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之路有多难?600人分9只羊,周恩来高烧40度,背心上爬满虱子
长征的过程艰难险阻,但取得的胜利结果意义非凡。
正是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后来如初升红日一般的崭新的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征,才磨练出一群不惧艰险的士兵和干部;也正是因为有了长征,才让未来的中国熠熠生辉。
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长征呢?长征途中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说,193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一直处于燎原之势,一杆赤旗是无数中国大地上人们的精神支撑,有了她也就有了未来,但是为什么要长征呢?
在1934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遭遇到重大危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面对日益扩大的共产党,蒋介石深感不安。借由“攘外必先安内”,疯狂展开多次围剿共产党的活动。
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在前四次活动中,红军成功实现反“围剿”。
但毕竟国民党政权建立最早,到当时控制范围依旧最大、实力最强。
在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时候,红军反“围剿”失败。这次失败直接将红军逼上了长征的路途。

这次的反“围剿”失败,主要在于兵力上的巨大差距。
蒋介石调动了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而共产党的军队已经应对了多次“围剿”,兵力严重不足。再加上苏区资源紧张,原本的战争劣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以处于劣势十万士兵,对阵枪炮具足且无后顾之忧的五十万人马,战局的结果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除了兵力差距外,这次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党的左倾错误。在个时期,王明的“左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等我党主要领导纷纷调离原有岗位。
此时的王明已经脱离了中国的实际革命情况,将红军原本的避而不打改为积极进攻,直接将红军原本可能反“围剿”成功变成了失败。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失去了中央苏区的革命根据地,而且王明的“左倾”思想导致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军的处境十分危险。
于是中央提出了战略转移的想法,主动放弃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会师,在湘西重新建立革命根据距地。

由于中央红军撤出苏区,这也使得各地的红军都受到影响。
首先,由于苏区当时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共的心脏,而苏区的丢失也让部分红军心灰意冷,没有抗争的打算。
其次,由于中央红军的撤退,导致其他地区的红军军事压力急剧增大,各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打击,也使得当时的革命根据地难以抵抗国民党军不断加强的进攻。
于是长征就由原本的中央红军增加到各根据地红军,而长征也演变成整个中共的集体性行为。

在清朝末年,当时的清政府就饱受外国势力的欺压。到了国民政府时期,日本在中国掠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的面纱。
此时国共的矛盾仅仅是两党之间的国家内部矛盾,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抗日救国就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红军就将前进的大方向与抗日救国联系起来。
因此,红军不得已要长征。前路漫漫,艰难险阻,而长征的背后无疑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同时,这也是中国红军革命的一场大变革,在长征之后的中共又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那么红军在长征途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长征期间环境险恶,山高路险;缺少医药,资源不足;前有天险,后有追兵,天上有飞机大炮;雪山皑皑,草地无边。长征途中也发生过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由于敌人对于红军的封锁太严重,红军战士来不及购买粮食,在长征途中红军就开始粮食短缺。在过草地的第三天粮食就已经所剩无几,只能随处找一些野菜充饥。
由于长时间吃野菜缺乏营养,战士们看起来都病怏怏的,面目憔悴,双腿寸步难行。

刚进草地的时候,他们部队有五千余人,现在仅仅剩下不到六百人,这次是否能够挺的过去都是未知数。
就在战士们吃完野菜根的时候恰好看见一群黄羊,士兵们原本已经吃完准备休息了,但是看到这样多的黄羊一下子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部队的首长召集士兵们准备围捕黄羊,但是不能放枪,毕竟现在资源紧张,子弹原本就没有那么多。
士兵们用枪托、用棍子、用刺刀捕杀,顺利捉到全部的黄羊。

原本这十一只黄羊虽然不够将士们饱餐一顿,但是好歹能够补充一点体能。
不过,部队领导却决定放走两只羊。为什么呢?
原来,其中一只羊即将生产,另一只黄羊正嗷嗷待哺。将士们看到这两只羊也都于心不忍,就将两只羊放走。
剩下的黄羊被处理之后,六百余人每个人都分了一点。
只不过这点肉对于食量大的青年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部队领导也害怕那些士兵会偷偷将那两只羊杀掉,立刻派出通讯班的副班长将两只羊保护起来,将那两只羊赶到安全的地方去。
士兵们饥肠辘辘,能够放弃嘴边的“肥羊”,完全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善良。他们不愿意杀死那么弱小的生命,宁肯自己挨饿也不愿意拿它们充饥。
在红军整个长征路途中,艰难险阻不计其数,但是最艰苦的还是过草地,在这一过程中周恩来同志险些丧命。

原本周恩来同志就是中央军委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再加上现在长征路途艰辛,收集和分析情报就更加困难,但是周恩来每到驻地还是让手下的通讯兵赶紧架好电线,便于他接收各地的军报。
原本这些事情是有任弼时同志一起分担的,但是任弼时同志那时候已经染病在身。周恩来同志关心任弼时,就让任弼时好好休息,自己一个人挑起了军委白天情报分析的所有工作。

虽然刘伯承同志是总参谋长,这些事情本来也应该是刘伯承同志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刘伯承同志眼睛不好,夜晚看情报太不方便,一切军事政令的起草就都由周恩来负责。
周恩来将一切思路理清,并且与毛泽东同志商议好行动路线之后,就起草战斗命令。等到这一切全部都做完后,他才合上眼睛睡一觉。

人在长期劳动且无法补充营养的情况下,身体就会虚弱。在长征期间,周恩来同志长时间劳累,再加上睡眠不足,身体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了。
连续几天,周恩来高烧达四十度,而且身上一直在发脓。彭德怀曾开玩笑:“无虱不成军,没有虱子的不算长征干部!”身体发了脓,更容易吸引虱子。有天,邓颖超为周恩来脱毛背心时,看到背心上爬满了虱子。她一连挤掉了一百七八十个,整个指甲盖上都是红色的血印。
周恩来病情严重,吓坏了所有人。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周恩来患上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需要及时排脓治疗,否则就会危及生命。
可是长征途中缺医少药,根本就没有消毒设备,无法开刀做手术。无奈之下只能通过保守的治疗方式。但还有一个问题——降低周恩来的体温需要大量的冰块。

长征途中虽然恶劣天气比较多,但是在过草地的时候并没有遇见冰雪,想要找到降温的冰块何其困难。
好在陈赓知道距驻地很远的地方有冰雪,赶紧命令手下士兵前去挖冰雪。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前去挖冰雪的士兵终于回来了,虽然雪化了一半,好在还有一半是可以使用的,周恩来最终在冰雪的帮助下成功排脓。

周恩来的病症得到了治疗,可身体极度虚弱,还需要康复一段时间。马上就要准备过草地了,军委不能将周恩来丢在这里不管。
毛泽东同志非常着急,一面嘱咐彭德怀说:“他现在身体不能骑马,要组织力量将他抬过草地,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彭德怀当即就决定组织担架队,那么担架队的人选要从哪里挑呢?这个时候彭德怀想到了运送迫击炮的战士,人选就是他们了,但是他们抬得迫击炮怎么办呢?彭德怀心疼之余只能选择丢弃。
就这样,那些迫击炮也就留在了长征的路上,却换回了周总理的生命。

担架队人手不够,陈赓自荐为队长,军委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亲自抬担架,整整六天六夜,他们硬是把周恩来抬出了草地。
哪怕他们的肩头都磨破,哪怕他们的脚被淤泥陷入,他们都没有放下肩上的担架。
1954年,周恩来在得知时任中央军委财务部部长的杨立三因病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亲自给他抬棺送葬,动情地说:“是杨立三把我从鬼门关抬出来的,我要送他一程。”
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无私的热血,可以为了不伤害两只黄羊而饥肠辘辘,也可以为了周恩来的身体健康,放弃数门来之不易的迫击炮,将他抬出草地。
而我们的党员也是感恩的,哪怕后期周恩来身居高位,但是仍然没有忘记那个在过草地的时候将他抬出来的杨立三,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国家。
余华《活着》:死很容易,但活着难!活是九层天,层层如炼狱!
(第1494期——作者:笔墨伴余生)人们总是说:“人定胜天。”可真当命运摧毁一个人的时候,又是那么措不及防,连挣扎的机会,都很渺茫。《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战争等各种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变的支离破碎,只留下了一地的残渣。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我要新鲜事2023-05-20 17:30:130003古人房中的春凳 到底有什么作用(椿木做的凳子)
古人房中的春凳是椿木所做两个字的音是一样的,后来被叫做春凳,并有着多项功能,例如可坐、开会时使用,凳子较轻,用法非常多。一个凳子能被叫做春凳,很多人都觉得肯定是有着其他的意思,尤其是经常出现在古人的房中,很多人都觉得只是为了纵情作乐使用而已。实际是较为实用性的一个工具,到目前为止都在沿用。古代的春凳我要新鲜事2023-03-09 18:14:1800013杨勇在当任太子的时候,并无大错,为什么隋文帝杨坚要废了他?
杨坚废掉太子杨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杨勇并无大错,但在杨坚这里已经是大错了;二是杨勇遭到陷害。接下来,津城沐雨为大家分析其中的具体因素。其一,杨勇的确没有大错,但在杨坚这里却是大错。杨勇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独孤皇后)的长子,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俊美好学,宽和率真”,他在当太子期间并没有大错,在参与军国政事上也没有不妥之处。如果说错,杨勇的错就是生活上比较奢侈,不太注重品性。我要新鲜事2023-07-10 20:48:5900020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
民国时期,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新道路上,时局动荡不安,大家都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但是民国也涌现出了不少的才子和才女,她们是一群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那么,民国的四大才女是哪四个?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吕碧城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7:39:0000011997年,重庆80岁老人黄昏恋,新婚夜丈夫流泪:我60年前就娶过你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1997年,重庆,八十多岁的刘泽华遇见了邱云。在邻居的撮合之下,刘泽华与邱云见面,一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却带给刘泽华前所未有的熟悉的感觉。一见这个身板笔挺,浑身充满正气的男人,刘泽华便再也挪不开眼了。这一份一见如故的缘分绝非偶然,早在七十多年前便已埋下了因,如今的相见便是果。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37:160000