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5

曾泽生在朝鲜战场上立功,获毛主席接见后,为何说北京待不下去了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46:204

1950年,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出现了一队“神兵”——这支军队在敌人的炮火下浴血奋战,重创联合国军,突破临津江防线,最先攻进汉城,更是取得了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的辉煌战果。它,就是由著名将领曾泽生所统帅的50军。

实际上,50军由国民党旧部队60军改编而来,其军长曾泽生也曾是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将领。

战场之上,血肉相搏之间,英雄与英雄格外相惜,对于曾泽生带领的50军能够取得如此战果,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也非常欣赏。

不仅如此,曾泽生更因抗美援朝而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这是曾泽生期盼已久的事情,然而,在见面之后,他却连说要离开北京!

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曾泽生

曾泽生出生于1902年,云南昭通人,祖籍四川。曾家历代务农,到了曾泽生祖父那一辈时,已经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望的地主,生活富裕。然而,曾泽生的童年生活却并不愉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在幼年只有悲痛,没有温暖。”

原来,他的父亲早亡,兄弟二人与寡母在地主大家庭中艰难求生,不仅动辄要被族人虐待,更是连上学的机会都被剥夺——直到十三岁,他才有机会踏入初小的课堂。

但好景不长,高小毕业后,家中再不愿给钱供他上学,于是,十八岁的曾泽生偷拿了200银元,想要继续念书。即便如此,他也只再念了一年便被断了学费。读书梦的破碎,促使曾泽生在二十岁出头便踏上了军旅生涯。

曾泽生的从军之路可谓坎坷。1922年12月,他进入云南省长筹办的建国机关枪军士队受训,毕业后又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未曾毕业便因替人出头,触犯当局而逃往广东,随后便加入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初到黄埔军校的曾泽生满心欢喜,因为他感受到了革命为广州所带来的新气象,更是在军校中受到了《向导》等刊物的启迪,洗刷了脑海中原本陈旧的封建思想。

然而,大革命在几年后遭到重创,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目睹了此情此景的曾泽生宁愿辞去军职,转奔上海进入汽车驾驶学校,也不愿同流合污。

或许是上天也不愿埋没这位难得的军事人才,1929年春天,曾泽生迎来了新的转机。在云南省主席龙云的邀请下,他重回云南,加入滇军。更是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就率领军队前往前线作战,60军便创立于此时。

(曾泽生)

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趁滇军主力入越受降之际,包围五华山,强行改组云南省政府,将原省长龙云驱逐下台。

在蒋介石的重庆军事会议后,曾泽生正式成为60军的军长,为了保全这支来之不易的军队,他决定暂且隐忍,跟着蒋介石开始搞起了内战。

直到辽沈战役打响之后,曾泽生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重要转折点:长春起义。

1947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冬季攻势,1948年3月,攻克四平。

与此同时,东北解放军对长春采取了“军事打击、经济封锁、政治攻势”等一系列政策。这让曾泽生无比清楚地意识到,60军必须要做出选择:是死守长春,突围沈阳,继续为蒋介石卖命,还是揭竿而起,参加革命,向人民靠近?

一向看不惯国民党腐败作风的他,那时也有了不得已的犹豫:倘若发动起义,会不会连累60军将士还留在云南的亲朋好友们?

四平

步步逼近的战争容不得他继续犹豫,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曾泽生和部下们连开多次会议进行商讨。

1948年10月14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动总攻,曾泽生也终于下定了决定:他要赌一把,带着60军发动起义,他相信人民,相信共产党,相信解放军,相信他们能够把留在长春的所有人带往光明的方向!

(郑洞国、曾泽生率部起义抵达哈尔滨车站)

14日当天,曾泽生与陇耀、白肇学三人写了一封起义联名信,送往东北军区前方办事处。与此同时,他在北平的夫人也接到了丈夫从前线发来的电报,要求她带着孩子迅速前往云南“探亲”。

而在两天之后,曾泽生接到了蒋介石的密令:率领军队,向沈阳突围。

接到密令的曾泽生无比冷静,他按兵不动地部署好了一切,然后派部下出城与解放军商谈起义事宜,还将蒋介石的密令交到了解放军手中。层层部署之下,才有了那足以留名青史的经典一幕:午夜12点整,曾泽生率3万起义部队出城,归向人民。

(曾泽生在欢迎解放军进入长春的大会上讲话)

此时,解放军代表刘浩奉命入城,两军在夜色中郑重交接后,曾泽生率60军前往九台,正式发出起义通电,震惊全国。

曾泽生归降后,国民党军力大大削减,在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的协助之下,困守长春西半部国民党军队也先后于10月19日、20日投降。

至此,长春终于迎来了和平解放的胜利号角。10月19日,东北人民解放军领导人联名致电曾泽生与60军全体:“此一光荣义举,对东北蒋军实为一沉重打击,对东北人民则是一个重要贡献。”

曾泽生率部投降以后,军队得到了合理的改编,起义的第六十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仍担任军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正义战争由此打响。

(抗美援朝)

而当时,48岁的曾泽生正因病痛在东北五龙背休养。但是,他一听到50军即将奔赴朝鲜作战的消息就坐不住了,立马来到了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谭政的面前,要求上前线。

谭政看着尚未痊愈的他,语重心长地劝导:“你病尚未痊愈,这次作战是很艰苦的,怕你的身体不能支持。”

但面对谭政的关心,曾泽生却表现得尤为坚决,他说:“能参加这个反侵略的战斗去考验自己,那是很难得的,一切艰苦也不怕。”在谭政的反复劝说之下,曾泽生也没有改变上战场的决心,谭政拗不过他,终于批准了他的要求。

1950年10月25日,曾泽生带领部队渡过鸭绿江,一踏上朝鲜的土地,他们就开始了艰苦的作战。严寒、风雪、饥饿、子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颗颗赤诚而正义的红心。

他们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的胜利。其中,有几场漂亮仗更是在整个抗美援朝的战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抗美援朝)

那正是1951年的农历除夕,当全国人民正欢天喜地迎接着新的一年时,曾泽生带着将士们艰难跋涉,配合兄弟部队,强渡临津江。

冰天雪地,江水刺骨,然而没有人后退,没有人放弃,也没有人想过退缩!随后,在那一场举世闻名的高阳战斗中,50军一举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震慑敌军!

彼时,彭德怀为战斗制定了“西顶东放”的方针,曾泽生率领50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大放异彩。

汉江两岸,江水滔滔,危险异常,曾泽生指挥全军,硬生生在这里阻击了五十个日日夜夜,没有半分退缩。

要知道,在当时,我军与敌军的武器装备相差十分悬殊,50军的将士们硬生生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垒钢枪利炮,铸造了一道牢不可破的“血肉城墙”。

时至今日,人们仍难以想象曾泽生与50军的将士们在那五十天中究竟遭遇了什么,却依然能够感受到最直逼人心的震颤。

这场伟大的战役不仅仅属于抗美援朝,更属于整个现代战争史——以弱胜强,以血肉对钢铁,本质上正是决心与意志的战斗,更是正义不可战胜的光辉。

(第50军部分军师领导在汉城兴国寺)

汉江南北的许多山岭之中,都留下了曾泽生的足迹。他研究地形,深入一线,与军政委徐文烈和副军长蔡正国共同商定着战斗方略。

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泽生率领着50军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果:立功人员达11141人,更有7人荣立特等功,2人获得了英雄与模范称号。曾泽生本人更是得到了朝鲜方所授予的极高奖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但在这么多的赞誉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彭德怀对50军所作出的那一次褒奖。

1951年1月31日,彭德华以志愿军总部领导的名义,发表通令,表彰50军,还特别点名了148师与149师。后来,曾泽生前往志愿军总部,亲自见到了彭德怀,更是在那里有了两人著名的“动情一握”。

(彭德怀)

一见到曾泽生,彭德怀便握住了他的手,说:“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啊,我要给你补兵,优先给你们50军换装。”

听到彭德怀这句话,曾泽生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也紧紧地回握过去,说:“我们尽力了,我们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曾泽生没想到的是,彭德怀听到他这句话之后,反而有了更加幽默风趣地回应。他说:“这是什么话,不就是起义改编的部队吗,我彭德怀不也和你一样出身旧军队湘军,我彭德怀从没把你曾泽生当后娘养的看待,50军有很多共产党员嘛。”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前线视察)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曾泽生更是因为彭德怀的这份真诚而有所触动。两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这一握,也留在了历史的悠悠长河中,成了一段永远闪光的佳话。

战争过后,有许多人都对50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曾泽生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更是让人难忘。上将洪学智就曾经如此评价曾泽生:“军长曾泽生一直跟着部队在前线指挥。每一个点都要同敌人反复争夺,使敌人付出了重大代价。”

而对于曾泽生来说,这场战役更使他两次被毛泽东接见,由此延伸出了更加动人的故事。

毛泽东第一次接见曾泽生是1951年4月。

彼时,抗美援朝战争尚未结束,曾泽生回国养伤,毛泽东借此机会接见了曾泽生。面对最高领导人的接见,曾泽生既忐忑,又紧张,同时也充满了期待。

让他没想到的是,毛泽东与他谈天说地,聊了许多有意思的话题:从古今中外,历史人文,到国际局势,人民福祉,可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揽。

当然,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他们所讨论的重要话题,更令曾泽生意外的是,毛泽东对战场上的局势可谓是了解的一清二楚,有时甚至比他这个在前线作战的人更能说出一二。

后来的曾泽生不无羞愧地说:“前沿阵地我很清楚,纵深一些地名不好记,一些分队驻地我忽略了,所以回答得不详细,我当时感到愧疚。毛主席日理万机,不仅掌握着大兵团作战,而且对小分队也了如指掌。”

而对于前线将士们的努力,毛泽东也全部看在眼里,他鼓励曾泽生:“你们在朝鲜战场打得还是蛮漂亮嘛。”

震惊、感动、惭愧,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正因如此,他才在回家后向夫人感慨:这北京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他迫切地想要回到战场之上!

(毛泽东)

正是这难忘的第一次会面,在曾泽生心里又一次埋下了深深的种子,促使他在第二次会面中,向毛泽东提出了那个诚恳的请求:入党。

毛泽东的第二次接见在四年后,同样的春天,生机盎然,反对侵略者的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50军奉命撤回国内,1955年5月的一天,曾泽生再次来到了毛泽东的面前。

一见面,毛泽东还是如同上次一样,率先表彰了50军在战斗中做出的卓越贡献。他说:“你们打得不错啊!”而曾泽生还是秉持了一如既往的谦虚,连忙回道:“比起兄弟部队,我们还差。”

毛泽东对此很是赞许,更是就世界局势和曾泽生展开了新一轮的探讨,曾泽生这一次还带上了自己的笔记本,一一记录了谈话中对他有所启发他的部分。

(曾泽生)

一番谈话过后,曾泽生受益匪浅,他也终于鼓起勇气,向毛泽东提出了他的请求。

他说:“主席,我想当面向你提出一个要求。”

毛泽东回应:“哦,有什么要求你只管说吧!”

曾泽生说:“我请求您能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听见他这么说,露出了微笑,指出:“这些年来你进步很快,觉悟不低呀,其实你不需要我来批准,就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但是,毛主席随后说出的一句话,却又让曾泽生陷入了疑惑,他说:“你还是不加入共产党的好。”

曾泽生的请求十分诚恳,毛泽东的建议也同样真挚。于是,曾泽生立马询问了原因,毛泽东也即刻给予了回答。

原来,毛泽东有着更加宏观的考量。他指出,新中国刚刚成立,目前正受到许多方面的攻击,无论是退居台湾的国民党还是世界上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在质疑新中国。

(毛主席)

但倘若曾泽生能够以党外人士的身份,向世界宣传新中国的新面貌,无疑能够更具有说服力。因此,毛泽东还诚恳的说:“你暂时不入党作用更大,为了祖国的利益,你再等一段时间,怎么样?”

毛泽东说出的这番话令曾泽生茅塞顿开,他完全理解了毛泽东这样做的用意,更是用一生的时间在践行着这一段话。

后来,新中国的现代化军队建设中,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曾泽生的身影,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3年2月22日,曾泽生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许多重要的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葬礼,中共中央、国务院与中央军委也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曾泽生与众多爱国人士合影)

曾泽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那是一段在特殊时代环境下写就的,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无论什么境遇下,他都在努力向着光明靠拢。

从云南昭通那所小小的学校里开始,几经波折,历经沉浮,终于走到了新中国所带来的灿烂阳光之下。

无论是那“离开北京”的宣言,还是“不能入党”的考量,它们的背后,正是一颗不变的爱国赤心。

参考资料:

1、江绍贞:《国民党起义将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中共昭通市委统战部昭通市黄埔同学会编:《烽火余生》,昭通:昭通新侨彩印有限公司,2005年。(收录《曾泽生自传》)

3、申春:《受到毛泽东两次接见的曾泽生将军》,《中华魂》(刊物的主管单位是中共中央党校,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2016年第11期。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