都是在三国的前期出现,而到了三国的后期会出现就是周瑜以及姜维这些人才能够勉强上榜。知名将领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44: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