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问邓小平,这辈子和谁的关系最好?邓小平说出了哪三个名字
百年前的旧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混战不休,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风云变幻中,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为劳苦大众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筚路蓝缕的革命先辈们,由此开启了属于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作为那个时代最早的一批觉醒者、追梦人,深深影响中国20世纪后半叶进程的邓小平,他的革命生涯也在这一时期起步。

在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的过程中,邓小平与其中很多革命同志,可谓是志同道合,在跌宕起伏中守望相助,因而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上世纪八十年代,晚年的邓公,在面对女儿好奇地询问:“他和谁的关系最好”这个问题时,脱口而出了三个名字。
那么,在邓小平的心目中,到底哪三个人跟他的关系最好呢?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15岁的邓小平还在广安中学读书。当他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便与当地进步学生一起,投身到了这场爱国运动之中。后来,听闻吴玉章在重庆办起留法勤工俭学培训班,邓父便极力支持他前往报考,就这样,1年后邓小平出川入沪,坐上了前往法国的“盎特莱蓬”号邮轮。

1920年10月20日,到达法国后的第二天,邓小平等人就受到了勤工俭学学生的热烈欢迎。正是在这次欢迎仪式上,16岁的邓小平,遇到了平生的第一位至交好友、也是他的四川老乡聂荣臻。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后来,邓小平在谈及此事时激动地说道:“我们在异国相逢,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而一个月后,周恩来也到达了法国。在法国期间,邓小平是半工半学,周恩来则目标明确,他就是奔着发展党的早期组织。由于周恩来大邓小平6岁,所以两人在法国相识后,周恩来把邓小平当成“小老弟”看待,在生活中对他多有关照,邓小平也以“大哥”来称呼周恩来。

在周恩来的影响下,邓小平成长很快,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成立,邓小平和学长聂荣臻等先后加入,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邓小平开始负责少共机关报《少年》的编辑、刻板和油印等工作,并在革命锻炼中得到快速成长。
回忆起与周恩来的友谊时,邓小平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直把他当兄长,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最长。”

而李富春早在1919年10月便远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他同样是在这段时间与邓小平相识的。
而且,在这段时间内,邓小平与李富春夫妇一起工作。邓小平与李富春也是既分工又合作,邓小平主要负责刻板,李富春则把精力放在发行上。
在巴黎戈德鲁瓦街17号一个旅馆的小房间里,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后来,在谈及自己在那段时间中的思想转变时,邓小平特意提及了是“在先进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才发生的,而他所说的这些同学,就包括年长他4岁的李富春。
正是留法勤工俭学的那段时间,使邓小平结识到一大批的良师益友,他和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的关系,也在拥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正式成为了一生的革命战友。
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国共两党决定携手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革命工作,1924旅欧支部派聂荣臻等人到苏联学习,而邓小平也与至交好友有了第一次分别。

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而邓小平等人,在南昌起义的影响下,也于1929年发动了百色起义。几人虽不在一处,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是肝胆相照。
1934的中央红军决定长征时,总部的转移名单中并没有邓小平的名字,多亏在总政治部工作的李富春大力帮忙,他才最终加入到长征的队伍中。
1936年底,邓小平得了伤寒,因为病重他甚至难以吞咽食物,看着身体越来越虚弱的他,昔日好友聂荣臻急得团团转。
在得知东北军为交好红军,送来的两车慰问品里有罐装牛奶后,聂荣臻做主把牛奶都留了下来,全部都给了邓小平。于是,凭着这些牛奶所补充的营养,邓小平这才挺过了难关。

3年后,邓小平与卓琳修成正果,在延安窑洞举行了朴素的革命婚礼。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等在延安的领导人,都带着夫人出席了婚礼。
看着婚礼进行的热热闹闹,观礼的人们兴致高昂,邓小平对于四面八方的敬酒皆是来者不拒,为了不让新婚夜的邓小平被灌得酩酊大醉,李富春偷偷地将白水装进酒瓶,然后递给邓小平,让他应付那些“盛情难却”。
为了好友的健康,李富春不惜懂了“歪脑筋”,由此可见他对邓小平的深厚情谊。
抗战爆发后,昔日好友为了革命各奔东西。聂荣臻受命担任115师政委,率部开拔前线,邓小平先是担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又转任129师政委,与刘伯承师长并肩作战十几年。

而在这段时间中,周恩来坚守在重庆,领导白区的革命斗争,尽心尽力的做着统战工作。李富春则留在延安,负责中央的财政工作,为前线将士做着后勤保障。
人们常说年少时的友谊最珍贵,邓小平身经百战、历经世事,虽然身边的同事朋友越来越多,但他最放在心里的,还是当年勤工俭学相识的三位朋友,尽管在革命战争中,他们天各一方,然而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使得他们依然互相牵挂,相互惦念。

1952年邓小平奉命进京,任政务院副总理。当时他的住所与聂荣臻的家虽然隔着一堵墙,但通过墙壁上的小木门,两家的联系却十分的紧密。
他们经常在茶余饭后散步谈心。平日里,邓小平经常会带着家人,跑到聂荣臻家里“打牙祭”。而每当此时,聂荣臻总会将家里的四川小吃“豆花”拿出来招待好友。
但邓小平也从不空手上门,他总会带着家乡特产前去。因此聂荣臻在招待其他客人时,常会自豪地说道:
我手里的四川泡菜,是邓小平特意从四川给捎回来的。如此相处,时间一长,邓、聂两家的孩子们也变得非常友好,简直像是一家人一样!
朝鲜战争期间,身担五职的聂荣臻,还要负责志愿军战士出国作战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轮换等工作,日夜劳碌的他后来竟然昏倒在办公室。
1953年经中央批准,聂荣臻回到家里休养,邓小平得知此事后,多次登门探望。

而两年后,李富春也进入政务院任副总理,与邓小平一起协助周总理的工作。因两人在中南海的住所也是一前一后,所以平日里除了工作上的联系之外,生活上的交集也很多。
邓榕清楚地记得,两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蔡妈妈经常会拿糖给她吃。大人们闲瑕的时候,还会聚在一起打牌,大家说说笑笑,非常的开心。

在国务院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周恩来非常欣赏邓小平的工作能力。对于邓小平的工作方法,他曾用了一个词语进行概括,那就是“举重若轻”。
在周总理看来,邓小平是可堪大任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工作上表现出的能力,更是基于数十年的相处而得出的结论。
70年代的时候,毛主席送给了邓小平一个外号——“钢铁公司”。在毛主席看来,邓小平为人十分硬气,是一个敢于斗争的人。
果不其然,在80年代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时,“铁娘子”撒切尔在面对“钢铁公司”的邓小平时,最终只能够乖乖投降。

邓小平的性格棱角分明,却又偏偏沉默寡言。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人不太好相处,更不容易找到真心的朋友,然而邓小平不仅有可托性命得的莫逆之交,也有能够推心置腹的至交好友。
邓小平的一生,虽跌宕起伏,但他身为一代伟人,却并不孤独。尽管在后半生的生活、工作中他也结交了不少的朋友,但最让他记挂的,还是年少时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相交结识的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等人。
邓小平心目中这三位至交好友,周恩来对他来说是亦师亦兄的引路人,聂荣臻与他有着战场上背靠背的信任,李富春与他更是惺惺相惜、无话不谈的知己。
虽然这三位好友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经历、理想、学习、战斗和工作,使得他们之间的友情远超常人,为此在女儿问及和谁关系最近时,邓小平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三个名字!
历史上雍正在位多少年:1723年-1735年(在位12年)
雍正在位的时间一共有13年,也就是在1723年的时候上位,在1735年的时候退位。雍正继位的时候正好是冬天,而这个时候雍正已经达到了45岁。在1735年的时候,由于劳累过度,雍正去世。雍正也是一位明君,一直想着为百姓造福,为国家的利益着想。但是雍正在位时间很短,如此好的君主英年早逝,的确很可惜。一、雍正最喜欢的女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52:070000河南哭灵女子,一年哭70多场磕头上万次,亲朋聚会很少被邀请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事与逝者有关的职业有很多,像捞尸人、火化师、哭灵人等,他们见证了一个个生命的结束,他们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尽管如此,许多人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抛不开对从事这类职业的人的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想法都和自己一样,既然选择了这类职业那就意味着会失去很多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8:10:290000中国古代四大僵尸王之旱魃,作为旱灾之神打败了魔神蚩尤
你完全想不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僵尸王中的旱魃,竟然会是皇帝的女儿。其实旱魃本来是非常漂亮善良的,但是被上古九大神兽中的犼给害了,成为了一个怪物,皇帝也是迫于无奈之下,派人杀掉了自己的女儿,其实旱魃虽然成为了怪物,但是内心还是善良的,而且还帮助黄帝一起打败了上古十大魔神蚩尤。四大僵尸王:赢勾、旱魃、将臣、后卿旱灾之神旱魃我要新鲜事2023-03-12 14:12:030000同是万人敌为何多数人看不起关羽但没人敢惹赵云?原因感人
关羽和赵云都是万人敌,但却没人敢惹赵云,是因十分低调,关羽特别高调,两者性格不同。关羽和赵云两者不论是从名气还是从实力方面来看,基本上都是属于超强武力值的人,并且也都能够得到外界对于猛将的肯定差不多是处于同一个阶段,可是针对于两者之间众人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大部分都看不起关羽,却没人敢去惹赵云。关羽性格嚣张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0:23:140000康熙十大重臣排行榜:十个辅佐康熙皇帝的能人(吴三桂)
康熙皇帝十大重臣排行榜分别为吴三桂,索尼,高士奇,索额图,明珠,郭秀,陈廷敬,李光地,施琅和鳌拜。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特别有名的皇帝。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使国家如此安定,也离不开这十位重臣的辅佐。康熙皇帝在自己去世之前,内心还一直想念着曾经帮助自己的各位大臣。一、吴三桂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2:55: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